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博物馆 古代书画展

小老头

<p class="ql-block">  浙江博物馆的书画展,展品丰富,谓之书画界的饕餮大餐一点不为过。</p> <p class="ql-block">  1.照夜图(唐 韩幹)</p><p class="ql-block">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2.五牛图(唐 韩滉)</p><p class="ql-block"> 故宫博物院藏</p><p class="ql-block"> 3.写生珍禽图(五代 黄笙)</p><p class="ql-block"> 故宫博物院藏</p><p class="ql-block"> 4.寒雀图(宋崔白)</p><p class="ql-block"> 故宫博物院藏</p> <p class="ql-block">  1.游华阳山图(清 石涛)</p><p class="ql-block"> 上海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2.淮扬洁秋图(清 石涛)</p><p class="ql-block"> 南京博物院藏</p><p class="ql-block"> 3.山径独行图(清 石涛)</p><p class="ql-block"> 南京博物院藏</p><p class="ql-block"> 4.为苍牧作山水(清石涛)</p><p class="ql-block"> 上海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  1.青山白云红树图(明 董其昌)</p><p class="ql-block"> 广东省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2.董文敏画稿册(明 )董其昌)</p><p class="ql-block">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3.昼锦堂记并图(明 董其昌)</p><p class="ql-block"> 吉林省博物院藏</p><p class="ql-block"> 4.江山秋霁图(明 董其昌)</p><p class="ql-block"> 克利天兰艺术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5.峰峦浑厚图(明 董其昌)</p><p class="ql-block"> 辽宁省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5.书画合璧(明 董其昌)</p><p class="ql-block"> 故宫博物院藏</p> <p class="ql-block">  1.秋山书屋图(清 王原祁)</p><p class="ql-block"> 故宫博物院藏</p><p class="ql-block"> 2.秋林老屋图(清 恽寿平)</p><p class="ql-block"> 上海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3.仿古山水图(十开)(清 恽寿平)</p><p class="ql-block"> 故宫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4.仿高房山山水图(清 王原祁)</p><p class="ql-block"> 广东省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5.烟江叠嶂图(清 王原祁)</p><p class="ql-block"> 故宫博物院藏</p> <p class="ql-block">  1.仿王蒙藤花书屋图(清 王翬)</p><p class="ql-block"> 普利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2.冬景山水图(清 王翬)</p><p class="ql-block"> 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3.江山秋色图(清 王翬)</p><p class="ql-block"> 旅顺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4.仿赵大年山水图(清 吴历)</p><p class="ql-block"> 天津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5.仿吴镇溪山书屋图(清吴历)</p><p class="ql-block"> 上海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  楚山秋霁图</p><p class="ql-block"> 明 蓝瑛</p><p class="ql-block">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1.书画合卷(清 八大山人)</p><p class="ql-block"> 上海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2.山水图(清 八大山人)</p><p class="ql-block"> 大阪市立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3.书画合璧(清 八大山人)</p><p class="ql-block"> 上海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4.山水图(清 吕焕成)</p><p class="ql-block"> 故宫博物院藏</p><p class="ql-block"> 5.摹赵伯驹山水图(清 吕焕成)</p><p class="ql-block"> 山西博物院藏</p> <p class="ql-block">  1.仿古山水图(十开)(清 查士标)</p><p class="ql-block"> 上海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2.深山古寺图(清 龚贤)</p><p class="ql-block"> 中国美术馆藏</p><p class="ql-block"> 3.山水图(清 龚贤)</p><p class="ql-block"> 火奴鲁鲁艺术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4.松屋楼台图(清 龚贤)</p><p class="ql-block"> 首都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5.仿黄子久富春山图(清 高岑)</p><p class="ql-block"> 安徽博物院藏</p> <p class="ql-block">  茂林远岫图(宋 李成)</p><p class="ql-block"> 辽宁省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  1.书画(明 陈道复)</p><p class="ql-block"> 南京博物院藏</p><p class="ql-block"> 2.匤庐图(明 唐寅)</p><p class="ql-block"> 安徽博物院藏</p><p class="ql-block"> 3.清溪松荫图(明 唐寅)</p><p class="ql-block"> 广东省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4.浒溪草堂图(明 文徵明)</p><p class="ql-block"> 辽宁省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5.山居图(明 唐寅)</p><p class="ql-block"> 上海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6.洛原草堂图(明 文徵明)</p><p class="ql-block"> 故宫博物院藏</p><p class="ql-block"> 7.华山图(明 唐寅)</p><p class="ql-block">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8.春游女几山图(明 唐寅)</p><p class="ql-block"> 上海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9.高山奇树图(明 唐寅)</p><p class="ql-block"> 上海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  1.西山秋色图(明 沈周)</p><p class="ql-block"> 吉林省博物院藏</p><p class="ql-block"> 2.冬景山水图(明 王谔)</p><p class="ql-block"> 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3.杏花书屋图(明 沈周)</p><p class="ql-block"> 上海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4.溪堂诗意图(明 戴进)</p><p class="ql-block"> 辽宁省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5.山水图(明 王谔)</p><p class="ql-block">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6.烟江叠嶂图(明 文徵明 沈周)</p><p class="ql-block"> 辽宁省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  1.平林遥岭图(元 佚名)</p><p class="ql-block"> 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2.山阴避暑图(元 佚名)</p><p class="ql-block"> 天津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3.北京八景图(八幅之二幅)(明 王绂)</p><p class="ql-block">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4.松溪泛棹图(元 佚名)</p><p class="ql-block"> 无锡博物院藏</p><p class="ql-block"> 5.秋林书舍图(明 王绂)</p><p class="ql-block">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  1.秋山行旅图(元 佚名)</p><p class="ql-block"> 故宫博物院藏</p><p class="ql-block"> 2.仿巨然山水图(元 佚名)</p><p class="ql-block"> 故宫博物院藏</p> <p class="ql-block">  虞山林壑图(元 倪瓒)</p><p class="ql-block"> 大都会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  1.宜兴小景图(元 周密)</p><p class="ql-block">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2.闲止斋图(元 吴致中)</p><p class="ql-block"> 故宫博物院藏</p><p class="ql-block"> 3.秋江待渡图(元 盛懋)</p><p class="ql-block"> 故宫博物院藏</p><p class="ql-block"> 4.山林曳杖图(金顢)</p><p class="ql-block"> 上海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5.山水图(元 佚名)</p><p class="ql-block">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 1.春山欲雨图(元 高克恭)</p><p class="ql-block"> 上海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2.秋江待渡图(元 钱选)</p><p class="ql-block"> 故宫博物院藏</p><p class="ql-block"> 3.快雪时晴图(元 黄公望)</p><p class="ql-block"> 故宫博物院藏</p><p class="ql-block"> 4.磐石云林图(元 张逊)</p><p class="ql-block"> 大都会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5.天池石壁图(元 黄公望)</p><p class="ql-block"> 故宫博物院藏</p><p class="ql-block"> 6.富春大岭图(元 黄公望)</p><p class="ql-block"> 南京博物院藏</p><p class="ql-block"> 7.洞庭东山图(元 赵孟顺)</p><p class="ql-block"> 上海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  1.仿郭熙山水图(宋 佚名)</p><p class="ql-block"> 济南市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2.江天楼阁图(宋 佚名)</p><p class="ql-block"> 南京博物院藏</p><p class="ql-block"> 3.云起楼图(宋 佚名)</p><p class="ql-block"> 弗里尔·赛克勒美术馆藏</p><p class="ql-block"> 4.别苑春山图(宋 佚名)</p><p class="ql-block"> 大都会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5.水村烟霭图(宋 佚名)</p><p class="ql-block"> 故宫博物院藏</p><p class="ql-block"> 6.玉楼春思图(宋 佚名)</p><p class="ql-block"> 辽宁省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7.山寺群峰图(宋 佚名)</p><p class="ql-block"> 天津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8.荷香消夏图(宋 马麟)</p><p class="ql-block"> 辽宁省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9.夕阳山水图(宋 马麟)</p><p class="ql-block"> 根津美术馆藏</p><p class="ql-block"> 10.雪景山水图(宋 佚名)</p><p class="ql-block">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11.春山曛暮图(宋 佚名)</p><p class="ql-block"> 大都会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富春山居图》,作为浙江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也是最有故事。 </p><p class="ql-block"> 黄公望,生于南宋咸淳五年(1269年),原籍平江府常熟。黄公望本姓陆,名坚,因父母双亡,从小过继于寓居虞山(今常熟)的永嘉府平阳县黄乐为子。黄乐94岁无子嗣,“黄公望子久矣”,遂将陆坚改姓为黄,名公望,字子久,自号大痴。</p><p class="ql-block"> 黄公望本性聪慧,有神童之誉。青年时他胸怀大志,一心想飞黄腾达。但仕途坎坷,元时的官场重人脉。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26岁的黄公望被浙西廉访使徐琰辟为书吏,是年末随迁至杭州,与张闾结识。随后十五年,黄公望一直久居杭州,为仕途奔波于权贵名士之间,有缘与赵孟頫相识,拜师于门下。</p><p class="ql-block"> 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恰逢张闾赴杭州任职,便提携旧识黄公望任书吏。一年后,黄公望随张闾进京在御史台下属的察院当掾吏。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张闾以中书省平章政事之衔返江浙行省,黄公望随往。后因张闾贪腐犯错,黄公望惨遭诬陷蒙冤入狱。</p><p class="ql-block"> 正是仕途的坎坷,成就了他辉煌的艺术人生,也使他成为儒释道三家颇具影响力的人物。出狱后的黄公望看破红尘,一心皈依全真教,甘于寂寞,潜心修炼。他与张三丰、莫月鼎、冷谦等交往甚密,做过住持,并一度在江浙一带以卖卜为生。但他寄情山水,云游四方,追求闲云野鹤之生活,领略山川旷野之情韵。一段时间,他终日痴迷于大自然的山川江河,常独自一人静坐于山中,心有所思,笔有所运,如痴如醉,废寝忘食。</p><p class="ql-block"> 黄公望一生结交众多,最要好的是他的师弟郑樗(无用)。惠宗至正七年(1347年),黄公望结庐隐居于富春山居,无用一同前往。富春江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令黄公望流连忘返。他出门必肩背画具,细心观察烟云变幻之奇,领略江山钓滩之胜,每遇胜景,随时写生,足迹遍布富春江边两岸。</p><p class="ql-block"> 一日,无用求师兄以富春山水为景画一长卷,黄公望欣然应允,每遇闲暇之时,就在画室勾勒此画,他经常云游在外,往返于虞山、苏州、无锡、吴兴、松江一带,三四年过去了,到至正十年(1350年)题款时,此画尚未完工。至于最终定稿的确切时间,黄公望自己没有写明,史料也没有具体记载,今人都把1350年作为成画时间。</p><p class="ql-block"> 黄公望在卷尾对此画的创作作了详实的说明:“至正七年,仆归富春山居,无用师偕往,暇日于南楼,援笔写成此卷。兴之所至,不觉亹亹。布置如许,逐旋填剳,阅三四载,未得完备,盖因留在山中,而云游在外故而。今特取回行李中,早晚得暇,当为着笔······庶使知其成就之难也。”画卷完成后不久,至正十四年(1354年),黄公望逝世,享年86岁,葬于虞山西麓。</p><p class="ql-block"> 《富春山居图》以炉火纯青的笔墨技法,描绘了富春江两岸烟波浩渺的秀丽景色,淋漓尽致地呈现了江南山水“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的意境,达到了“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境界。开创了中国山水画新风格,为中国古代水墨山水画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画中之兰亭”。</p><p class="ql-block"> 黄公望在中国艺术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他确立了元代的审美理想,彻底改变了南宋院体画风,实现了元画的变法,推动了中国山水画第二个高峰的到来,被后人推崇为“元四家”之冠和“文人画”之领袖。他的审美和画风不仅影响了元代的画家,也深深影响了明清乃至近现代画家。就中国山水画的影响力而言,元代已降无人能出其右,黄公望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人物。</p> <p class="ql-block">  遵无用之嘱,黄公望在题款中特注明“无用过滤,有巧取豪夺者,俾先识卷末”,结果一语成谶。在此后的六百多年里,《富春山居图》成为绝世珍品,令历代王公贵族、社会名流嗜画如命。六百多年来,《富春山居图》或流失民间,或深藏宫廷,既濒临毁灭之祸,又遇起死回生之福,最终天各一方、隔海相望,流传之途可谓颠沛流离,惊心动魄。</p><p class="ql-block"> 无用得《富春山居图》时已七十多岁,死后画卷便失落民间。明初为杰出书画家沈周收藏,沈周嫌画卷陈旧,拿去重新题诗装裱,不料遭骗被暗中变卖,买者为苏州官员樊舜举。樊舜举欣喜中请好友沈周补叙题记,生性老实的沈周见画既惊呆又无奈,只好以无缘此画乃天意自慰。嘉靖年间,安绍芳成为《富春山居图》新主人。隆庆四年(1570年),此画落入无锡收藏家谈志伊之手。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江南富豪董其昌购得此画,但晚年因家道衰落,将画卷典押于同门进士、吴兴吴之矩之父吴达可,然董至死也无力赎回此画。画卷在吴门流传三代,至清顺治年间,吴之矩将此画传给其子吴洪裕(吴问卿)。吴洪裕珍藏《富春山居图》长达几十年,他吃饭时看着画,睡觉时抱着画,还为此建了一个“富春轩”,简直到了疯狂的地步。吴洪裕家产荡尽后,携此卷和智永《千字文》逃难。顺治七年(1650年),吴洪裕临终前仍难割舍,欲学古代帝王将《富春山居图》焚烧殉葬,正在焚烧之际其侄子冲进来“火中取栗”,用别物替代。画卷的虽得以幸存,但已烧成两段。故后人称卷首段为《剩山图》,剩余卷为《无用师卷》。</p><p class="ql-block"> 顺治九年(1652年),《无用师卷》由丹阳张范我转于泰兴季寓庸收藏,后经高士奇、王鸿绪、安岐诸人之手。1745年,乾隆得《富春山居图》,得意中写下“偶得子久《富春山居图》,笔墨苍古,的系真迹”之语。次年,乾隆又得《富春山居图》一卷。两幅几乎一样的《山居图》令乾隆难辨真伪,思虑再三,乾隆御断“旧为真,新为假”。其实,前卷为明人摹本(后人称《子明卷》),后卷才是真迹。众臣明知《子明卷》为赝品,但无人敢言。直到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富春山居图》编入《石渠宝笈》三编,才得以正名。</p><p class="ql-block"> 《富春山居图》就这样在故宫深藏了近200年,至1933年故宫文物南迁,包括《富春山居图》在内的万余箱珍贵文物被运至南京。1949年《富春山居图》随同其它国宝一起被迁至台湾,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至今。</p><p class="ql-block"> 康熙八年(1669年),王廷宾得《剩山图》,后一直流落民间,杳无音信。直到1938年现于上海,被书画家吴湖帆慧眼识珠。后在沙孟海的斡旋下,于1956年由浙江省博物馆重金购得,成为该馆“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  漫长时间里,那些看画人在其上留下的感慨与应和,也是画作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 沈周是历史上留下名字的,《富春山居图》的第二位收藏者。</p><p class="ql-block"> 沈周多喜欢啊,日日看,天天瞧,每一处笔画转折,每一处细微变化,就没有不熟悉的。只是画上过往几代人的题跋,因为年久岁长,已经脱落掉了。沈周见这么好的画陈旧,上面竟然没有与之相称的人留下些话语,觉得是不合宜的事。于是将画交付给了一位诗人好友,请他在上头题字。两人相交多年了,本来是很放心的,只是没想到给好友的儿子偷拿去卖了。这是他的第一次失去。1487年秋天,有一次在市面上,竟然又见到了这幅不知道已被转卖了多少次的《富春山居图》。与卖家谈好价钱,归家去拿银子,再赶回去时,却已经被人抢手先买下。这便是第二次失去,为此痛心流涕。</p><p class="ql-block"> 还有文彭 、王穉登 、周天球 。</p><p class="ql-block"> 董其昌 ,其实这幅画还不归董其昌的时候,他就常常趁着在长安朝拜参见的时机,追着当时收着这幅画的周台幕,求着看一眼。他说,看到了便是一日清福,肚里五脏六腑都畅快了。后来终于高价将画买下,就很珍惜的把它放到了自己的画禅室里,和王维的《雪江图》并着,放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邹之麟的题跋里提到的吴问卿,是《富春山居图》的流传里,很关键的一位,当年是他烧了这幅画。</p><p class="ql-block"> 吴之矩拿到了画,就在每一张纸的接缝处,都盖了骑缝印。吴之矩去世后,这幅画才归了儿子吴问卿。吴问卿得了这幅画以后的十几年里,睡觉枕着,吃饭对着,须臾不离。邹之麟有三次见过此画,都是在吴问卿处。</p><p class="ql-block"> 乾隆在《富春山居图》上的御识。当年,《富春山居图》经火烧一遭,断成了一长一短的两段。画上满是烟燎痕迹,画的起首一段也被烧去了。重新装裱时,前半段烧焦部分被揭下,正好有一山一水一丘一壑,称《剩山图》。后半段,为了掩盖火烧的痕迹,原本位于画尾的董其昌题跋,被切割了下来,置在画首。称《无用师卷》。乾隆拿到《无用师卷》的时候,其实已经先收了一幅据称来自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称“子明卷”。其实那是明末无名画家的仿作,为了牟利,有人将原作者的题款去了,伪造了黄公望的题款与过往许多人的题跋。乾隆认定它是真的,在上面密密麻麻写了几十年的御跋、御题。大臣学士们,看得出的,看不出的,都装糊涂,如同皇帝的新装。</p><p class="ql-block"> 乾隆以两千银买下了他认为假的《富春山居图》,找了个理由,这画虽然笔力不足,但有古韵,不是近来的画工能画出来的,还是不错的。我有雅怀,所以不同于侈奢的收藏者,好画便收,不拘的。</p><p class="ql-block"> 前半段的《剩山图》呢,在1668年前后,经徽州画商吴其贞转手给当时扬州的收藏家王廷宾以后,两百多年里,也是不见踪迹。是直到上世纪30年代,才知道,是入了苏州江阴一户陈姓人家。后来被上海汲古阁的曹友卿求得,找来的买家是画家吴湖帆。据说吴湖帆是用了家藏的一件商周时代的青铜鼎,才换来了这幅残卷, 又回去找到这户陈姓人家,找回了王廷宾在百年前写下的,被当作废纸的题跋。</p> <p class="ql-block">  一幅画,一幅站在国画顶端的巨作;一个故事,一个绵延近千年的传奇;一种情感,海峡两岸割舍不断的脉动。</p><p class="ql-block"> 作画的人已经离开很久了,但留下的画作如同遥远的星光,穿过茫茫寰宇,然后,给我们耀眼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  图文 清茶一杯 小老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