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分封制的弊端,司马炎建立西晋后,为何还要大肆分封藩王?

中雁山人

<p class="ql-block">来源:情怀历史</p> <p class="ql-block">众所周知,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这最终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使之后的中原北方进入十六国时期。探讨八王之乱的起因,晋武帝司马炎可谓是难辞其咎。泰始元年(265年),西晋建国之时,晋武帝分封二十七个同姓王,以郡为国。</p> <p class="ql-block">之后,司马炎又不断扩大宗室诸王的权力,诸王可自行选用文武官员,收取封国的租税。</p><p class="ql-block">咸宁二年(277年),晋武帝又制定了王国置军的制度,将封国分为大、次、小三等,不同级别可置不同数目的军队。最终,西晋的藩王有了造反的实力。那么,问题来了,明知分封制的弊端,司马炎建立西晋后,为何还要大肆分封藩王?</p><p class="ql-block">一、依靠宗亲的力量来制衡世家大族</p><p class="ql-block">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九品中正制”的执行,客观上壮大了世家大族的力量。</p><p class="ql-block">公元249年,司马懿能够在高平陵之战中击败曹爽,也离不开陈群、郭淮、蒋济、高柔、王观等世家大族的支持。司马氏本身就是世家,因此司马炎知道世家坐大的危害性。换而言之,司马懿可以篡夺曹魏大权,难保其他世家大族不会有样学样。</p> <p class="ql-block">于是,为了遏制世家势力的发展,司马炎便将司马家的宗室下放到晋朝的大江南北,给予他们很大的权利。进一步来说,藩王势力的壮大,能够平衡世家大族的力量。</p><p class="ql-block">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司马炎的这个举动很大程度上的确做到了遏制世家坐大的效果,因为司马氏在地方上很大的自主权,所以他们便会大力提拔寒门子弟来对抗世家。</p><p class="ql-block">当然,一场八王之乱,导致藩王之间内耗严重。等到东晋建立后,王敦、王导等世家大族趁机控制朝政。不过,这显然不是司马炎可以预料到的结果。</p> <p class="ql-block">二、借助宗室力量来拱卫皇室</p><p class="ql-block">早在西周建立之初,周武王姬发推行分封制的时候,就将大量姬姓宗族分封到各个重要地区,以此来拱卫王室。同样的道理,司马炎建立西晋后,也将宗室分封到当时临近洛阳的长安、邺城、兖州等地,这样等到都城出现紧急情况的时候,藩王可以直接出兵勤王,这也是其他王朝设立藩王制度的初衷。</p><p class="ql-block">司马炎去世后,司马衷即位。当时,杨骏乱政,纵然其背后是贾南风在幕后操纵,但是冲刺在最前面的也是司马氏的这些诸王们,而后来贾南风的死也有司马氏宗室力量的身影在其中。由此,非常明显的是,藩王的存在,也能够制衡外戚等力量。所以,司马炎采用分封制也是有积极意义的。</p> <p class="ql-block">三、消灭蜀汉和东吴后,司马炎也需要利用藩王来控制疆域</p><p class="ql-block">公元265年,司马炎的父亲司马昭发动了魏灭蜀之战。虽然蜀汉在同年就走向灭亡,不过,随后爆发的成都之乱,还是让司马炎不得不小心应付。</p><p class="ql-block">公元280年,西晋消灭东吴后,也在江东地区遭到了多次叛乱。于是,司马炎册封的长沙王、成都王等王国,显然有加强对蜀地、吴地控制的考量,避免这些地区出现较大的叛乱,进而影响到西晋王朝的稳定。</p><p class="ql-block">总的来说,西晋建立后,司马炎的分封制度也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方法,既有维持平衡的重要性也有保卫晋朝的作用性。不能因为他“八王之乱”而单方面的否则司马炎当时分封诸侯的这项制度。对此,你怎么看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