<p class="ql-block">我在中大读书期间,遇见许多令人仰望、温文尔雅、德艺双馨的老师,张期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个。</p><p class="ql-block">当时,张期老师是中大的副教授,教我们班的《政治经济学》。1987年9月14日,张期老师给我们上第一堂课。那天下午第五节课(上午四节课),我们依时坐在教室里等待上课,只见一个壮实的汉子面带微笑,从教室前门健步走上讲台,大概五十岁,个头不高,腰板挺直,秃秃的脑门显得特别油亮,脸色红润,精神闪烁,炯炯有神的眼光饱含智慧。他的开场白显露出他的真诚坦率、敢于直言、思想超前。他说:“我讲课不以课本为主,而是尽量接近现实,重在解决实际问题……政治经济学背概念是没用的,重要的是要理解、掌握对工作有用的理论……我们要讲科学,要独立思考,保持开阔的胸襟与视野……我们目前的教科书上的理论,大多是落后于实际的;现在许多经济学的观点,我几年前早已提出,主张推行市场经济,当时却遭到批判,后来却接受了……”他说到了我们的心坎上,一下子抓住了我们的心。因为我们绝大多数是有实际工作经历的,并且身处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省,了解许多实际情况与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上的观点相左,张老师解除了我们心中的疑惑。“那时,”他接着说,“我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张遭到批判,我本人也遭受批判……”他神情铮铮,声若洪钟,讲到激动处,唾沫直飞;我们深表同情和敬佩。他不负众望,越讲越起劲,以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和批判,没有高调,没有大话,没有空话,而是非常接近实际,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他又说:“我在这里给你们讲的一些新观点,是想让你们看看,以后证明是对还是错的。”大家越听越兴奋,目光齐刷刷聚焦到他的脸上,聚精会神听他演绎那原本枯燥无味的理论,陶醉在课程之中了,希望时间过得慢些。</p><p class="ql-block">一下课,大家就向拥上讲台,向张老师提问各种问题,和张老师进行讨论。他的见解独特而深刻,聊天也成了深刻生动的课堂,使同学们大开眼界,解开一个个疑团。于是,难懂乏味的政治经济学,成了最受欢迎的两门课之一(另一门是大学语文),张老师的课成了同学们的期待,上课总是来得最全,自始至终没有退堂,张期老师的名字也在朋友中传播。</p><p class="ql-block">他讲课总能很巧妙地联系实际。他经常根据改革开放的实践,列举当前许多经济现象和广东改革开放、敢闯敢试的例子,说明他的经济学观点。他讲到当时广州著名的南方大厦的成功之道,说:“南方大厦的总经理邓汉光经常请我们几个思想超前的经济学学者在一起,征求我们的意见和建议,道:‘说出来我就敢干’。我们提出应该进行那项改革,他说:我马上试;我们建议怎样搞活经营,他说:我立即做;我们提出怎样加强管理,他说:很好,我照办……”真是从善如流,难怪南方大厦成为当时广州最有名的购物中心,当然也是华南地区最有名的购物中心,邓汉光也成了广州改革十大名人之一,后来晋升为广州市副市长。</p><p class="ql-block">当时我们不清楚的是,如此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所编写的教材没有得以出版。但是,我们喜欢他的教材,于是,我们班自筹经费,自行油印。</p> <p class="ql-block">幸运的是,张老师给我们授课整整一年时间,一堂堂精彩的课程,让我们度过一次次难忘而美好的时光;张老师也找到了知音,课余常常来宿舍看我们。我们围成一圈,和张老师亲切而愉快的交流。</p><p class="ql-block">我们将要离校的时候,1989年6月16日晚上,张老师专门来我们宿舍送行,带着鼓励和期望。我们非常高兴,围拢过来,和张老师一起聊谈。张老师十分关心大家,勉励大家独立思考,保持开阔的胸襟与视野;学以致用,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祝愿大家事业成功,并祝同学们归途顺利。同学们和张老师依依而别。</p><p class="ql-block">“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张期老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