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灵光麓湖山 樱花红杏相映红

自信人生二百年

这个春节假期,与往年相仿,也是为了避开那些热门景点拥挤的人群和拥堵的车流,同几位老友自驾省内游。这次选择的是翁源的东华禅寺,梅州雁洋灵光寺的樱花茶园,梅州南口镇麓湖山的万棵杏花,还有河源的新晋网红景点春沐园。时间安排从年初四到初六共三天。 原初计划是以梅州的两个景点作为主景点,一前一后两个景点作为途经点,这是为了避免连续开四百多公里从广州到梅州雁洋,或反过来连续跑五六个小时从梅州南口回广州。 但没想到,作为途经点的东华禅寺,竟然出乎意料的美,甚至成为此行最具特色最有欣赏价值的景点。 东华禅寺于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由印度智药三藏禅师创建,说起来已有1600多年历史了。因其所处的翁源龙仙镇东华山的山形地貌酷似印度灵鹫山,故当初取名为灵鹫寺。唐龙朔元年,六祖惠能在黄梅受衣钵后于此隐修,复建灵鹫寺,改名东华禅寺。然后他才到宝林寺即大名鼎鼎的南华寺坐禅创立禅宗。所以便有先有东华,后有南华;东华证道,南华弘法的说法。 东华禅寺于唐宋鼎盛,但毁于明清。清天顺年间改为东华院,文革期间僧散寺毁,仅剩遗址。1997年,曾于福建漳州、西藏林芝闭关四年的万行法师,到东华山闭关潜修,于2002年开始筹备重建千年东华宝刹,在当地政府支持下,2006年9月工程启建,投资4亿多元,2008年10月东华禅寺正式落成,占地300余亩,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建筑风格气势恢宏,古朴典雅,独具特色。据说是广东甚至全国最大的寺庙。 寺庙沿着南北中轴线排列,建筑群包括东华古塔、地藏殿、大雄宝殿、真君堂和观音堂等。而且,东华禅寺还建有东方国际禅学院和东华禅寺养老院。寺内最具特色的要属世界最大的翡翠观音雕像,高达5.17米,据说耗资六亿由几十位玉雕名家历时8年打造而成(下面二、三图就是翡翠观音雕像)。 并建有东华禅修中心、疗养中心、慈济安养中心、佛教文化交流中心、佛学院、佛教艺术展示中心、龙仙古镇、东华七十二塔院等八大配套建筑群和东华居士林。 寺庙立东华之风:信教先爱国,学佛先做人,修道先发心。且秉承“农禅并重,堂上坐禅,堂下禅做,不做不食”,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道德模范,圣人品行”的理念严格管理寺院。 故在东华禅寺,与其他寺庙很不同的在于,无论停车、用餐还是烧香,甚至住宿,这些服务均是完全免费的。 近年来,寺庙还在庙内外广种近万株樱花。故在春来之际,盛开的樱花使壮观典雅的东华禅寺更添几分秀色,愈加漂亮。因为种的大多是中国红樱花,这种樱花在二月初便进入盛花期,所以我们到的这天已有好些花树开过出叶了。还好,还有相当数量的花树以盛装迎候我们。看看上面几图的樱花是不是开得很灿烂。从特写镜头可见,樱花既有单瓣的,也有重瓣的。 寺庙设计得很好,庙前的水月洞天湖上有几个以九曲桥相连的亭阁,红柱蓝顶,在四周樱花的映衬下显得相当漂亮。再加上后面壮观的庙宇,真比很多公园景点都要美上几分. 游览可沿着大雄宝殿、伽蓝殿、地藏殿、祖堂、法堂、正觉堂、护国殿、书画院、自在堂然后穿过转运洞到叁圣洞、佛窟再走樱花大道下来。 其中护国吉祥殿最为恢弘壮观,殿前广场两侧金色的龙凤,体型巨大且纤长,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闪,栩栩如生。在法堂前方广场便是那座翡翠玉观音。 游过东华寺,即驱车赶到梅州梅县区,当晚到那里的中华餐饮名店梅州老字号金苑酒家吃正宗客家菜,然后入住四星酒店梅州金德宝国际酒店。选择这里住宿是为了便于第二天游灵光寺樱花茶园。 灵光寺旅游区位于叶帅的故乡梅州梅县区雁洋镇。灵光寺始建于唐代懿宗咸通四年,(公元863年),距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 我们是先乘观光车到樱花茶园看樱花,这里的樱花是2018年栽种的,在千亩茶园的茶道里种植了1万多株樱花,主要有红粉佳人、本地山樱、牡丹樱、香水樱等品种。 虽然樱花树还不够大,但在茶园绿色的茶道中红绿相间也相当上镜。尽管没有我们去年到的福建永福樱花茶园那么漂亮,但也相当有看头。 坐在观景亭内,沐浴在明媚的春光中看着如此美景,更有和煦的春风吹来阵阵花香茶香,真是使人心旷神怡,久久不愿离开。 灵光寺的香火很盛,这天很多人在上香。寺前草坪上有荣枯双柏。两株一荣一枯。右侧的一棵高30米,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傲然耸立,已有1133年寿命。左边那棵高27米,虽已死了近四百年,了无片叶,但却铁骨铮铮,直指长空,枯而不朽。故被称为“广东宝树”“生死树”,给佛寺更添神秘感。 寺后的山上,更有大片高山茶园,樱花间种在茶园道上,相互辉映,很是漂亮。相信再过两三年,待樱花树长得更高更大时,就会更漂亮了。 因为下午要赶去梅州南口的麓湖山看杏花,再加上同行中有朋友行动不怎么方便,所以我仅用长焦把大片高山樱花茶园收进镜头(见下面三图)。 如果上山去看,景色是如下图那样的。 这里的樱花品种更丰富了,下面再看看几张特写。 在樱花树下远眺茶园也很上镜,一片春光明媚,生机勃勃。 中午到另一家梅州餐饮名店印象好友酒楼吃饭,这里不但有丙村开锅肉丸,鸭丸萝卜煲等传统客家菜(见下面第一图),还有非常精彩的黄椒酱长江大白叼,咸蛋黄酿番茄等新派菜,相当美味可口。 麓湖山景区是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园区曾获评 “梅州十佳赏花景区”等荣誉称号。并有国际锦标赛级山地高尔夫球场、麓湖山酒店、真草高尔夫练习场、麓湖书院、九曲花街、玫瑰广场、万株杏花湾等景点。 这次我们是奔着其杏花去的。去年我专门到过新疆伊犁杏花沟看过杏花,后来又到了孔庙杏坛吃过杏子。对万般绮丽,花团锦簇的杏花有深刻印象。而杏花在广东难得一见,所以这次知道麓湖山也有杏花,就特别安排前去一看。 但是,通常麓湖山的杏花是三月份才开放的,我去前曾几次试图去电景区问个究竟,但都无法打通电话。因此,这天能否看到杏花,还是难以确定,就抱着希望起码有一些性急的花树先开花可以给我们一览芳容的心态过去而已,所以还另外准备了南口另一个油菜花景点作为备选景点。 到了景区门口,马上询问门卫杏花开了没有,得到肯定的答复马上心就放下了大半。车开到景区游客中心,远远看到湖边一片灿若云霞的红色,马上停车赶过去,但走进一看,觉得那只是我们常见的桃花而已,虽然花朵密集一点。再问其他游客,说是山顶麓湖山庄处可能会有杏花,就赶忙再开车往山上开。 果然山上的时花广场一大片漂亮的石竹花,其边上山坡处还有一大排花树,细看还是早前在湖边看到的桃花。可是问车场保安,却说那就是杏花。觉得保安可能不懂,又再进麓湖山庄酒店问前台小姐,还是告诉我们那山坡上的就是杏花。 但据我们多年看过那么多桃花,感觉那应该还是桃花呢。哪里像去年我在伊犁杏花沟看到的杏花呢?无论颜色到花骨朵都不同,半信半疑间掏出手机用微信扫一扫功能去辨识,果然报出的结果是桃花。 再翻看去前看到的麓湖山杏花的介绍帖子,以及梅州政府的官方网站,所提到的麓湖山杏花就是我们看到的像桃花样的花。觉得政府应该不会搞错,是不是杏花来到梅州被桃花同化变了种。就像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这个疑问一直带回到广州,经过翻查各种资料,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我们看到的麓湖山杏花确是如假包换的杏花,正是“红杏枝头春意闹” ,“一枝红杏出墙来”所描述的红杏。它确实与桃花非常相似,区别非常细微,真是专家才能说出究竟,所以连识花君也被骗过了。就花骨朵来说,其标志性的区别在于,杏花的花瓣顶端部是圆的,而桃花花瓣的顶端部是尖的。我将我家今年买的蟠桃以及以往拍到桃花照片一对照(见下图),果然如此,心中马上释怀。 麓湖山除了杏花与石竹花外,玫瑰园还有玫瑰,只是数量较少。其杏花经过10余年的精心栽种,均已蔚然成林。不但在湖边的杏花湾,山顶的时花广场,还有半路上都有(见下面第四图)。 一片片灿若云霞的杏林春光,显得相当壮观,正是百花争艳斗春光,姹紫嫣红杏花香。 再看看漂亮的石竹花。 当天晚上的晚餐到我们上次去过的梅州唯一入选舌尖上的中国的围屋酒楼围龙屋星园酒家吃饭,然后入住四星梅州碧桂园假日酒店。 年初六的任务是回广州,中途计划是午前先到河源一个网红景点春沐园游一游,午饭后赶去花都的马岭观花植物园看郁金香与绣球花再回广州。但是,刚出梅州上高速,路就因为有事故堵住了。虽然不至于堵到停下来,但行车相当缓慢。于是马上决定下高速,先到国道走一段再换另一条不堵的高速走。 我们的决定是对的,果然205国道没有堵。但是因为限速低跑不快,所以没能在午饭前到达春沐园,只好先在河源近郊路边的饭店吃饭,然后再到春沐园。 因为查到花都的马岭观花植物园在下午四点半就闭园谢客,估计我们会赶不上在闭园前到达,所以这天就只好放弃再往那赶,在春沐园悠悠闲闲地多游一下再回广州。 春沐源小镇实质上是一个楼盘,总规划面积 8.5平方公里,总用地面积3800 亩。有清澈碧绿的埔前河在园区延绵 10公里。又因在几个河段筑坝蓄水,使之亦河亦湖,更添青山绿水之美。 小镇围绕河湖打造出一河两岸的独特景观生活带。内设有诗之礼堂、自营商业街,娱乐中心,艺术山谷等设施,据说设计许多出自国际知名建筑大师之手。 确实,在湖光山色中,春沐园相当上镜。园内还有被全国温泉旅游泉质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为 “优质珍稀温泉”的重碳酸根铁温泉可供游客浸泡。 园区还未全部建成。不过游客与住客都不少,特别是一家三口溜娃的占了大半。 就是花种得少了一点,多是三角梅。但也引来彩蝶飞舞 游过春沐园,便直奔广州而回。没想到路程相当顺利,特别是在过从化回广州路段,有半个小时的高速车程竟然只有我们一辆车。顺利在七点左右回到广州,在椰林海鲜码头美美地吃了一顿海鲜大餐才各自回家。 也是机缘巧合,三天后到三水参加一个活动回广州时,导航给我导的是从花都经山前大道回,这就路过马岭观花植物园了。刚好就有三位同游梅州的朋友同车,于是,便顺便补游观花植物园。 这里主要是看郁金香、绣球花与三角梅。三种花都开到了尾声,算是还能有点看头吧。 郁金香的品种也比较少 绣球花则主要在温室内的盆栽,数量也不多 三角梅也是,室外的大多谢了,室内盆栽也还有点看头 其实,在约一个多月前,室外的三角梅与亭台楼阁相配是很漂亮的,可惜大都谢了,只有脚下还有些绣球花。可见如果全都还开着会是多么美 下面这个网红打卡甬道,现在只有一边有花 可以想象当初两边都开成下面那样的花是多漂亮 两个温室还展有盆景三角梅 再看几张全景图 补游了观花植物园,使得我们这次春节出行没有遗憾,只有快乐的满足感。确是樱(应)有尽有。特别是我们真有杏(幸)运,竟然通常三月才开的杏花,今年特别提前在二月春节期间开花迎候我们,让我们一次看齐交相映红的杏花与樱花。 而且,这次到梅州与翁源,也让我们对这两个广东有名的穷困市、县的观感大为改观。 记得当年梅州因引进改良广西沙田柚,并成功在梅州地区大规模种植生产而申报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因为凡经二审后评出来的一等奖都要进行实地考察。我作为省科技奖大评委终评委,生物医学组副组长,曾率一个跨界别综合考查小组对之进行实地考查。那时候梅州虽然是一个地级市,感觉还真是相当穷困落后的乡下一个小县。我们一路考查过去的省里别的市出来报科技一等奖、特等奖的是核电站,智慧电器等高科技项目。梅州拿得出手的就是这引进的沙田柚了。 即使是2019年到梅州的五指石等景区游览在梅州住了三天,还是觉得它与省内其他城市有相当的差距。但是,这次去感觉就完全不同了,觉得梅州城已是一个繁华都市的样子了。即使是在乡村,也都看到一座座新盖的带院子美观漂亮楼房,再看不到以往的泥砖屋了。 翁源也类似,当年也属于粤北有名的穷困县。现在其生产总值已近150亿,整个县城道路宽敞干净,楼房漂亮整洁,且为全国兰花种植第一县。亦是今非昔比了。这些穷困落后地区的进步真是令人快慰。在观赏到美景的同时,还看到各地的繁荣发展真是太令人振奋、太使人心情舒畅了。祖国真的处处生机勃勃,蓬勃发展,春天来了。 正是 <br>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br>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