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北极之旅 一2023年

老甘

<p class="ql-block">北极圈是指北寒带与北温带的界线,其纬度数值为北纬66°34',北极圈的范围包括了格陵兰岛、北欧和俄罗斯北部,以及加拿大北部。北极圈内岛屿很多,最大的是格陵兰岛。由于严寒,北冰洋区域内的生物种类相对较少。植物以地衣、苔藓为主,树木稀少,动物著名的有北极熊、海豹、鲸等。北极圈也是极昼和极夜现象开始出现的界线,北极圈以北的地区在夏天会出现极昼,而在冬天会出现极夜。每年春分的时候,太阳直射赤道。从这一天开始,北极圈内开始出现极昼。到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这时北极圈以北的地方都是极昼。到了秋分的时候,这一天过后极夜开始,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整个北极圈以北的区域都是极夜。北极点附近的地方一年有近一半的时间是极昼,另一半是极夜。2023年6月,我们7位爱好旅游攝影的好友,参加了"信天翁邮轮北极熊王国攝影之旅",开启了对北极的探密。</p> <p class="ql-block">6月20日下午,我们来到广州琶洲港游轮中心集合,乘坐16:30分游轮,前往香港国际机场飞迪拜,转机前往挪威奥斯陆。琶洲港游轮中心大厅,挂着"信天翁邮轮北极熊王国之旅中国首航"大幅标语。现场举行了小小的啟航仪式。广东电视台、广州日报等媒体,中青旅、阿联酋航空、琶洲港领导及北极旅游团的团友出席了仪式,并合影留念。电视台、广州日报等媒体对首航仪式进行了宣传报道。</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飞行到达了挪威奥斯陆。挪威首都奥斯陆座落在奥斯陆峡湾北端的山丘上,面对大海,背靠山峦,环境幽雅,风景迷人,是欧洲著名的历史古城。我们在奥斯陆只停留一天,其实可供游览市容也就几小时。天气不太好,正应了一句话"贵人出门招风雨"。抓紧时间,我们一下飞机坐上车直接冒雨来到维尔兰雕塑公园。这是挪威雕塑大师维格朗花费 20 多年心血精心完成了近 200 座神态迥异的人物雕像,总共有 650 个人物浮雕,由铜、铁 和花岗石制成。公园内虽然雕像比比皆是,但是多而不乱,错落有致。</p> <p class="ql-block">2007年刚退休不久,跟随朋友组织的北欧旅游团曾游览过这里,如今重游故地,在越下越大的雨幕中,看着一座座精美的雕塑,深感对生命轮回的敬畏。</p> <p class="ql-block">紧接着马不停蹄,参观极地探险博物馆,通过真实的实物,展示一百多年前,一群无畏的科学家"驾驶着"前进号"探险船,前往北极后又到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伟大探索历程。</p> <p class="ql-block">座落在市政厅广场上的奥斯陆市政厅,是一座由红砖砌成的红色建筑,是这座海洋城市的政治中心,也被称作“双塔红砖”,每年 12 月 10 日诺贝尔逝世纪念日时,诺贝尔和平奖颁奖仪式在此地举行。</p> <p class="ql-block">在奥斯陆简短停留后,经过3个多小时的飞行,从奥斯陆飞到斯瓦尔巴群岛的首府朗伊尔城。下了飞机没有停留,直接前往港口登船,开始为期10天9晚的斯瓦尔巴群岛巡游之旅。</p> <p class="ql-block">斯瓦尔巴群岛意为冷岸海岸,位于北纬74°~81°,是最接近北极的可居住地区之一,约有居民3000人,但北极熊却多达5000头。夏天的斯瓦尔巴群岛是凉爽的梦幻冰雪世界。自由翱翔的海鸟、色彩烂漫的苔原夏花、笨拙的北极熊、北极象、晶莹的冰山……它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无与伦比的科学价值,磁石般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去考察、观光、旅游。</p> <p class="ql-block">上船安顿好房间后,船方第一时间将180多名东西方国家的游客分成红、黄、蓝、绿组,在邮轮会议大厅宣讲各种安全注意事项,并举行应急逃生演练。此后的10天旅程也以红、黄、蓝、绿组分批进行。</p> <p class="ql-block">晚上,不少客人穿正装出席船方举办的欢迎晚宴,船长在欢迎宴会上致祝酒词。</p> <p class="ql-block">6月23日,我们的第一次登陆地点是新奥尔松。它是地球上最北的城镇。说它是城镇,规模比一个村子大不了多少。我们的船停靠在新粤尔松岛码头。岛上有一组科学考察站、一个邮局、一个小小的历史博物馆、一个只营业几个小时的商店。岛上居住的人很少,建筑物也不多,但功能很大,主要是科学用途。</p> <p class="ql-block">1925年,中国北洋政府派遣特使在法国巴黎代表中国政府签署了《斯瓦尔巴条约》,赋予所有中国公民无需签证即可自由进出斯瓦尔巴,在岛上可以从事任何非军事活动。中国科学院依照这一条约,于2004年7月,在新奥尔松岛上建立了中国北极黄河站。一座红色屋子,一对白色大理石雕狮子守护着大门,大门关着,门口墙上挂着"中国北极黄河站"牌子。有心的团友带来国旗,我们在黄河站门前拿着国旗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合影的雕像是挪威著名极地探险家罗阿德•阿蒙森,他是人类第一个登上南极点的人。而世界上第一个征服北极点的人,是美国探险家罗伯特•皮尔里。</p> <p class="ql-block">由于少有人类干扰,大批北极燕鸥、海鸟在这里随处筑巢孵卵。我们的到访惊扰了它们,于是,愤怒的小鸟大声的尖叫着,从空中俯冲下来,用尖尖的喙攻击这些不速之客。可能我无意中过于接近鸟巢,因此也遭受到小鸟的轮翻攻击。带着防寒帽,我也不在乎这些红嘴燕鸥对我头上帽子的袭击。</p> <p class="ql-block">岛上风景很美,北冰洋海水轻柔的扬波、雪山脚下,极地苔原草甸盛开着无名小花,几只驯鹿慢悠悠的低头吃草,初夏极地处处是迷人风景。</p> <p class="ql-block">6月24日上午,行程安排登陆诺斯克亚岛。第一次在北冰洋乘冲锋艇,心里有点紧张。手忙脚乱中尽量做足防水防寒准备。穿好冲风衣、防水裤、长水靴、救生衣,特别是为相机套上防水袋。防水裤太大了,穿上去就象套上了2个米袋,上下一般粗。不过形象不重要,安全是第一。邮轮方的组织工作还是很到位,180多位游客分成红、黄、蓝、绿组,每人上、下船都要刷卡记录,工作人员认真检查每位登艇者救生衣的安全扣是否扣紧才放行。</p> <p class="ql-block">斯克亚现在是个荒凉的无人岛,岛上有个17世纪的史密伦堡捕鲸站遗址。当年,人们为了追逐琼脂的价值,大量捕杀鲸鱼。在鲸脂生产的鼎盛时期,有200多人生活在这里。如今,在这片平坦的沙石滩上,只留下散乱的木条和支架表示曾有人类活动过。北极鲸鱼也因为人类的掠杀而一度濒临灭绝。当年繁忙的捕鲸小镇,如今归还大自然,成为历史遗址。</p> <p class="ql-block">在北极大地,除了厚厚的冰雪和坚硬的石砾外,还有一个可以在夏天绽放美丽的生态系统--北极苔原,这是世界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也是地球上最寒冷的生态系统。</p> <p class="ql-block">北极地表以下是永久冻土层,不利渗水,于是夏季大量的冰雪融水,在地表形成很多湖泊与沼泽,为很多极地动植物提供了生息的家园。</p> <p class="ql-block">灿烂的植被贴地匍匐生长,苔藓翠绿欲滴,一丛丛的小花娇艳可人,而附着在石头上生长的地衣更是争奇斗艳,一时不知是花美还是石头更美。北极短暂凉爽的夏季美景弥足珍贵,我不禁赞叹大自然生命的神奇与顽强。</p> <p class="ql-block">我们登陆无人岛,徒步行走在富含水份的苔原草地,就像踩在海绵上,积水没过脚面。粗看苔原风萧萧秋草黄,荒野一片,但是只要你俯下身子细看,就会看到一片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邮轮驶近诺斯克亚岛一个冰川,在这里我们偶遇两只北极熊正在觅食,距离比较远,不过出行的第5天能看到北极熊,也算对这趟“北极熊王国攝影”行程有个交代了。</p> <p class="ql-block">远远的浮冰上,2只北极象懒洋洋的躺在冰面上休息。</p> <p class="ql-block">6月25日,我们的邮轮一路向北,前往伍德峡湾及其支流爱情峡湾。沿着宽阔的摩纳哥冰川游览。洋面上布满了浮冰,邮轮碾压着浮冰前行,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巨大的冰块被压断后沉下去又翻滚着露出水面,在阳光的照射下,浮冰象湛蓝的宝石、碧绿的翡翠,非常漂亮。</p> <p class="ql-block">远处黑白相间,线条优美奇特的雪山、冰川,空中飞翔觅食的海鸟,冰面上躺着休息的海象、海豹,令我们不断按动快门。</p> <p class="ql-block">我们或在七、八楼的甲板上,或在房间的阳台上观景拍攝。眼前的景色太美了,形态各异的蓝冰令我们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正当大家沉浸在美景中时,广播告诉我们邮轮己进入北纬80度,这是斯瓦尔巴群岛的最北点。中午,船方在甲板上安排了烧烤大餐,庆祝进入北纬80度。观风景、喝香槟、吃烤肉,浪漫又有情趣,就是有点冷。老外不怕冷,在甲板吃,我们还是进入餐厅慢慢享用美食。这天真的很舒服,在阳台上观景拍攝是非常棒的享受。</p> <p class="ql-block">6月26日,经过一晚的航行,邮轮停泊在峽湾。一早起来,走出房门到阳台,顿时被眼前的风景美到了。举目前望,黑色的山体被白雪刻划出梦幻般的线条,象一幅幅黑白的大地版画。山谷间一字排开,五、六条冰川象雪龙,象银河,弯转盘绕直深入到蔚蓝色的海湾。据网上查,斯瓦尔巴群岛境内,几乎涵盖了地球上所有类型的冰川,大型冰川数量多达2100多条,占全岛面积的60%以上。</p> <p class="ql-block">6月26曰上午,乘橡皮艇巡游峽湾,观看冰川、海象。海象是生活在北极海洋和周边地区的大型海洋哺乳动物,也是北极圈的特有物种之一。在冰川旁的沙滩上,成群的北极海象相互依畏在一起。这些1、2吨重的大家伙,在陆地笨拙的就象瘫在沙地上的一大堆肉肉,但到了海上就灵活多了。边嬉戏边觅食,不时探出长着长长尖牙的大脑袋,粗粗的毛须象刷子。它们以蛤蜊和鱼类为食。由于气候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海象的数量逐渐减少,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把海象列为“接近濒危”物种。</p> <p class="ql-block">6月26日下午,登陆一个沙滩,这里曾是捕鲸人工作的地方。如今,除了秀美的风光,还有2座小小的木屋,据说是一个警局。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不知为何要设一个警局?有不少小鸟在悬崖、沙滩上筑巢。</p> <p class="ql-block">6月27日上午,乘冲锋艇沿着斯瓦尔巴群岛的第三大岛埃季岛的海岸巡游观鸟。海岸是由玄武岩柱组成的悬崖,垂直高度约有100多米。整个陡峭的悬崖是海鸟的家园,约有10万对灰海鸦、海鸥、朱海雀、海鹦鹉等多种海鸟在此筑巢栖息。其中有我非常期待的海鹦鹉。</p> <p class="ql-block">海鹦鹉是北极地区特有的一种珍禽,2013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虽然名字叫海鹦鹉,但与鹦鹉没有一点关系。个子不大,但有一张宽大的,红白黑三色相间艳丽的喙,有一双橙红色可爱的小脚丫,眼睛部位形状更是奇特的三角形,整个看起来就像京剧脸谱里的小丑,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滑稽又可爱。海鹦鹉有独特的捕猎技巧,一次可衔回十几条小鱼带回巢喂养幼鸟。</p> <p class="ql-block">冲锋舟沿海岸慢慢的开,在最佳位置便停下来让我们拍摄。陡峭的黑色崖壁上星罗棋布滿是白色小点,那是沾染了鸟粪的鸟巢。石缝上站着成群的小鸟,但都高高在上。这时候真是羡慕手里拿着600镜的团友。在还没有北极游的计划时,我就想见识一下这种海鸟。这次有机会,滿心期待一定不能错过。虽然离的较远,船晃手抖镜头不够长,高速连拍虽然产生很多废片,但有几张清晰的也算如愿了。</p> <p class="ql-block">6月27日, 上午离开观鸟的悬崖,沿海岸前行不远是7月14冰川。冰川非常壮观。不时还听到源于冰川内部冰裂的声音。船慢慢前行,对难得一见的冰川美景,我不时按动快门。在距离冰川约500米左右时,也非常巧,正当我对着冰川拍照时,眼前的冰川发生了冰裂,临海的大块冰墙断裂崩塌,裂冰倾倒入海激起巨大的浪花。我不失时机按下快门连拍,记录下难得一见冰裂的全过程。</p> <p class="ql-block">6月27日下午,登陆的小岛在二战时被德国占领,德国人在岛上建立了一个隐密的气象站,后被挪威炸了,现在是一片荒原。每次登岛前,<span style="font-size: 18px;">邮轮荷枪实弹的探险队员首先</span>前往登陆地,勘察地形,设定好路线和活动区域,并插上小红旗做好标记,我们则在设定好的区域内活动以防出意外。</p> <p class="ql-block">6月28日我们已经通过了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南缘,到了霍恩松德海峡的入口。早上,戴好防风保暖帽,穿上冲风衣、防水裤,相机装入防水袋,全副武装准备登陆。从房间阳台望出海面,在北极柔和的阳光照耀下,雪山、冰川云雾缭绕,一群群的海鸟掠过海面外出觅食。广播通知,终于轮到我们上船登陆,但今早风浪比较大,为了安全,已经上了冲锋舟,又通知返回。邮轮进入霍恩松德峽湾,峽湾景色非常奇特,被称为最美丽的峽湾。我们就在房间的阳台上拍攝岸上风景,一目看过,四条冰川一目了然,山峰象木刻版画,黑色的山体上,白雪刻画出形态迥异的线条。</p> <p class="ql-block">峡湾长近30公里,有许多冰川崩解入水中,<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东斯匹次卑尔根海流经常将浮冰带入峡湾口。</span>沿岸是高耸的山脉,山顶通常被厚厚的云层覆盖。</p> <p class="ql-block">6月29日,邮轮进入贝尔松德南部峡湾停在峡湾入囗处。这里最吸引人的是小海雀悬崖。苔原上有成千上万的小海雀。上午我们乘艇登陆,在苔原上徒步大约4公里,希望能偶遇北极熊,但机会可遇不可求。有团友看到正在退毛的北极狐,我只看到受袭的驯鹿皮毛残留在荒原上。苔原上各色小花竞相开放,一丛丛的苔藓嫩绿可人。一对驯鹿正在吃草,看到我们的到来急速离开。</p> <p class="ql-block">成千上万的小鸟在悬崖、在乱石堆上筑巢,其中最吸引人的是朱海雀,朱海雀黑背白腹纺锤身形,其貌不扬,但有一双鲜红色带蹼的脚。我们刚登岛,还未站稳,只听到空中象有小型飞机掠过,抬头一看,只见上百成群的鸟在空中共同振翅高速飞行,发出震耳的呼啸声。从未见过这样壮观的埸景,令我们惊讶不已。鸟群一波接一波,不断的在空中盘旋,听向导说,这是朱海雀用以迷惑偷猎者的方法,让偷猎者无法确定它们落脚的地方。小鸟虽然多,但它们的鸟巢筑在高高的悬崖上,离的太远难以拍攝,只能望鸟兴叹。</p> <p class="ql-block">船方举办了一项娱乐项目,在寒冷的北冰洋进行勇士一跳。我们的团友以各自优美的姿势,勇敢的跳进北冰洋冰冷的海水里游泳。时间虽短,但绝对此生难忘。我不会游泳,也勇气不足,但身负重任,要为她们拍照。如此重要的任务,不敢怠慢,赶紧爬上邮轮的最高层,探出船弦,为她们留下可向子孙炫耀的精彩瞬间。</p> <p class="ql-block">6月30日上午,在艾克曼斯湾登岛,观看冰盖溶化的瀑布,这是邮轮行程的最后一次乘冲锋艇登陆。岛上风景如画,近处是生机勃勃的草甸及吃草的驯鹿,眼力好的还看见正在换毛的北极狐,远处是蓝天下云雾缭绕的雪山,小岛上的瀑布规模不算大,但在这个海拔不高的苔原上有一处瀑布确实是独特的风景。冰山融雪带来丰富的水量,使瀑布飞流直下水花四溅,很是壮观。瀑布两边的悬崖缝隙里,是海鸥、小海雀、斑头雁等众多小鸟的家。</p> <p class="ql-block">6月30日,在艾克曼斯峡湾,进入寒冷之神冰川和南森冰川巡游,邂逅最美冰川。</p> <p class="ql-block">6月30曰下午,我们进入把卡尔王子岛和斯匹次卑尔根岛隔开的弗兰海峡。目的地是普尔海岬,一个以英国捕鲸船乔纳斯·普尔命名的小岬角。这里居住着成群的海象。从远处就能看到这种大型哺乳动物扭动着庞大身躯炫耀它们的獠牙和胡须。</p> <p class="ql-block">斯瓦尔巴有众多冰川,海面上有许多因冰裂形成的大大小小的浮冰,大群的海象懒洋洋的挤成一堆,有的在海里觅食,甚至好奇的靠近我们的冲锋艇。</p> <p class="ql-block">斯瓦尔巴群岛的首府朗伊尔,是世界上最北的城市。朗伊尔源于一个美国人的名字。1904年朗伊尔来到斯瓦尔巴群岛,从挪威人手里买下了岛上的一个煤矿,造起了第一座房子,人们就把这个地方命名为"朗伊尔城"。这个当年只有一座房子的地方,如今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1200人的小城,城里有邮局、学校、银行、医院、报社、饭店、商场、博物馆等等。这是一个寒冷的地方,每年有四个月的时间看不到太阳,冰雪覆盖着黑暗的大地。而在另外四个月中,阳光普照雪原,太阳几乎不沉落于地平线。</p> <p class="ql-block">挪威政府在朗伊尔城郊建造了一个巨大的全球种子库,号称"末日粮仓"。"末日粮仓"建造在北极,滨临北冰洋的斯瓦尔巴群岛冻土地带的岩石山洞中。那里不易受外界气温变化影响,即使在断电状态下也能使种子处于低温环境中,适宜种子的储藏。"粮仓"高度是经过仔细推敲过后的"安全高度",约海拔130公尺高,即使格陵兰冰原全部融化也不会危及种子库。"末日粮仓"储藏了地球作物的450万种种子样本,以防环境变化或一旦发生毁灭性灾难导致这些作物物种灭绝,确保人类食物的来源和多样性。我们参观种子库时,正遇大雾迷漫,能见度不到10米,种子库的地标在哪都看不见。只有在种子库的宣传牌前留个影作个纪念。</p> <p class="ql-block">7月1日结束10天9晚的信天翁游轮北极熊王国之旅,在longyearbyen 朗伊尔城登陆离船。原计划下个行程前往格陵兰岛,但因大雾天气取消了所有进岛的航班,我们下一段格陵兰岛行程也遗憾的取消了。尽管有遗憾,但10天的邮轮行程是令人难忘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