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坚守师德

云水禅心

好教师的重要性 <p class="ql-block">好师德培养好教师,好教师造就好学生,好学生谱写好未来。可见,师德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可以用“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概括其内涵。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p> 诠释师德 <p class="ql-block">师德准确地说,应该是教师公德,是教师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应该遵守的社会公共道德,我们应怎样理解师德呢?</p><p class="ql-block">首先,新时期的师德应表现为一种对社会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种使命和责任着着眼于对全体学生的培养,着眼于学生德、智、体、美等多方面全面发展。</p><p class="ql-block">其次,新时期的师德应体现时代赋予教师的时代特征,不仅体现在教师自我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道德修为,还包括先进的社会观、教育观、教学观、师生关系观。</p><p class="ql-block">再次,新时期历史时期虽为师德加入了新的内涵,还应认识到师德也表现为一种文化传统,道德传统,教师的形象由历史赋予的光环。率先垂范,为人师表,有学问等素质,便是历史赋予师德形象的必要因素。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又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工作是培养人的工作,而最能起到深远影响的是教师的人格因素,有人将教师喻为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是十分有道理的。</p><p class="ql-block">第四,教师还应该认识到教师本身在时代的社会价值,不宜妄自菲薄。“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因此,作为教师要看重自我,懂得自重。陶行知先生说:要人敬之必先自敬,重师首先师自重。</p> 如何做好教师 <p class="ql-block">1.教师要有好的心态。</p><p class="ql-block">实际工作中,绝大多数体罚并不是由于教师的师德差而造成的,很多是教师情绪压力问题造成的焦虑,过度只是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遇到问题容易小题大做,反应过激,处理方法简单粗暴而造成的。所以,有一种师德叫心态好。比如:</p><p class="ql-block">△某教师不经心时,心态的一点点偏差,对学生的伤害可能危及一生。</p><p class="ql-block">△教师的职业倦怠往往伴随各种心理偏差,导致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p><p class="ql-block">△老师长期处于心理重负之中,若不能及时解脱,只能以牺牲健康作为代价。</p><p class="ql-block">△心理失衡容易使教师和谐、互补的人际关系受到创伤。</p> <p class="ql-block">2.匠心守望初心,师道传承大道。</p><p class="ql-block">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神圣使命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是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p><p class="ql-block">所以,教书不是灌输,育人不是说教。而是需要教师用一言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是教师用毕生的心血在三尺讲台耕耘不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舍半生于育桃李,心归处为人师的工匠精神。</p><p class="ql-block">传道、授业、解惑,是为人师最基本的职责。我们把本职工作做好,就是师道最好的传承。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坚守教育初心,担筑梦使命,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p> <p class="ql-block">3.强化工作机制,规范教师行为。</p><p class="ql-block">一个良好的工作机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团队合作,实现组织目标。强化校园长亲自抓,分管负责人具体抓,健全制度完善机制,有序有效层层实施。</p><p class="ql-block">只有建立建全制度,大家才有章可循;只有领导引领,大家才能够按照榜样的标准行事,自觉自律规范自己的言行,从而形成教师道德行为和习惯,培养教师道德情感,坚定教师道德意志和信念。</p> 教师的职业性质 <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章第三条对教师的概念作了全面、科学的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第一次从法律上确认了教师的社会地位的专业性。</p><p class="ql-block">这一界定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p><p class="ql-block">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p><p class="ql-block">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p><p class="ql-block">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p><p class="ql-block">就是职业角色的多样化。</p><p class="ql-block">1、一般说来,教师职业角色主要有:“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管理者角色;示范者角色;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p><p class="ql-block">2、教师角色的更换</p><p class="ql-block">(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当前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学习向探究式、研究式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的角色转变。具体要求包括:</p><p class="ql-block">A、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并指出达到目标的途径。</p><p class="ql-block">B、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p><p class="ql-block">C、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各种便利条件。</p><p class="ql-block">D、建立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p><p class="ql-block">E、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p><p class="ql-block">F、和学生一起探寻真理,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p><p class="ql-block">(2)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不仅是教学者还应该是研究者,要精通教学理论和分析教学理论,并可以独立完成教育行动研究。</p><p class="ql-block">(3)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教师要开发教育资源,包括开发校外和校内的教育资源;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课程进度和结构;教师还要有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p><p class="ql-block">(4)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更加密切,教师的教育不仅局限于学校、课堂。所以教师不仅是学校的教师而且是社会的一员,所以教师应是开放型教师。</p><p class="ql-block">(5)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p> 教师的劳动特点 <p class="ql-block">1、劳动的复杂性</p><p class="ql-block">(1)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发展变化中的,主要是未成熟的“人”。</p><p class="ql-block">(2)教师的工作任务是多方面的,要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p><p class="ql-block">(3)教育过程是复杂的,教师抓好教育过程必须做好多种工作。</p><p class="ql-block">(4)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是广泛的,不限于学校内部。</p><p class="ql-block">2、强烈的示范性</p><p class="ql-block">(1)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活动的这一本质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然带有强烈的示范性。</p><p class="ql-block">(2)教师劳动和其他劳动的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教师主要是用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劳动对象。</p><p class="ql-block">(3)教师的示范是学生最直接的表率,是引导和规范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手段。</p><p class="ql-block">3、独特的创造性</p><p class="ql-block">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比一般劳动的创造性更具有灵活性,这主要是由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情景的复杂性所决定的。这种创造性主要并不在于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发现,而在于对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在复杂多变的教育情景中塑造发展中的人。教师劳动创造性的表现:</p><p class="ql-block">(1)首先表现在因材施教上</p><p class="ql-block">(2)也表现在对教育、教学的原则、方法、内容的运用、选择和处理上</p><p class="ql-block">(3)也表现在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和加工上</p><p class="ql-block">(4)还表现在教师的教育机智上。教育机智就是一种对突发性教育情景做出迅速、恰当处理的随机应变的能力。</p><p class="ql-block">4、教师劳动的专业性</p><p class="ql-block">这种专业性突出表现在教师对育人的崇高敬业精神和道德修养上,对教育教学专门化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教育活动的自主权上。</p><p class="ql-block">5、劳动效果的隐含性教师的劳动效果作为一种潜在的价值,隐含在学生身上,体现在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德”“才”之中,无法直接观察到,需要等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才能显现。</p><p class="ql-block">另外,学生成才需要很长的周期,这就决定了教师的劳动效果在短时间内难以显现,所以,教师的劳动具有明显的滞后性。</p><p class="ql-block">6、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p><p class="ql-block">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不仅仅限于学校。既然学生接受外界影响没有时空的界限,教师的劳动自然也无时空界限可言。</p><p class="ql-block">7、劳动的长期性</p><p class="ql-block">教师劳动的效果需要长期的过程才可以突出的,例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p> <p class="ql-block">附:</p><p class="ql-block">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p><p class="ql-block">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长期以来,广大教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呕心沥血,默默奉献,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了重大贡献。新时代对广大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为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规范职业行为,明确师德底线,引导广大教师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特制定以下准则。</p><p class="ql-block">一、坚定政治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得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及其他场合有损害党中央权威、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p><p class="ql-block">二、自觉爱国守法。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宪法原则,遵守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违背社会公序良俗。</p><p class="ql-block">三、传播优秀文化。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不得通过课堂、论坛、讲座、信息网络及其他渠道发表、转发错误观点,或编造散布虚假信息、不良信息。</p><p class="ql-block">四、潜心教书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因材施教,教学相长;不得违反教学纪律,敷衍教学,或擅自从事影响教育教学本职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p><p class="ql-block">五、关心爱护学生。严慈相济,诲人不倦,真心关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做学生良师益友;不得歧视、侮辱学生,严禁虐待、伤害学生。</p><p class="ql-block">六、加强安全防范。增强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保护学生安全,防范事故风险;不得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遇突发事件、面临危险时,不顾学生安危,擅离职守,自行逃离。</p><p class="ql-block">七、坚持言行雅正。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举止文明,作风正派,自重自爱;不得与学生发生任何不正当关系,严禁任何形式的猥亵、性骚扰行为。</p><p class="ql-block">八、秉持公平诚信。坚持原则,处事公道,光明磊落,为人正直;不得在招生、考试、推优、保送及绩效考核、岗位聘用、职称评聘、评优评奖等工作中徇私舞弊、弄虚作假。</p><p class="ql-block">九、坚守廉洁自律。严于律己,清廉从教;不得索要、收受学生及家长财物或参加由学生及家长付费的宴请、旅游、娱乐休闲等活动,不得向学生推销图书报刊、教辅材料、社会保险或利用家长资源谋取私利。</p><p class="ql-block">十、规范从教行为。勤勉敬业,乐于奉献,自觉抵制不良风气;不得组织、参与有偿补课,或为校外培训机构和他人介绍生源、提供相关信息。</p>

教师

学生

教育

师德

劳动

教学

角色

教师职业

不得

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