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辉的历程~1.弘扬建筑五师精神

陈露清

<p class="ql-block"> 2024年2月26日</p> <p class="ql-block"> 序</p> <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整个大陆已无大的战事,饱经战争创伤的新中国,百废待兴,亟待大规模发展基础工业,发展国民经济建设,增强国力,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p> <p class="ql-block">  在这种大形势下,1952年4月15日,毛主席、周总理签发了中央人民政府人民军事委员会和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集体转业部队的决定》。</p> <p class="ql-block">下载于道客阅读(史海泛舟)。</p> <p class="ql-block"> 第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一.马放南山 刀枪入库</p> <p class="ql-block">  1952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步兵第九十九师,在上海江湾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筑工程第五师。这支英雄的部队军人,主要来自山东军区的多个部队的人员组成,里面有很多参加过各战役的战斗英雄。</p> <p class="ql-block">右1:陈佃园(甘肃渭源人),该照片下载于陈佃园师长之子陈斌(大地之子)的美篇《回忆录:父亲身上的伤疤》。</p><p class="ql-block"> 陈佃园,出生于1911年5月11日。1929年离家,在冯玉祥的西北军当兵。1931年12月,参加江西宁都暴动后加入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1937年7月,到“抗大”学习。</p><p class="ql-block"> 1951年1月,去华东高级干部训练班学习。1951年4月任步兵九十九师师长,1952年,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筑工程第五师师长,1953年,率领建筑第五师参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设。1954年1月起,任建筑工程部直属工程公司副经理;1958年,任第一工程局副局长;1960年初,正式调任建筑工程部非金属矿局副局长;1962年离职休养。</p><p class="ql-block"> 陈佃园师长走完了他光荣的一生,于1973年11月7日,在北京病逝,享年六十二岁。</p> <p class="ql-block">  从此这支能征善战的队伍,放下了刀枪,拿起了瓦刀,开动了机器,投入到新中国大规模的、著名的工业工程、绝密国防战备工程的建设当中。</p> <p class="ql-block">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灭顽敌。而如今筚路蓝缕,栉风沐雨,建设新中国。</p> <p class="ql-block">  他们不但能砸烂一个旧世界,他们更能建设好一个新世界。</p> <p class="ql-block">  二.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p><p class="ql-block"> 军区步兵第九十九师</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949年2月,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3军99师。</p> <p class="ql-block">  99师下辖295团、296团、297团、炮兵营、警卫连、通信连、侦察连、担架连。</p> <p class="ql-block">  20军、26军、27军、30军、33军隶属于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序列。33军是主力部队之一,下辖97、98、99三个师和一个山炮团,一个补充团,全军共二万七千余人。</p> <p class="ql-block">  99师先后参加了济南战疫、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战上海等战役。后33军留守上海担负淞沪地区的警备任务。</p> <p class="ql-block">  著名的“南京路上好八连”,就出自这支英雄的部队。</p> <p class="ql-block">  1951年4月,陈佃园任步兵第99师师长。</p> <p class="ql-block">  第九兵团宋时轮司令,率第20、23、26、27四个军入朝作战,著名的第二次战役(1950年11月7日至12月24日),东部战线在冰天雪地里的“长津湖战役”就是第九兵团苦战的结果。西部、东部战线的胜利,一举扭转了战场态势,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成为朝鲜战争的重要转折点,为最终的停战起到了至为关键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三.中国人民解放军</p><p class="ql-block"> 建筑工程第五师</p> <p class="ql-block">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筑第五师,拨归华东军政委员会建筑工业部建制,归华东建工局领导。</p> <p class="ql-block">  师长陈佃园,政委冯国柱(未到职),后为张文韬,政治部主任曹星步,后为牟秋凯。</p> <p class="ql-block">  99师的295团、296团、297团,分别改编为建筑五师下辖的普通团十三团、十四团、十五团,从各团抽调人员合编为特种工程团。</p> <p class="ql-block">  师直属警卫连、通信连、侦察连、担架连,一起参与改编。改编后的建筑五师有7102余人。</p> <p class="ql-block">  师直属炮营未进行改编,留在上海改为高炮团。</p> <p class="ql-block">  有少数干部和战士留在了上海,组建了属于上海市政府管理的上海市建筑工程局。</p> <p class="ql-block">  建筑五师政治部主任黄明亮,后任上海市建工局局长。</p> <p class="ql-block">  建筑五师政委冯国柱,任上海市副市长。</p> <p class="ql-block">  建筑五师改编后取消了营、连建制,按土建工种设为若干大队和专业中队。</p> <p class="ql-block">  1953年,建筑五师在江、浙、沪一带,招收了2000余名的管理和技术工人,对五师进行了三个月的专业技术培训之后,被编为华东建筑局工程系统,名为华东第二建筑工程公司。</p> <p class="ql-block">  建筑五师从上海学习、起步,先后承担了上海龙华飞机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的钢结构施工。</p> <p class="ql-block">   四.长春第一汽车厂</p> <p class="ql-block">  1953年7月15日,一汽举行了隆重的奠基开工仪式,拉开了“三年建设一汽”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  1953年7月,建筑五师奉建工部命令,建设第一汽车制造厂(简称一汽),一汽是中苏友好期间,“一五期间”苏联援建我国的“156项”工程之一。</p> <p class="ql-block">  1953年9月,党中央决定三年建成一汽,由全国各地支援,以建工部“直属工程公司”为主具体承担施工,上海华东建筑公司、东北工业部机械局建筑公司参战土建建设施工。</p> <p class="ql-block"> 五.一汽建设的开始</p> <p class="ql-block">  1953年9月,整建制调建筑五师,从上海开赴长春,医院也整建制的开往长春。建筑五师被编入刚成立不久的建筑工程部“直属工程公司”,建筑五师人员加上在江、浙、沪招收的2000余人,成为直属公司的重要力量。</p> <p class="ql-block">  五师司令部作战科科长亓居正同相关部门人员,随师部主要领导,先期开拨到了长春。</p> <p class="ql-block">  1954年1月,以建筑五师为主要力量,与一汽652工地上的全部施工力量,合并到建筑工程部“直属工程公司”,同年1月,在长春改称建筑工程部直属工程公司。陈佃园师长任建筑工程部直属工程公司副总经理。</p> <p class="ql-block">  东北的天气那是真叫一个冷。</p> <p class="ql-block">  五师的官兵大多数是山东、江苏一带的人,外加新招的江、浙、沪一带的南方人,这里的冬天相对于东三省的冬天要好的多。东北以山海关为界,正北以海拉尔为界,过了这个界的冬天,每到冬季来临,那可是大雪纷飞,冰天雪地,冰冻三尺,寒风刺骨,寒气逼人。东北三件宝,人参、貂皮、乌拉草,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东北的寒冷。</p> <p class="ql-block">  建国初期,国家一穷二白,刚到长春时工地上住房条件,即简单又粗陋。</p> <p class="ql-block">  建国初期还不发达,建筑机械更少,在传统的建筑施工中,大多还是靠人工,肩挑、人扛、手推,使用的是简单的建筑工具。住在四面透风的建筑工棚里,迎风雪,踩冰雪地,在建筑施工工地建行艰苦的刨冻土、搭架子、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作业。</p> <p class="ql-block">  尤其是基础的土方开挖,砖墙砌筑,混凝土浇筑,钢筋工程绑扎,模板支护等,都是靠人多力量大的人海战战术来施工。</p> <p class="ql-block">  这些刚改编的军人建筑大军,出生、成长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大多数普通战士没有上过学。不少人仅是进了扫盲班学习,家里来封信,要找人给念。给家里写信,要找连队的文书或者是上过学的人代写信。连、排长一级的有点初小文化,这些军人一无基础的文化知识,更淡不上专业知识了。他们一边建设,一边学习,干中学,学中干,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学什么,先干先学,急用快学。</p> <p class="ql-block">战士们艰难的进行冻土开挖。</p> <p class="ql-block">战士们进行基础钢筋绑扎。</p> <p class="ql-block">  在总进度计划下,按工号、车间工序编制制定土建施工进度计划。无论是雪花飘飘的冬季严寒,还是炎热风雨无常的夏天。大家天好大干,雨天巧干,黑天加班干,想方设法,千方百计,抓紧一切可以抓紧的时间抢进度,与时间赛跑。力争完成党中央定的目标,三年完工。</p> <p class="ql-block">  东北的冬季来的早。1953年9月份进入长春以后,时间不长10月下旬就进入东北的冬季,长春的冬天平均温度在零下5度至零下15度,最冷气温会降至零下三十多度。冬季时间长,每年的10月20至次年的4月6日。冬季,建筑工程在野外施工,向来是个难题,除艰苦之外,还要面临冻土开挖,砂浆、混凝土受冻的技术困难。</p> <p class="ql-block">  磨刀不误砍柴工。1953年,土建工程施工进行试运作,在磨合期,总结经验。集中力量完成了木工厂外壳、锻厂基础的施工。</p> <p class="ql-block">  在施工技术上采取土建施工、设备安装,进行交叉、穿叉作业,提高生产效率,节省工时时间。调整、优化施工技术方案,辅助工厂先于生产车间建设等措施。</p> <p class="ql-block"> 六.全面铺开一</p><p class="ql-block"> 汽工程建设</p> <p class="ql-block">  1954年,一汽正式由“直属工程公司”全面承担施工,工程根据十大主要车间,分设了10个工区,其中8个承做厂房,1个做管道道路,1个做水电安装,生产设备安装由汽车厂自己搞,另暂设工程处负责施工期的临时道路和水电供应。</p> <p class="ql-block">  一汽的建设施工,不但培养了建筑队伍的官兵,而且在施工过程中,也培养锻炼了一批管理人员和领导干部。</p> <p class="ql-block">  国家建工部把一汽作为干部学习、培训基地,派来了3位厅级干部和100多干部;各地派来几百名处科级干部在工地上蹲点学习。</p> <p class="ql-block">  1954年,在磨合、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土建工程全面铺开。重要的生产厂铸造、锻造、底盘、发动机、车身压制车间等十大主要厂房和密切相关的几十个附属建筑工程,全面开花,进行施工。</p> <p class="ql-block">  1954年的暑假,清华、同济、天津大学,三所学校的师生2000多人到工地进行实习。</p> <p class="ql-block">  在大规模的土建施工为主的同时,在少数厂房,进行试探性摸索土建和安装施工交叉、穿叉作业的经验,总结经验,以利下步施工,争取时间。</p> <p class="ql-block">  当时建筑土建施工单位,能够使用的小型机械、机具,少而简单。</p> <p class="ql-block">  常见的推送砂浆、土、砖的有:铁皮独轮砂浆车、铁皮双轮砂浆车兼做推土和砖。</p> <p class="ql-block">  推着独轮车还要在搭设的架子上,木跳板的马道上运送材料,还时还常依靠肩挑、人扛运送材料。</p> <p class="ql-block">  双轮平板铁架子车,是工地推送、转运小型材料、工具的常用车。</p> <p class="ql-block">  平板双轮拖板车,在前面加上动力小型车头,运送成型钢筋,稍大型材料和铁加工件。</p> <p class="ql-block">  主要靠搭井字架、龙门架吊滑轮,人工拉大绳提升运送材料。</p> <p class="ql-block">  手拉葫芦、独脚把杆、卷扬机,都是建筑工程土建单位,工地提升小重型材料和构件三件宝物了,那时却很少。</p> <p class="ql-block">  生产混凝土和浇捣混凝土,主要是:滚筒式小型搅拌机,拖板平板振动器,直插式振动棒。</p> <p class="ql-block">  土方回填夯实的机具主要是:人工用木夯实、石夯夯实。</p> <p class="ql-block">  1954年,为保证冬季施工,原哈尔滨市市长、黑龙江省委副书记,东北大区纪委秘书长。一汽厂长饶斌,亲自协调,调来了三个火车头,为全面冬季施工蒸汽取暖用,后来铁道部在全国协调,陆续增至8个火车头为冬季施工蒸汽取暖用。</p> <p class="ql-block">  北方的冬季施工,有采取施工措施,用锅炉烧水进行蒸汽养护的,以提高周边附近的室外温度,有利于混凝土的温度养护及其它作用。</p> <p class="ql-block">  有烧焦炭解决室外低温,增加温度的。</p> <p class="ql-block">  1954年,在一汽以土建工程施工为主线条下,大干快上,全面开花的形势下,就是在这样简单的生产工具下,保证了进度和工程质量,其难度可想而知。</p> <p class="ql-block">  那时土建安装工程才有一些进口的大型机械,如:轮式汽车吊、履带吊,进行预制构件和半成品的吊装和安装。</p> <p class="ql-block">  1955年,进入一汽决战的第三年,现场即战场,没有硝烟的战场。第三年是以安装工程为主线条施工,土建保安装,安装保生产。土建、安装全面交叉工作。</p> <p class="ql-block"> 七.无冕之王</p> <p class="ql-block">  1955年3月26日,周总理和彭德怀部长联名发布国务院和国防部《关于建筑工程部队改变为企业组织的命令》。</p> <p class="ql-block">  1955年4月1日,(55)建发卯字2号电厂向各大军工程局及八个建筑师转发了国务院和国防部的命令。</p> <p class="ql-block">  1955年5月2日,在长春652厂,建筑五师正式集体转业,正式宣布撤销建筑五师番号。由原供给制改成工资制,成为了真正的建筑企业。人员身份也由解放军“叔叔”变为了工人“老大哥”。</p> <p class="ql-block">  在全军第一次大授衔前建筑五师集体转业了,全体官兵依依不舍的脱下了他们心爱的军装。建国前,他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舍生忘死,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叫疼。但是,在建国后国家最需要建设的时候,做为战火里走过来幸存下来的军人,他们舍弃了授衔的军人荣誉,他们无怨无悔,他们才是真正的“天冕之王”。</p> <p class="ql-block">  虽然他们脱下了军装,摘下帽徽、领章、胸章,放下了枪、炮,拿起了铁锹,扛起了镐头。但是,他们依然保持着军队的优良作风和传统。他们不畏艰难,坚苦奋斗,一切行动听指挥,令行禁止。他们的工作、生活习惯,依然是保持了部队的方式。无论是开会、学习、集合、吃饭、休息,上下班时间,都是纪律严明,赏罚分明。</p> <p class="ql-block">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还是住着集体宿舍,吃着大食堂的饭、菜。上班时广播喇叭就响了起来,它就是集合号,它就是出发号,它就是人们走向工地的号令。</p> <p class="ql-block">  宋裕和副部长代表建工部,宣读国务院和国防部的转业命令。</p> <p class="ql-block">  陈佃园师长率全师干部战士宣读誓词。</p> <p class="ql-block">  同年,一汽厂房基本建成,如期完成了三年建成一汽的艰巨任务。</p> <p class="ql-block">  建筑五师,在一汽一战成名,锻炼成为建筑国家队的一支重要力量。</p> <p class="ql-block">  建筑五师在长春建设第一汽车制造厂期间,为新中国建筑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培养了大批的建筑施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积蓄了力量,储备了人才资源,为下一步的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为同行业输送了大量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技术工人贡献了力量。</p> <p class="ql-block">  据原晋冀鲁豫一分区政委(后转九十九师)之子王茌南,中建一局二公司建二代于权,介绍的资料:</p> <p class="ql-block">  1954年1月,直屋公司共有职工21659人,建筑五师人员占总人员的三分一。</p> <p class="ql-block">  当时直属公司共有15个生产单位,每个生产单位大概有1500人,每个生产单位,建筑五师的人员,约有480人。</p> <p class="ql-block">  那时工地上分为10个工区和专业厂、站,即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十个工区,木工厂、钢筋预制厂、混凝土搅拌站,三个厂站合并为联合厂。另设机运处、动力站、修理厂。</p> <p class="ql-block">  1956年1月3日,建工部电令:曼丘副经理带领103、106两个工区,三分之一的干部和技术人员,于1月16日到北京,支援包头建设。支援包头建设人员为1000人左右,其中建筑五师人员应为300人左右。</p> <p class="ql-block">  1956年1月4日,建工部决定:从直属公司109工区抽部分力量和暂设工程处合并组建成东北安装工程处,从机械化供应站和修理厂抽部分力量合并组建成第二机械化施工公司第一施工处。这两个单位分别隶属于建筑工程部安装总局和机械总局管辖,做为配合直属公司施工的二包单位随同迁往富拉尔基。其余的施工力量:103、106、107、109工区和机械化供应站等全部调出,支援华北、西北、中南地区的建设。</p> <p class="ql-block">  1956年5月统计,直属公司现有干部2949人,其中处级以上88人,科级348人,工程师以上62人,技术人员407人,固定工7600人。</p> <p class="ql-block">  从1954年冬到1956年5月止,调出正副经理3人,正副总工程师3人,处级干部86人,科级干部333人,工程师、技师29人,技术人员334人,一般干部1340人。</p><p class="ql-block"> 107工区调西北、武汉地区;109工区调华北地区,为卫生技术专业公司;机械供应站已承担东北全区任务,还支援了西北、洛阳等地。这两个单位职工4500人左右,其中建筑五师人员应有1500人。</p><p class="ql-block"> 103、106两工区支援包头后的剩余人员应有2000人左右,其中建筑五师人员应有600人左右支援华北、西北、中南地区。</p><p class="ql-block"> 在长春建设一汽时,国家急需干部和技术人员,直属公司还支援地方2100多人,其中建筑五师的应有700人左右。</p> <p class="ql-block">  一汽施工结束后,直属公司施工队伍,分散去了全国各地,其中有一位副经理带了二十名处长,二十名科长,组建洛阳工程局施工队伍,以建八师一部为主,承建洛阳几大厂的施工任务,后演变为河南省建六公司。</p> <p class="ql-block">  建筑五师抽调一部分队伍,到沈阳、成都,组建东北金属结构厂和西南金属结构厂。另抽调数量不少的干部,调往全国各地的建材企业,任领导。留给长春地方一批干部。</p> <p class="ql-block">  十五团的一部分干部士兵,在团政治部主任带领下,调入富拉尔基时的直属公司机械化施工处。该处和31土方大队及四川省建设厅动力站合并,组建为在成都的机械化施工公司(现为华西集团下属。该公司五任书记,都是直属公司的人,前三位是建五师的部下。</p> <p class="ql-block">  1956年,直属公司奉命,从长春调到富拉尔基,建设第一重型机器厂时,其中原建筑五师人员应该有5000人左右。</p> <p class="ql-block">  1956年7月13日,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试制成功。</p> <p class="ql-block">  1956年7月14日,第一批12辆“解放”牌汽车开出装配线。</p> <p class="ql-block"> 八.回顾与启示</p> <p class="ql-block">  回顾建筑五师,建设我国长春第一个汽车制造厂的建设过程,使人倍受鼓舞和惊叹!</p> <p class="ql-block">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占地面积150公倾(15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5万万平方米,其中工业建筑面积41.1万平方米,宿舍39.9万平方米。建筑工程52项。</p> <p class="ql-block">  历经三年的土建施工,历经三个严冬的施工。</p> <p class="ql-block">  在当时主要还是依靠,人挑肩扛,手推车的情况下,在简陋的生产资料情况下,三年依然完成了70多万平方的建筑面积。</p> <p class="ql-block">  70多万建筑物平方的面积,放在当下,放在当代,建筑行业发展到今天。建筑施工机械的高度现代化,施工工艺的不断进步。依然是个大工程,想要三年完工,依然非常艰难。</p> <p class="ql-block">  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到今天,建筑施工现场施工艺、施工机具变化最大的是:</p><p class="ql-block">1.混凝土的运输方式,混凝土搅拌车。</p><p class="ql-block">2.混凝土输送方式,地泵泵管输送,汽车泵泵管输送,车载泵(天泵)泵车输送,作业层布料机布料。</p><p class="ql-block"> 这两个方式,对缩短建筑工程施工工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由于混凝土运输机械和混凝土输送投料方式巨大进步,在工效上也许至少翻了5倍,在人工上也许至少节约了10倍。</p> <p class="ql-block">  建设一汽时,建筑施工队伍,主要还是依靠手推车,蹦蹦车,少量小吨位汽车运送混凝土。混凝土的投料方式,还是以土法溜槽,手推车翻卸为投料方式。</p> <p class="ql-block">3.现代现浇层支模架子体系,方便快捷多了,内支撑架子体系,材料的使用变化,从普通钢管加扣件(90年代前),到后来的直筒承插式钢管,碗扣式钢管,到现代的轮盘式钢管架子大规模的使用。钢管架子材料的使用,对搭设、拆除的过程,省时劣力了不少,方便了施工,有利于进度。</p> <p class="ql-block">  一汽施工时,可是传统的架子支撑体系,搭架子时间长,工效低。</p> <p class="ql-block">4.现代建筑施工现场大型机械的使用,比建设一汽时,从量变到了质变,功效有了大大的提高。</p><p class="ql-block"> 外用垂直运输施工电梯,外用垂直运输工具塔式起重机,灵活的各种大小吨位的轮式汽车吊,履带吊。</p><p class="ql-block"> 土方开挖时用的正铲、反铲、推土机,回填时的压路机。</p><p class="ql-block"> 安装时的液压升降机。</p><p class="ql-block"> 现代这些多型号、多功能的机械设备使用,对缩短工期,减少一线工人的身体劳动强度,起了主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  一汽施工时的现场机械设备,无论从质到量,相比于现代,真是有天壤之别。</p> <p class="ql-block">5.一汽施工时有一个有利的条件,那时的工业建筑厂房,采用的杯形基础、预制柱、预制梁、预制板多。这种方式是两不耽误,即不影响前期的地基、基础施工,又不影响预制构件的生产加工。缺点是需要更大的施工临建生产场地,不如现浇的建筑物结构受力好。</p> <p class="ql-block">6.关于在北方冬季施工的技术措施:蒸汽保温养护施工,略作介绍。</p><p class="ql-block"> 在北方的冬季施工,接触到此施工措施的建筑人也不-定太多。因为搞这种施工技术措施,成本高,要用不少的资金投入,一般的小工程根本搞不起。</p><p class="ql-block"> 笔者1983年,子承父业顶替接了父亲的班,在中建二局二公司参加了工作。</p><p class="ql-block"> 1984年冬季,我干的第一个工程是洛阳市偃师县首阳山电厂,在这个工地,我第一次见到了蒸汽保温养护措施。</p><p class="ql-block"> 由于当时正在加工生产混凝土预制桩,在当时的加工厂预制车间,砌筑一间大的锅炉房,安装了一台大锅炉,用于烧热水产生强大的蒸汽,蒸汽顺着预先设置的管子,输送到加工厂的预制混凝土桩的生产场地,露天场地里充满了热蒸汽,布置测温监控和升温保持设置需要的温度。在冬季露天自然环境里,改变了局部温度,产生了局部温度高,用蒸汽对混凝土预制桩进行保温养护。</p><p class="ql-block"> 我自16岁接班参加工作以来,已在建筑行业连续工作了39年。首阳山电厂的冬季施工蒸汽保温养护的技术措施,我也是第一次见到,并且到目前也仅见过这一次。</p> <p class="ql-block">  30年前的1954年,建设一汽时,就以最快捷的方式,调用了三个火车头,在一汽冬季施工时利用火车头烧蒸汽,进行保温措施施工。</p> <p class="ql-block">  在那个铁路运输不发达的年代,火车头,可不是一般的工程,一般的单位所能调用到的。可见国家对一汽的重视程度,有多么关心。</p> <p class="ql-block">  一般的小工程,在北方冬季施工时,人们能够经常见到的是烧焦炭保温,这种方式在小范围房间里可以。</p> <p class="ql-block">  虽然历史已经成为过去,但是,精神却永远流传。</p> <p class="ql-block">  做为建筑五师的建二代,理应继承、宣传、弘扬,父辈们无私奉献的精神,不畏艰难的精神,艰苦创业的精神。使这些好的精神薪火相传,一代代传承下去。</p> <p class="ql-block">  本文照片:为网上下载。</p><p class="ql-block"> 参考引用文献:企业志。</p> <p class="ql-block">  感谢看到本文的人,对不对、不实之处,批评、指正,以利修改、纠错。</p> <p class="ql-block">  更感谢看到本文的人,如能提供典型的、有正能量的人和事迹。</p> <p class="ql-block">  感谢老五师子弟群里的各位老大哥、老领导的帮助和支持,并提供有关信息、资料、照片。</p><p class="ql-block"> 感谢无锡老子弟彭建伦提供的信息。</p><p class="ql-block"> 原国家建委第四工程公司(后划归四川省建四公司)沈伯林领导(帮助美篇文章的起名、命名、提供资料、信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