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之少年时代

贾晓军1961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少 年 时 代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贾景山的小名及外号叫“二横头”、“小横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横”,汉语其中一义为“粗暴,凶暴〖形〗”词组:蛮~,强~。在八几年我问过此类问题,为什么叫“二横头”,父亲只是笑了笑,没有回答此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21年同孟宪斌</span><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夫人王秀荣(三大妈)</b><span style="font-size:22px;">聊天谈起此事,三大妈直言不讳告诉我“太难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河北意思是不好交往,冀鲁方言解释还有:第一种是形容一个人很固执,怎么让他按自己说的做他偏不听,就认为自己是对的,不听家人和朋友的劝告,一意孤行,难揍!第二种是形容一个人很自私,干什么事情都是光想着自己,什么好东西好事情都先自己揽着,也不告诉别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难揍!“难揍”是济南话,广泛运用为形容人不好对付,性格怪异或泛指人脾气不好,属贬义。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里我不能随意来断定父亲的性格,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每个人的外号都是有一定性格特征描绘,总的感觉我们每个后代身上,都会或多或少的遗有其特征!我也认真的研讨了父亲小名或者说是绰号吧!也许也是我父亲的一个写照!他主要体现在认准一个目标,会死心塌地为实现它而倾尽全力,这也许就是“固执”吧!还有一点就是两种性格问题,对待敌人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朋友掏心掏肺!过后只有一点,我在实践中,认为父亲很多时候是看错人了,养了很多的“白眼狼”,他也是很后悔的……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45年3月经过战斗洗礼和考验的贾景山被党的组织接纳为正式中国共产党党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45年8月15日日本鬼子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17日攻下了蓟县城,县城解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1945年冬1946年夏,开展清算复仇运动,清算孟召奎、张作山恶霸、汉奸、特务等罪行,以后又开展减租增资的斗争,实行了土地政策。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46年在各项运动中,贾景山表现尤为突出,被选举为村农会主任和西山党支部书记,接替</span><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他</b><span style="font-size:22px;">母亲贾卜氏的村支部书记职务;当时年龄是十七岁,凭着一股热情和闯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在父亲贾景山回忆录发现一个信条:坚持就能胜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日记中部分内容:从革命斗争中,我们亲身体验到的。坚持正义斗争终于是胜利的。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这段革命斗争中,我们除了坚决抵制地主富农的请吃、送礼、美人计以外,还和党内的富农分子或明或暗的斗争。在这个时候,我担任支部书记和农会主席,仅仅十七岁,什么经验也没有。混入党内的富农分子张学礼,自首以后,又当了村长,十分狡猾。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阶级斗争一开始就异常激烈,他就拉拢一批上层分子开始搞分裂。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那时,只有我们几个贫佃农团结的铁一般,坚决打击了地富反抗,进行了清算斗争,分了土地,取得了胜利。</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情</b><span style="font-size:22px;">况越来越紧张,斗争越发尖锐。那时敌人连续围攻,山不能住,日不敢出,最后扛起了套皮进行活动。家中多次受摧残,东西被抢光,窗户被打碎,院内荒凉得不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从贾景山回忆录中,我们是否体会到斗争的残酷、条件的艰苦、生命的无常,但是,这些并没有阻止父亲革命的热情!他们积极配合解放军赶走了顽军,迎来了蓟县全面解放!革命经历使父亲更加感受到搞好农村工作必须依靠贫雇农,所以,从建立初级社、中级社、高级社等后面系列活动和运动中,父亲都是依靠他们!六十几年的风风雨雨造就了父亲这一代对党忠诚的革命战士!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47年6月,国民党军西逃后,村内又从新建立起工农委员会,政权组织也得到了</span><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重新</b><span style="font-size:22px;">恢复。党支部书记贾景山参军了,秋季在地委党校学习三个月,后调到分区司令部通讯连工作;同年6月,国民党军西逃后,</span><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伤残</b><span style="font-size:22px;">军人贾明山担任党支部书记,贾俊山任村长,接着领导群众进行土地复查,建立农会、贫农团和地富进行了坚决斗争,没收了他们的财产分给贫农,罪大恶极、民愤极深的被群众打死一批。村中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分浮财、烧地契、清算地主、富农斗争。从此,几千年来的封建剥削制度彻底垮台了。有140户贫农分得了土地;有85户贫农分得了房屋;有170户贫农分得了牲畜、农具。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自从</span><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爷爷</b><span style="font-size:22px;">贾庭权三八年牺牲后,</span><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奶奶</b><span style="font-size:22px;">贾卜氏继承了丈夫遗志,她从担任妇女主任到党支部书记,竭尽心力,在大儿子离开母亲,南下解放大西南的时候,又赶上二子贾景山在部队,进行着埋葬蒋家王朝的战斗期间,贾卜氏在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遗憾的闭上了双眼!时年43岁。这也是他们的两个儿子终身的遗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贾卜氏去世后,贾景山因病退伍回到了西山北头!在贾家墓地,他为母亲坟头插上了一束蓝茎花,代替远在邵阳剿匪的哥哥在母亲墓上填了新土,望着哥哥留下的一个侄女、一个侄子,他低下了高傲的头!自从爷爷牺牲后,家里的日子每况愈下,特别是四七年分得土地后,家里没有男劳动力,奶奶贾卜氏为党工作鞠躬尽瘁,生病而亡,仅仅留下了他大哥的夫人和两个未成年的孩子……村子里,有的农户也开始买地卖地,出现了两极分化……</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