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荐稿】妈妈的“拉魂面”

文兰素心27055071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年,带着欢笑轰轰烈烈而来,年,带着留恋悄无声息而走。迎来的是喜悦和欢笑,带走的是祝福和不舍,就这样过去了。年前兴高采烈盼团圆,年后难舍难分说再见。人们带着新年的祝福,为新的生活又开始了新的航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过年的点点滴滴仍在脑海中闪现。想起大年初七,扫去旧尘迎好运,品味“拉魂面”鲜美长长久久。孩子们吃着我做的“拉魂面”那香醉的样子还依然清晣,心里不免甜甜的。而提起“拉魂面”酸楚和幸福潮水般涌动,有爸爸妈妈的年,有爸爸、妈妈的正月初七,妈妈的“拉魂面”如电影般播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后,女娲从正月初一开始创造世间万物,到第七天的时候,才把人类创造出来。所以,正月初七是人的诞生日,也被称为“人日节”或“人胜节”。在唐代诗人高适的诗中就有“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的名句。汉族人民在这一天都会吃面条,表达对“人”本身的尊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我到记事起到出嫁之前,每年正月初七这天,一大早爸爸就会在灶台的香炉里插上香。我们家四口人,爸爸、妈妈、弟弟和我,每人一根,爸爸告诉我们那根代表着我们自己,我们就过一会跑回灶台看看哪根燃的快。爸爸妈妈说:燃的越快预示跑的越快,身体就越健康。下午,妈妈一定会给我们做“拉魂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时候我们吃两顿饭。吃过早饭后,妈妈就开始和下午做面条用的面。妈妈边和面边对我说,和面先用筷子搅拌,将面拌成干一点的絮状,再用手揉,要将面揉成较硬的面团,揉面要做到盆净、面净、手净。面揉光滑后,妈妈将面块放盆里加盖盖严实,让面殇着。妈妈说:面殇的越好做出的面条就越劲道。下午,妈妈用擀面杖将面饼推开,等到擀成较大的面片后,妈妈用擀面杖卷起来,往外慢慢推,妈妈一圈一圈地转着擀,直至整个面片薄厚均匀且薄如蝉翼。随后,妈妈往面饼上均匀地撒上玉米面,先把面饼类似折扇子一般折叠起来。然后,一条一条地切下来切成很细很细的面条。再把它抖开,摆放整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面擀好后,妈妈就洗菜、洗肉,切菜、切肉。臊子面的菜和肉,妈妈一般都切成小小的立方体。菜必备的有豆腐、黄花菜、胡萝卜、土豆、香菜,其他菜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备好料后,妈妈先炒臊子,先少倒一点植物油防粘锅,然后将切好的肥肉慢慢地炒到只剩下油渣,炒的脆脆的油渣香酥可口,妈妈将油渣盛出后,将瘦肉倒入热油中翻炒至变色,加八角粉、花椒粉和盐,继续翻炒至肉熟透,这时候已经满屋飘香了,最后加入辣椒粉,翻拌均匀盛出。刚出锅的臊子,肉嫩汁红,看着就诱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炒好臊子后,妈妈就炒菜做汤。洗净锅后,另起锅烧油,热锅炝香葱花,倒入土豆、胡萝卜、豆腐等蔬菜开大火翻炒,趁热锅加适量水、五香粉和盐,炖至土豆软烂,加足量水烧开后,淋入鸡蛋,冲好蛋花,再根据情况加调料,调好汤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做好汤后,妈妈开始下面条,下好的面条用冷水过凉。将面放入碗中,浇好汤汁,放上炒好的臊子,撒上香脆的油渣、香菜(不吃香菜的撒上葱花或焯好的菠菜碎。)白白的面条,绿绿的菜,黄橙橙的蛋花,红艳艳的臊子,看着馋涎欲滴,吃一口唇齿留香。</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生无常,世事难料 。有爸爸、妈妈的年只能在心里回忆,妈妈的“拉魂面”只有在梦中品尝。只有爸爸、妈妈耳濡目染的传统,我还在传承。希望过年的传统永世流芳,愿过年文化发扬光大,愿中国文化经久不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图片/自拍、网络(致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音乐/《妈妈的味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