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老挝是个佛教国家,位于中南半岛的内陆,地球上仅存的五个社会主义国家之一,也是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认定的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9月19日起,我们一行十一名自由摄影师分乘二辆面的,从昆明出发经磨憨口岸入境老挝。主要的行摄区间就是老北的山区和乡村,不幸的是,这可能恰恰是这个国家经济最不发达的地区。虽然我们的镜头记录的是客观景像,但一点也没有对这个友好邻邦的偏见和丝毫不敬,而且经过十来天的观察,大家都有共识:这里正在发生着变化,未来一定很有希望。【这位年轻人表示,汉语学成后要去中国上海。他主动和我搭话,拿我练手了】</h3> <h3> 老挝2023年的人均收入预计为1534美元,经济增长率预计为4.5%,而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2341600亿基普。在此基础上,人均生产总值(GDP)约为1625美元。</h3> <h3> 老挝的面积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差不多,而其人口却只有700万,只有广西的七分之一。人口偏少也是制约这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h3> <h3> 早婚多育四十岁当爷爷很正常。【老挝人均寿命为67.17岁。根据2023年(世卫组织版),老挝预期寿命为67.17,其中男性平均寿命65.58,女性平均寿命68.73。】</h3> <h3> 这位爷爷时年刚40岁,据其介绍,其爷爷在国内土改时,从四川迁徙到这里,但现在跟国内也没有任何联系了,他也只勉强可以用汉语和我们进行简单的交流。在行摄十日期间,我们路遇了好几波当年在国内土改和“镇反”时期流亡到这里的后代。</h3> <h3> </h3> <h3> 老挝的城市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没有林立的高楼大厦,更没有现代都市的喧嚣,很难找到超过五层的建筑,没有地铁,也没有立交桥!华为、小米的招牌倒是随处可见。老挝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整体发展水平大致相当于我国八九十年代!生活节奏悠然,当地人看起来安于现状,好像不急于追求现代化的生活方式。</h3> <h3> 据说老挝的女人很勤劳,而且很有忍耐力,承担了大部分的家务活。</h3> <h3>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宪法》规定:“……实行小学强制教育制度。”再穷也在办教育,有的山村既便只有十来个孩子也有一间小学教室,尽管设施、条件异常简陋不忍目睹,但都能方便孩子就近上学不必跋山涉水,教师都是本村年青人也很敬业,孩子都爱读书,这,也许正是这个饱受困苦的民族的希望所在吧,……</h3> <h3> 校门。</h3> <h3> 陌光教室。</h3> <h3> 校长室。</h3> <h3> 阅览室。</h3> <h3> 上课钟声敲起来。</h3> <h3> 课间。</h3> <h3> 放学了。</h3> <h3> 几乎每个老挝男人至少要短时间加入寺庙出家,这点和泰国是一样的,许多男人也因此成了终身僧侣。在老挝,佛教和寺庙几乎决定了当地人一生中的大事,出生祈福、结婚生子等。僧人遵循一天吃两顿,过午不食的戒律,每天早起,念经,赤脚化缘。做僧人总体上家贫的孩子居多,去寺庙,不挨饿,还有上佛学院受教育的机会。</h3> <h3> 年幼男孩在家中也要每日参佛。</h3> <h3> 说到佛教,就得说说布施,国内的理解和做法是将金钱、黄金分享给僧人,以致很多方丈、住持成了富豪,但在老挝,布施则是一种自我修行,而且都是用于果腹维持生命的饮食。</h3> <h3> 在北方名城也是古都朗布拉邦,布施成为了传统,每天清晨,当地居民会带着食物和花塔,静静地坐在路边,等待僧侣的到来。由于寺院不开火,僧侣们的一日三餐全靠当地百姓的布施。这里的僧人饮食无忌,从糯米饭到各式菜肴,都是施主们提供的。而有些贫困家庭的孩子,也会手拿塑料袋站在路边,等僧侣将部分食物分享给他们。</h3> <h3> 当然也有亲自是把饮食送到寺院的。</h3> <h3> 在朗布拉邦,民居还能给人以城市的感觉,可是农村的生活条件真的相对简陋,钢筋混凝土的现代化建筑少之又少,更多的是用茅草或木头搭建的吊脚楼。</h3> <h3> 放血治病。</h3> <h3> 琅勃拉邦近郊的织布村。</h3> <h3> 手工造纸,女工按照自己的构思,把花瓣和树叶,有规则的排列到纸浆中,待水分控干了,就拿出去让太阳晒。晒干了,揭下来,就是一张有图案的纸。每一张纸的图案都不一样,几万张也不重复。</h3> <h3> 但在山区、农村,一片苍翠的山林、澄澈的蓝天白云,确实看着是很原生态的田园风光,美得令人心旷神怡!〖湄公河〗</h3> <h3> 老挝的景点都不是很大,和我们国家的景区比起来,小了很多,但都很原生态,『我比较喜欢老挝的关西瀑布【门票约合17元人民币,从琅勃拉邦市区包个突突车(出租车)来回约70元等你游完结束,可坐5一6人】,原始森林行走,有自然的黑熊园区,这里的黑熊给我印象深刻,个个体态肥硕毛色黑亮,平身第一次近距离观熊,』瀑布景观类似于我们的黄龙九寨沟,但属于迷你版,比不了我们的壮观,不过可以在里面玩水游泳跳水跟自然融为一体,各种肤色加游人都很遇到,但最多的还是日、朝人士。</h3> <h3> 丰沙里省的神秘的部落——阿卡族。阿卡族人祖祖辈辈生活在亚热带雨林的丛林之中,而不为人所知,近年来因为一些摄影作品和相关报道才被一部分人所知道,她们的奇怪风俗是女性在结婚后就要裸露胸部!因为这个奇怪的风俗所以人们才对这个神秘的部落充满了好奇心。阿卡族妇女从怀孕之日起就要裸露左边的乳房,一直到孩子两岁。这是因为她们信奉乳房裸露在外才能吸天地之甘露,孩子吸奶之后才能健康成长。而且每个阿卡族妇女一般都要生好几个孩子,这就导致她们在二三十岁的时候,乳房几乎都裸露在外。直到上了年纪不在生孩子了,阿卡族的女人们才会把乳房放回去。【更多的近照不易展示】。</h3> <h3> 老挝是一个水利资源充沛的国家,水电也是这个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雨水也是山村居民们的生活用水,一般都是在山坡上修建一个蓄水通水铺设的管道流入村中供人使用,有的管道简单的就是一半开开的毛竹。当时我就想,这里阳光充沛雨水丰富,如果装上太阳能使用热水岂不是更好。</h3> <h3> 古都琅布拉邦也是一个国际旅游城,是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认定的消费水平最低的旅游城市。每到傍晚就能看到很多外界人士在这里散步,休闲饮咖啡。</h3> <h3> 除了咖啡,啤酒也是众所周知的老挝名饮。夜幕降临时,街头巷尾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老挝人,围坐在人行道上,桌上摆着几个小菜,下面堆满却了空啤酒瓶。老挝人好像跟啤酒有着不解之缘,每次聚餐就要将啤酒一饮而尽。【这是路遇的农村婚宴现埸】</h3> <h3> 凡能获取到的飞禽走兽都是食材,市场上都有交易。这若在中国或任何较发达国家都会触犯《野生动物保护法》。【不好意思的,这期间我尝过了好几种飞行的和爬行的动物,但口感都不好,这里的人根本不讲究烹饪技巧,不论荤、素都是下水锅煮或者是入油锅炸,熟了,捞起来撒上盐就行。】</h3> <h3> 琅布拉邦夜市。</h3> <h3> 未泯的童心.</h3> <h3> 老挝的贫富差距大,大多数普通人出行依靠的是自行车,而摩托车在那里属于较为高档的交通工具了!有摩托车的家庭都算是中产家庭。交警遇到挂中国牌照的自驾车,一般都要拦停检查【只针对中国人】,但只要给每人一包十几块钱的烟就可以放行,和国内上世纪未类似。</h3> <h3> 自建住屋。</h3> <h3> 中老高铁开通以后,中国游客现在也是大量涌入。但口岸通关还不太方便,过关时间和火车班点也不易切合,需要仔细规划。</h3> <h3> 南京直飞昆明,租车前往老挝。</h3> <h3> 由勐康口岸入境回国。勐康口岸性质为双边公路客货运输口岸。进入国内以后,公路上时有全副武装的特警查车,主要是毒品和小动物。【一位影友还是匿带了一只小鸟】。</h3> <p class="ql-block"> 布列松:“在当下这个利欲熏天的社会里,随着科技发展和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加快,国家与国家之间、人与人之间催生了新的奴役关系,人情味淡了,人们为了追逐利益更加不择手段——但我们还是应该看到,爱情和友谊这种人的本性依然存在”—1998年5月15日。 </p><p class="ql-block"> 现在,更现实的状况是,爱情存在于理想 中,婚姻成 为了物质平衡的产物 ,而友谊,只能在贫穷的环境和圈子里去寻找了。(20240324 ) </p> <h3> 现在社会人人都是摄影师,在我身边有很多优秀的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能够拍出很多美好、养颜的图片。我对他们充满羡慕,也愿意向他们学习,但总不能做的令自己满意。我基本只关注人。我比他们压力更大,更有紧迫感。因为风景是永恒的,只要器材到位,技巧到位,时点到位,后期到位,一幅美丽的图片就会制作出来。而机会对我就显的很“吝啬”——只有以“秒”为计的若干分之一的瞬间,真正的稍纵即逝。拍人,我就不能随意地把他们与周围的事物和环境为分开,我不能布置我需要的环境,指挥人摆出各种各样的动作、姿态,然后在电脑面前篡改、增删环境景象。我认为这不是摄影,是娱乐,而我恰恰缺乏幽默和娱乐感。虽然我不是记者,但我乐意成为一个真实世界的记录者。摄影是记录故事,而照片就是讲故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