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五年元月昆明军区业余文艺调演大会节目单

池抗美

<p class="ql-block">那时候,一张红色印章的纸张,承载着无数期待与热情。上面用红色大字写着“综合晚会”,那几个字仿佛能穿透岁月,把人拉回到那个充满激情的年代。下方的小字“大会办公室 1975.1.6”像是一个时间的印记,记录着这场盛会的起点。纸张微微有些褶皱,像是被无数次翻阅,又像是被岁月轻轻抚摸过。它不仅仅是一张节目单,更像是一段历史的见证,静静地诉说着那个年代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节目单的后续部分详细列出了一个个精彩的表演项目,从合唱到快书小段,从豫剧表演到小歌舞,每一个节目都凝聚着创作者和表演者的心血。这些名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他们或许来自不同的单位,但此刻,他们为了同一个目标走到了一起。演出的舞台虽然不大,但每一个节目都像是精心打磨的艺术品,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这些文字不仅仅是节目安排,更像是一个个跳动的音符,谱写出那个年代最动人的旋律。</p> <p class="ql-block">节目单的红色字体在纸上跳跃,每一个表演项目都像是一个小小的舞台,在纸上静静绽放。演员的名字、歌曲的标题,这些信息被整齐地排列着,仿佛在等待着被大声念出的那一刻。那时的演出没有华丽的灯光,也没有复杂的舞台设计,但正是这种朴素,让每一个节目都显得格外真实与动人。节目单上的每一个字,都像是一个小小的承诺,承诺着一场充满温情与力量的演出。</p> <p class="ql-block">节目单的最后部分,是两个特别的节目——相声和独幕话剧。这两个节目虽然形式不同,但都对创作人员和演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声需要默契与机智,而独幕话剧则需要更深层次的情感表达与角色塑造。节目单上详细列出了导演、演员和创作人员的名字,这些名字或许在今天已经被人遗忘,但在那个年代,他们是无数观众心中的明星。他们的努力与付出,成就了这场盛会,也成就了那个年代最动人的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