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其它手工业的恢复和发展也很显著。广西容县在康熙年间,就有造纸篷百余间,造纸工人数以千计。制糖业则在广东、四川,特别是在台湾的发展更为显著。台湾在历史上就是产糖区,康熙年间,台湾、凤山、诸罗三县,每年产蔗糖约60多万篓,每篓一百七八十斤。由于台湾糖驰名中外,往往是糖未制好,就已将货定出,远销国内各地和日本、吕宋等国。为了适应航运发展的需要,造船业也发展起来。康熙时苏州每年造船用于出海贸易的多达千余艘,而返回的不过百分之五六十,其余的船只都在海外出售。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时期手工业的恢复和发展,不仅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和城镇经济的繁荣,也使曾经出现过的资本主义萌芽,获得了新的生机。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城镇经济的繁荣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恢复与发展,再加上清政府各种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的施行,推动了商业贸易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城市也随之繁荣起来。清前期有分布在东南西北的四大商业城市,号称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然东海之滨,苏州而外,更有芜湖、扬州、江宁、杭州。北京自明以来就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到康熙时期更加繁荣昌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苏州作为东南著名都会,康熙时生齿日繁,人物殷富。商业繁盛,甚至超过了京师。阊门内外,居货山积,行人水流,列肆招牌,灿若云锦。语其繁华,都门不逮。汉口地处九省通衢,康熙时"舟车辐辏,百货所聚,商贾云屯。广东佛山,是一个由村镇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天下商贾皆聚焉,烟火万家,百货山聚,会城百不及一也,其繁荣程度已超过了广州。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江苏吴江县由于纺织业的发展,带来商业的繁荣。位于该县东南65里的盛泽镇,明朝初年是只有五六十家的普通小镇,清初时户口日增,每日中为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成了手工业和商业极为发达的都市。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三藩之乱中破坏比较严重的景德镇,到了康熙年间,已经出现舟车云屯,商贾电骛,五方杂处,百货俱陈的发展兴旺景象。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时城镇的繁荣,除去旧有的城市重新恢复而外,很多是新发展起来的市镇。这些新发展的城镇,许多原是荒僻之地,像苏州地区的黄家港,明代原为一片郊旷之地,康熙时则成为闾阊且千,鳞次栉比的城市。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国家财政状况的好转由于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清前期清政府的田赋和杂税收入逐步增加,国家财政状况日益好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