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喊娘的方式叫做 “ nià ”

传奇 Life

<p class="ql-block">  自从有记忆的那一天起,耳畔中传来的最亲切最熟悉的声音,那便是“nià ”。</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外出玩耍、放学回家,第一句话喊的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nià!冷了、热了、病了、饿了,第一句话喊的是nià!受了委屈,喊的是nià!想要东西了,喊的还是ni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成年后,两地相隔,拨通电话时说的第一句是nià!外出回家,进门先喊的是nià!心里委屈无助的时候,内心默念的还是ni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中年后,看到别人喊“nià”,自己心里乱如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一个“nià”字喊出来,得到的是无私的被爱,是心灵的抚慰,是精神的安慰,是前进的动力,是内心的踏实,是世上最最幸福的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说了这么多,大概还有的朋友们会是一头雾水吧?这个nià是什么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今天就和大家说一说,这个nià字,是我们这里的一种方言称呼,就是娘和妈的意思。</span></p> <p class="ql-block">  NIA,是一种地方方言的简称,在各地的方言中发音不同,意义不同。</p><p class="ql-block"> 在山东的西部,河北南部、河东北部,比如涉县,东平县和台前县,河北石家庄东南部藁城东南赵县东北两县交界处,河北辛集的小章村,晋州市的东北部,无极县大部分村庄,河南省台前县一些地区,定州市的南部部分村庄,还有笔者的家乡所在地河北张家口部分县区(蔚县),山西省大同地区部分县市,陕西内蒙部分地区等等好多地方,叫妈或娘的时候,直接称呼就喊nia(读四声)。</p><p class="ql-block"> 曾几何时,笔者有记忆以来,我们这里喊娘就叫nia。小时候一直觉得很奇怪,明明是娘,为什么叫nia呢?并且长期以来觉得这种称呼很土气。如果偶尔听到有从外地回来的本村人或是外来的外乡人开口叫“妈”的时候,一度觉得人家好时髦的感觉,自己怎么是这样的老土。</p><p class="ql-block"> 这个困惑一直伴随着自己长大,<span style="font-size:18px;">并且nia这个称呼只有音,字典里并没有这个字。之</span>前的社会比较落后,各地方的信息流通也闭塞,所以根本不知道其实在全国各地还真的有好多地方和我们一样管“娘”叫“nia”的。</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有了便捷的互联网信息平台,我们的眼界开阔了,日常生活中了解的知识面宽了,同时自己也已人到中年,生活日常也喜欢收集涉猎一些关于地方民俗性风俗领域的探讨研究,才懂得了太多像这样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民俗文化瑰宝,都是华夏民族的文明传承,是无法复制的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可是,伴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太多的文化传承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无情的摒弃、遗忘和诟病着,着实是一件让人遗憾和唏嘘的事啊!</p><p class="ql-block"> 回到正文,就如上文所说的家乡方言“nia”字,在笔者的家乡,印象中我们70后是最后一代喊“nia”的人群了。从80后开始,他们的出生年代正值改革开放时期,自打小孩一出生,父母就开始教他们不说方言了,也算是一种“素质水平”的提高吧。所以,80后长大的孩子们,不仅没人喊“nia”,而且称呼母亲叫“娘”的也很少很少了,基本已经统一称呼“妈”了。再往后的90后、00后们甚至都没听说过这个叫法了,偶尔听到有人叫一声“nia”,他们会惊奇地捧腹大笑的。</p><p class="ql-block"> 时代的发展就是这样,我们无法阻止和改变身边的任何变化,只有守护好自己这段人生经历当中的点滴。70后的我们基本都已过或正在跨入半百的年龄,自己的父母一代人正在逐年递减离我们而去。这个早已深入骨髓,无比亲切而温暖的称呼“nia”字,像笔者一样已经没有机会再叫了......曾经多少亲切的画面早已变成奢望,只能默默地在心中回想了。</p> <p class="ql-block">  nia,在其他的地方还有很多不同的叫法和含义,比如在山西北边、内蒙、河北张家口坝上一带等地区,叫发为一声或轻声。nia作为方言,一般为人称代词,我,他,人家,别人等,比如,我吃饭了,可说为“nia吃过饭了”。再比如,他不愿意,可说为“nia不愿意”等,也无实体字。</p><p class="ql-block"> 在湖南常德,常以nia形容小孩子撒娇的样子,也有粘人的意思,比如“小朋友好nia哦”。此字均无实体字。</p><p class="ql-block"> 在河北邢台,一般都表示“没有”的意思,例如:“他nia在家,他nia吃饭”。</p><p class="ql-block"> 在江淮地区,作为语气助词经常使用,常见的意思是“XX了没”,比如“吃过nia(吃过了没)”、“到家nia(到家了没)”。</p><p class="ql-block"> 在江西吉安,也有nia作为方言(三声),一般意思为无聊,烦的意思,当地人一般都会说“nia死哩”来表示自己非常心烦。</p> <p class="ql-block">  追溯nie字发音的来源,笔者浏览查询了大量的网络资料,至今并无官方权威性确切的论述。</p><p class="ql-block">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说法是,出自河北邯郸涉县的女娲故里。</p><p class="ql-block"> 在涉县“nia”字由来已久,久到什么年代无从考究。“nia”的发音同样是对母亲的称呼,查遍资料唯有在涉县娲皇宫附近都是这么称呼母亲为“nia”的。据推断,“nia”的发音形成与女娲传说有关。女娲作为传说中的华夏人类始祖,有“抟土造人”,“炼石补天”“断鳌足,立四极”,盖世功绩,所以把“女娲”称为母系社会至高无上的女神是理所当然的,日久天长“女娲”就成了母亲的代名词。“女娲”二字的谐音演变成了“nia”的发音。仔细读一下“女娲”二字的连体发音,是不是“nia”呢?作为女娲传说的发祥地和拥有时间最久、规模最大的祖庙娲皇宫所在地,把“女娲”称呼为母亲,即顺理成章地提高了母亲的地位,也把“女娲”当成了心中最伟大的母亲,所以说可谓是涉县人民的一大创造。  </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年轻人,大多觉得把母亲叫“nia”土里土气。和普通话叫“妈妈”比起来很难听,都教孩子们改“nia”为“妈妈”了!其实笔者认为这是对地方特色文化缺乏认识的一种表现。  </p><p class="ql-block"> 诚然,母亲就是女娲,女娲就是母亲。  </p><p class="ql-block"> 母亲和女娲同样伟大,让我们用敬仰女娲的心去孝敬我们的母亲。用赞美女娲的语言去赞美生我们养我们的母亲,这样理解“nia”的由来的确实至名归。 </p><p class="ql-block"> 笔者还以为,在古代人家称母亲为娘的叫法早已由来已久,方言中对母亲的称呼nia不是一个字,好像更应该是“娘啊”或“娘呀”两个字的发音拼读在一起而形成,您可以试拼一下,发音正好是nia。</p><p class="ql-block"> 在笔者的家乡,尤其是妇女们经常还有一个惯口词就是“娘呀”或者是“嗳,娘呀”,表示当遇到突如其来的事情发生时,就会脱口而出一个惯口词“娘呀”或“嗳,娘呀”,表示惊奇和受到惊吓的样子。从这一点上看,由“娘啊”或“娘呀”口口相传,再加上独特的地方性发音,就有了nia的称呼。</p><p class="ql-block"> 一个nia字,完美诠释了母亲从古至今永远都是无与伦比的伟大;一声亲切的“nia”,表达了儿女对母亲的敬爱和依附!世界上,娘在家就在。母爱,维系着整个人类的繁衍生息,让我们为全天下伟大母亲致敬! </p> <p class="ql-block">  那么,这个nia究竟有没有一个汉语的文字写法呢?</p><p class="ql-block"> 还别说,智慧的先人们还真创造出了nia字的写法,看下图:</p> <p class="ql-block">  这个字分解开来,就“十日久不见”。</p> <p class="ql-block">  还有一种写法是“十日夕不见”。</p><p class="ql-block"> 究竟是“十日久不见”,还是“十日夕不見”哪个更贴切呢?笔者发表一下自己的小论点:</p><p class="ql-block"> 在我们的常识中,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一个家庭中都是爹主外,娘主内的模式。所以,十日之内恒久不见的可能是爹,不应该是娘 。有一则笑话说:过去,王金庄的孩子,十几岁了,没见过爹,因为,村子大地头远,爹每天下地干活走得早,孩子睡着哩;回来迟,孩子睡了!一年到头,孩子很少有机会见到爹!</p><p class="ql-block"> 所以笔者认为,作为“nia”字,应该是“十日夕不见”比较贴切。十日夕,应是朝字,早上的意思。“不見”意喻早上不见,母亲去干什么了,经验告诉躺被窝里的孩子,母亲在厨房拉着风箱做饭,晚上哄孩子睡。孩子入睡前,印象中只要母亲在,我小眼儿看着呢。早上醒来,看不到母亲在,就喊“nia”!</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其实,不管是哪种写法,表达的都是一样的意义,“不管小孩还是大人,最离不开的就是母亲,就是nia!”,只要有nia的关心,就有根在,就有精神支柱在,心里就不会孤单!困惑无助的时候,有一声nia叫,我们就会新生动力,无畏无惧!</p><p class="ql-block"> 有nia的孩子像块宝;</p><p class="ql-block"> 没nia的孩子像根草!</p><p class="ql-block"> 文章的结尾,让我们再次祝愿天下所有的母亲,健康长寿!让这一声声“nia”永远传承在浩瀚的天际,让所有天上的母亲能够听到,儿女们在想您的时候,多想再喊一声“nia”!</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2.28</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