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橋橫鐵索寒

薯片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秋天,嫵媚而熱烈,清風徐徐、秋水長天,每到這宜人的時候,人們開始蠢蠢欲動地出行。我們響往已久的最後的香格里拉,經過臨行前的準備,一場川西之行終於啟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們一行來到"天府之國"成都。這次旅遊行程採取半自助行,自由度強,隨時可以欣賞沿途的自然風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從成都到海螺溝路程310多公里,途經雅安。雅安素有川西咽喉之稱,是茶馬古道的源頭,古川入藏的門户。那當年的茶馬古道如今已荒廢,現在我們看到的祗是保留的一小段供遊人參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荒廢古道上的雕塑群,生動的反映了當年茶馬古道人背馬駄的情景,背夫們翻山越嶺,行進在高山峻嶺中的羊腸小道上,那艱辛與困苦、那渴望的眼神。雕塑群印射了昔日古道險惡陡峭、背夫們沉重腳步,呈現背夫們生活在社會底層異常的辛苦生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們沿著大渡河向前,兩岸高山峽谷型河流,地勢險峻,水流洶湧,自古有"大渡天險"之說……</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濾定橋"於川西大渡河上,又稱"鐵索橋",濾定橋是古橋標建築的傑作。在清康熙年間,為了加强川藏地區的文化、經濟交流而修建此橋,是古時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軍事要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兩岸的橋頭古堡為磚木結構建築,橋長103米,寬3米,10多根鐵鏈固定在兩岸橋臺,9根底鏈鋪上木板,兩側各有2根作扶手,個個鐵環相扣,據說全橋的鐵件重有40餘吨。這風貌獨特為全國奇觀。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濾定橋是"人間從未望見這種橋,一座如此簡陋的橋。一座十分驚險的橋,一座跨越激流的橋,一座飛躍峽谷的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35年5月29日,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途經這裡,突擊隊22位勇士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緣著鐵索匍匐前進,一舉消滅橋頭守軍。從此濾定橋成為中國共產黨重要的歷史紀念地。現在濾定橋作為重點名勝景點,遊人如織。參觀濾定橋,60歲以上的老人是可以享受免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們走在鐵索橋上,望著腳下洶湧澎湃的河水,不由讓人"心驚膽跳"。登上觀音閣三樓,整座濾定縣城盡收眼底,濾定橋景區被濃鬱的商業氛圍包圍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濾定橋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座豐碑,它的曙光千秋永存,聞名世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們離開濾定橋前往海螺溝,一路上坑坑窪窪的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磨西鎮位於甘孜藏族自治區濾定縣南部, "磨西"為古羌語,意為"寶地"。漢、彝,藏民族聚居地。磨西鎮是去海螺溝的必經之路,這裡保存完整的古街,青石板鋪的老路,還有那些原始、古樸的清末民初民居古建築群,磨石鎮成為川西地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35年5月29日,紅一方面軍主力途經磨西鎮,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人宿營磨西鎮天主教堂,在此召開著名的磨西會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些逼真的故事場景是愛國主義教育的好題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磨西紅軍長征紀念館以豐富的圖片、實物再現了紅軍長征的艱苦歲月和英勇頑強的革命精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至今保存完好的毛澤東同志住地舊址和磨西會議舊址等文物古跡,均被列入全國紅色旅遊景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從這一段路走来,我們不仅體驗紅色文化、茶馬文化和藏文化,更能感受川西的風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行攝川西(一)2015</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圖/文:薯片 2024.2.2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