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固寺

开心

<p class="ql-block">万固寺位于永济西南的中条山麓,始建于北魏时期,原名“繇哉寺”,曾遭兵火焚毁,隋代复修,更名为万固寺,取“万年固”之意。</p> <p class="ql-block">北宋著名诗人苏东坡在游览万固寺后留下了“水自石根流出,风从松顶飘来”的千古名句。</p> <p class="ql-block">拾阶而上,来到被誉为中条第一禅林的万固寺山门前。</p> <p class="ql-block">寺前石碑。</p> <p class="ql-block">寺内松柏动中有静,肃穆而不失祥和。唐代诗人耿讳在此处俯视河流,心目豁然,留下了著名的“云开半夜千村静,月上中峰万壑明”的诗句。</p> <p class="ql-block">新修复的观音殿。</p> <p class="ql-block">凭崖雄踞的钟楼、鼓楼赫然入目。古代,寺庙的晨钟暮鼓声,也为周围的百姓起报时作用。</p> <p class="ql-block">大原地藏菩萨一四大菩萨之一。</p> <p class="ql-block">南侧石磴,人称“六十四级云梯”,代表六十四卦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来到中条第一禅林,我也把禅来参。</p> <p class="ql-block">药师洞。走进洞,便看到洞内香烟缭绕,里面贡桌上还整整齐齐地摆放着许多许愿灯,每盏许愿灯下都压着许愿者用红色布条写的祈愿。有好些信徒正在神像前磕头,许愿,祈灯。许下一个愿,求得一盏灯,心灵有寄托,精神有支撑。</p> <p class="ql-block">在药师洞的西侧有一处清静的小院,其间供奉一像。这一塑像呈侧仰睡姿,人称“睡仙”。“仙”乃道家所供,却为何跑到了这佛家的寺院中来?原来,这“睡仙”名叫陈抟,是个有名的道人。他生前在华山隐居,陈抟老祖当时与万固寺佛家的私交非常密切,他还曾在万固寺传过道,所以,他的石像在重修万固寺时被发掘出来也就不足为奇了。只是,仙人像与佛像同在一个院内,这在许多地方都没有见过,也算得上是一个奇迹吧。</p> <p class="ql-block">登天门。</p> <p class="ql-block">水陆殿。</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万固寺里的宝塔,名曰“多宝佛塔”。要说它的奇特,首先应是“多宝”二字。据说,当年建塔时,佛家曾把玉佛、宝瓶、舍利子、金版佛经四件珍宝分别放在塔顶用来镇塔。因为玉佛放在东南部,所以,塔顶的这个方位长了一棵柏树和一棵石榴树。当然,对于柏树和石榴树如何生于塔顶的事,很多人做过各种各样的猜想,但不管因由是什么,那石榴树每年开花结果,在碧天白云间炫姿耀彩的样子,总不由地让人暗自称奇。</p> <p class="ql-block">其次,多宝佛塔的奇特,还于“久”“固”二字。据史料记载,原塔建于北魏时期正光三年,即公元522年。当时,佛教传入我国不久,多宝佛塔可以称得上是国内最早的佛塔之一。在千年的历史沧桑中,宝塔栉风沐雨,巍然耸立,直到1556年“天塌蒲州”,寺内殿宇尽数倒塌,而多宝佛塔依然独立。后来因塔倾斜,多处裂缝,匠工们才开始层层拆除,重新修复。如今又过数百年,宝塔依然风姿绰约,成为蒲坂大地上一道奇观。</p> <p class="ql-block">除此之外,宝塔的建筑也十分奇特。全塔呈八面八角形,共十三层。塔身外表装饰有精美的砖雕斗拱和密檐,每个檐角都悬挂着风铃,风吹铃响,犹如云中仙乐鸣奏,让人禁不住吟起“塔上风铃天外音”的佳句来。沿着塔中的阶梯盘旋而上,在每一层都可望到远处不同的景致:西眺黄河,奔泄千里,犹如金带;东望条峰,丘壑峥嵘,山势莽莽。南有流泉碧潭熠熠辉映,北有莺莺古塔遥遥相对。尽赏了蒲坂美景,再细细抚摸筑塔的块块方砖,你会惊异地发现:那方砖竟是排排缩进叠垒上去的!如果仔细算算建塔所需要的方砖层数以及每层方砖在叠垒时的缩进量,谁都会由衷地赞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正是他们用勤劳和智慧,在华夏大地上留下了这许许多多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古塔东边,坐东向西依崖建筑的两层三佛洞,就是大名鼎鼎“无梁殿”。下三洞中的“极乐世界”三洞相通,为如来殿,宽敞明亮,内供三大佛像。</p> <p class="ql-block">上三洞更是别致新颖,虽皆为砖砌,顶部造型却是穹窿藻井式。将中国古代匠人们的智慧和绝技展现得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苍苍中条山,巍巍多佛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