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南寻古《五》万荣稷王庙

gbl101

<h1> 稷王庙位于万荣县太赵村内,距离万荣县城西北约7.5公里。我驾车冒雨按照导航仪的指引来到太赵村,顺利地找到稷王庙,庙中只有一位自称是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史研究生的游客,支着三脚架用相机在拍摄大殿的内部结构。</h1> <h1> 稷王庙的正殿建于北宋1023年,至今已有一千年的历史,供奉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农业始祖“后稷”。</h1> <h1> 万荣稷王庙不但历史悠久,尤其是所采用“庑殿”的建筑结构,在三晋大地以致全国众多古建筑中极其罕见。</h1> <h1> 庑殿是古代传统建筑中的一种屋顶形式,也称<b>庑殿顶</b>。宋称为"五脊殿"、"吴殿";清时称为"四阿殿";吴《营造法原》称为"四合舍"。</h1> <h1> 庑殿建筑是古代传统建筑中的最高型制。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这种建筑形式仅用于宫殿、坛庙一类皇家建筑,如故宫午门、太和殿、......,其它官府及庶民禁止采用。</h1> <h1> 庑殿式屋顶具有四面斜坡的结构,顶部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且四个面都是曲面。</h1> <h1>鸟瞰庑殿结构的房顶</h1> <h1> 确定万荣稷王庙的修建年代是在本世纪,2011年5月14日中午,北京大学师生对修缮后的稷王庙大殿进行测绘,在大殿前檐明间下发现了一处已不明显的墨书痕迹,因木材年久表面纹路扩大,仅右侧的四个大字尚可辨识,经表面湿处理后,确认为“天圣元年”(1023年)。这一纪年的发现,证实了这座古建筑准确的修建年代,从而确定了万荣稷王庙是<b>中国目前唯一的北宋庑殿顶建筑。</b></h1> <h1> 传说近代中国建筑大家梁思成在美求学期间,他的父亲梁启超给了他一本书,上面介绍在太原以南黄河以北的大赵村,有座宋代的庑殿顶。梁思成回国后,三次到晋南寻访,由于大赵村已改名为太赵村,始终未能找到。这个故事更增添了这座建筑的神秘感。</h1> <h1> 稷王庙的奇特还在于大殿正面的六个立柱,其中有一盘龙石柱,其余皆为木柱。为何如此,没有确切的官方解答,民间则有各种传说。<br> 据当地人讲,本地有两种说法:<br> 其一是真龙天子只有一位,所以立一个盘龙石柱。<br> 其二是在离此地约五公里,有一座李世民为祭奠阵亡将士修建的张翁庙,也叫鬼王殿(现已不复存在),殿前的六个柱子一个是木柱,五个是石柱,其石柱的风格与稷王庙石柱的相似,由于两殿同时修建,当时大赵村的村民由于木材短缺,就从从鬼王殿那里偷来一个石柱,安置在了稷王庙。就有了稷王庙一石柱五木柱,鬼王庙五石柱一木柱,正好相配。<br> 毕竟是传说,经不起推敲。特别是其二,祭祀阵亡将士,不可能用盘龙柱。李世民是唐代,稷王庙是始建于北宋,差着好几百年呢。</h1> <h1> 稷王庙端庄古朴,置身其间,那种厚重的年代沧桑感,扑面而来。</h1> <h1>殿前的大钟是北宋时期的物件。</h1> <h1> 殿中供奉的是“后稷”。<br> 后稷,姬姓,名弃,出生于稷山(今山西省稷山县),其父是五帝之一的帝喾,母亲是姜嫄。有关姜嫄生后稷的传说,在我的另一美篇《凤鸣岐山-探访周公庙》中有过论述,这里就不再笔墨。<br> 后稷擅长种植粮食作物,尤其在稼穑(种植与收割)方面有很高的造诣,被尧举为“农师”,并封为后稷。后来被逐渐神化,尊为农神、耕神、谷神,在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h1> <h1>稷王庙的脊刹<br> 据说中间是佛霄殿,左是太阳宫右为月亮宫。</h1> <h1> 稷王庙大殿屋顶的正吻为全龙,形态奇特。</h1> <h1> 稷王庙的脊刹和脊兽在制作上展现了精湛的工艺,无论是石雕、木雕还是琉璃,都体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h1> <h1> 稷王庙大殿屋顶的脊兽为龙头。所有殿顶饰物都是龙,彰显了该殿的尊贵地位。</h1> <h1>大殿台基上的古石雕</h1> <h1> 稷王庙大殿对面,另一座存续下来的建筑是<b>戏台</b>,戏台始建于元代至元八年(1271年),在民国时期经过了重修。</h1> <h1> 万荣稷王庙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就冲着其为中国目前唯一保存下来的北宋庑殿顶建筑,绝对值得前往,一探究竟!</h1> <h1>过百亮 2024年2月27日 于北京</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