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水》读后感

轻言漫语

<p class="ql-block"> 又在喜马拉雅听完了一本新书《宝水》,这也是去年最新出炉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与大多数获奖作品不同的是,这部书中的时代背景就是我们当下,是我们今天所处的这个时代,通过作者细腻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乡村文旅发展转型的变迁图,以及独属于乡村的人情世故和民俗生活。</p><p class="ql-block"> 之前在我的阅读习惯中,这样的题材我并不太喜欢,但是这部作品却让我沉浸其中,并完整听下来。</p><p class="ql-block"> 一是因为,这部小说写出了亲近感。宝水村的主要原型,是距离晋城只有一山之隔的焦作斗水村,虽分属不同省份,但小说中很多方言习俗,却非常相近,比如小说中提到在当地:猜谜语也叫猜妹,垃圾也称圪渣,被子也叫盖地……;办白事的丧葬习俗,过年过节的祭祀习俗,很多都与晋城非常相似。尤其描写到漫山遍野的柿子树,村里人去够柿子,打软枣,做柿饼的情景,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老家也是这样,有很多的柿子树,一个个红彤彤的小灯笼挂在树上,小时候每次过年回老家,姥姥都会把藏在床底,攒了一冬天的哄柿子,用热水烫一下,剥了那层薄皮给我吃,那种甜甜的感觉,让我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幸福无比。作者对这些细节的生动描写,让我都有沉浸感和代入感。</p><p class="ql-block"> 二是因为,这部小说写出了乡村的世俗感,也写出了乡村的人情味儿。用平淡朴实的叙事风格,勾勒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比如大英、青萍、老原、秀梅、雪梅、杨镇长、豆哥豆嫂、赵仙,孟胡子等,他们有着农村人的朴实善良的一面,也有着或精明或保守或软弱的一面,面对乡村发展变迁,他们所体现出的变与不变。</p><p class="ql-block"> 尤其让我感动的是,作者与奶奶的情感部分,和九奶的故事。奶奶在村里很会为人,但是作者用的是“围人”,一件件小事把乡村的人情世故描写的非常生动,因为奶奶的会围人,他们一家在村里落下了好名声和好人缘,但是也正是因为奶奶的会围人,让第一人称“我”怨恨了奶奶很多年,尤其是在父亲去世的事情上,最后在奶奶临终时,她把对奶奶的感情线推向了高潮。</p><p class="ql-block"> 九奶是宝水村年岁最长,也最德高望重的老人,她是村里的接生婆,村里和周边有很多人都是九奶把他们带到这个世界上,也都把她当自己的奶奶,她一辈子历经各种战争、运动和灾难,但又很宽容善良,有着很多美好德行和人生智慧。在她身上,有着对传统的传承,也有着对新时代的接纳。</p><p class="ql-block"> 三是因为这部小说写出了时代感,小说关注了乡村旅游民宿发展、留守儿童,下村支教,脱贫攻坚等当前与我们紧密相关的社会现实。或许由于自己曾经两年多的农村挂职经历,也让我对这部分内容,有着更多的关注。宝水村的故事,主要是围绕一个偏僻传统的小山村向民宿旅游特色村的发展历程。从一个典型的农耕村,逐渐开始做生意、开民宿、开饭店,接待各地游客,其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都是农村当前的现实问题。比如怎样利用「抖音短视频」对乡村形象进行打造和营销,面对日益增多的游客,如何进行村容村貌的管理,这里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们组织起来村里的孩子们对各家各户进行打分,既可以公平公正又可以避免农村的人情尴尬,此外,还有面对游客消费纠纷引发的舆论如何平息和化解等等问题。这里对脱贫攻坚描写也很细致,比如到老百姓家里做工作,讲政策,甚至扶贫政策上墙,入户留痕留照片,经常性的签字认账……,验收入户时有些村民的小心思等,这一切都让我觉得是那么的熟悉。</p><p class="ql-block"> 这里最突出的人物形象就是村干部和乡干部的刻画。大英是宝水村的村支书,一个泼辣干练的女村干部,人物性格非常的丰富,既能干会干、公道正派、淳朴直率,又脾气暴躁、还有点精明狡黠,但当她面对得了疯病的女儿,有时候又有女人软弱的一面,她是故事中贯穿整体的一条主线。此外,基层干部形象主要就是杨镇长,在小说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他平易近人,善于和老百姓打成一片,但谈到工作他又有思路,而且有方法,比如小说中村里的垃圾问题严重的时候,村里直接上交给乡镇,他一方面说“扫个地,还让政府给你拿钱,惯的你,咋吃饭不喂到你嘴里呢?”,另一方面他又积极安排,村管收集,镇管转运,让宝水村的垃圾及时有效得到清理。下乡经历,也让我深刻感受到,做乡镇干部不容易,做好的乡镇干部更不容易。比如里面提到,各种监督巡查和他们可能面临的各种处分,与现实中是一样样的。</p><p class="ql-block"> 还有就是对两个实习支教大学生的描写,也让我印象深刻。周宁和肖睿是一对大学生恋人,他们现代开放,有着新时代年轻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观念,他们的到来,一方面是对宝水村传统的挑战,比如,他们推行万物启蒙这种新的教育理念,从刚开始的各种碰壁到后来的浑然一体,他们对于受到性侵的留守儿童保护从刚开始的一味硬刚到后来的折中稳妥,他们把城市人和年轻人的观念与农村的碰撞体现的非常明显,故事的最后,他们离开,但为后续城乡儿童新的交流和融合留下了伏笔。</p><p class="ql-block"> 故事的最后,在九奶的喜丧中结束了,大家忙着新春过年的各种准备,寓意着旧的传统和新的生机依然都在。</p><p class="ql-block"> 此外,这本书中还有很多印象深刻的人和事,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宝水这部小说,我能够认认真真的听下来,一方面是作者写的好,另一方面演播者讲的非常好,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这本书看一下或听一下。</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