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中国】 走进云南 ( 八 ) 蒙自的一天

程洁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i>序</i></b></p> <p class="ql-block">去年三月,我第三次走进云南,重游的地方有很多变化,初次游的地方都是新鲜的体验。对我而言,云南不愧是“南方的花朵”。云南之美,不仅在于它有无限的自然风光令人陶醉其中,更在于它的人文气息饱满浓厚,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感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充满故事、遍地传说。云南是一个自带浪漫的地方,来到云南的人都成了诗人,沉浸在诗情画意里。在云南,可以探索到生命之美、人性的美,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如果说,有远方可以一去再去,那云南就是这样的远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写云南的游记,总是有种乐不思蜀的意味,不禁感叹,在中国这片绵延的广袤国土上有云南这么美丽的地方!同时,心中祈福旅游业繁荣的云南,不要过度开发、避开商业化风险,愿山川湖海依旧,云南永远是世外桃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i>开启蒙自的一天</i></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3.03.30</span></p> <p class="ql-block">早餐的“过桥米线”开启了蒙自的一天。蒙自的“过桥米线”被称为“一个人的盛宴”,一盆过桥米线下肚,令人无比陶醉,夸张地讲简直“鲜掉眉毛”,品尝了舌尖上的美味蒙自“过桥米线”,感觉以前吃过的米线都是浮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至于“鲜掉眉毛”这个梗,有人说吴语地区“眉毛”和“味道”差不多发音,“鲜掉眉毛”就是“鲜得没有味道了”,是说鲜到极致使得食物尝不出本来的味道了,有点“至味是清欢”的意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i>城市面貌</i></b></p> <p class="ql-block">有轨电车成为城市的一道新景观,提升了蒙自的城市品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蒙自市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有花开、年年树常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i>南湖公园</i></b></p> <p class="ql-block">南湖,原名草海,因位于蒙自城南,故称“南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云南著名的过桥米线传说就起源于此。传说,清朝时有位秀才在湖心岛读书,贤妻利用鸡汤保温,过桥上岛给秀才送去最爱吃的米线。为纪念这位贤妻,就称之为“过桥米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26年中共云南地下党滇南区委领导同志杜涛从广州赴蒙自,曾在南湖召集地下党的秘密会议。1938年4月至8月,西南联大文法学院曾设立在蒙自,闻一多教授就在该校任教,南湖成了师生们学习、游览的幽静之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汪曾祺先生在散文《翠湖心影》里说,"翠湖是昆明的眼睛"。在蒙自人心中,南湖又何尝不是蒙自的眼睛。西南联大在昆明办学8年,在蒙自办学仅半年,虽时间不长,却也处处留下了联大师生们的印迹,这些印痕更成为了牵连着翠湖和南湖的文化脉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i>西南联大纪念馆</i></b></p> <p class="ql-block">位于南湖畔的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纪念馆是一座两层楼的典型法式建筑,展馆通过联大历史记、蒙自分校记、联大人才记、联大精神记几个部分,生动再现了西南联大的成立始末和发展中遇到的艰难困苦,挖掘一代中国人“弦歌不绝”的文化传统和心灵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有人问闻一多先生:“翠湖与南湖你爱哪一个?”闻一多先生笑答:“南湖如农家少女,我更爱南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刚毅坚卓”是西南联合大学的校训,写在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时刻,写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仿佛每一笔都是用刀雕刻出来的。它刻在历史的天空里,雕在这深情的大地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西南联大校徽是一个等边三角形,上书“联大”二字,内部三条线段将三角形进行了三等分,分别代表三个组建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且三所大学地位平等;三条线相交于一点,代表三校合一组成了西南联大,另外三角形的稳定性特质与锐利的边角也与其校训“刚毅坚卓”相呼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蒙自分校纪念馆于2011年9月29日成立,设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南联大蒙自分校旧址之一“哥胪士洋行”内,位于风景优美的蒙自南湖湖畔,并向社会免费开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西南联大蒙自分校成立于1938年4月,当年9月就迁回昆明,只在蒙自存在了180天,但它对当地的文化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进纪念馆就看到这个门头挂牌“一下楼”。我问门口的工作人员“一下楼”是什么意思?她笑咪咪地对我说:“去里面参观,会有答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习近平2020年1月20日考察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旧址时的重要指示</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p class="ql-block">国难危机的时候,我们的教育精华辗转周折聚集在这里,形成精英荟萃的局面,最后在这里开花结果,又把种子播撒出去,所培养的人才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深刻启示我们,教育要同国家之命运、民族之前途紧密联系起来。为国家、为民族,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学习的动机。艰苦简陋的环境,恰恰是出人才的地方。我们现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有历史感责任感、志存高远的时代新人,不负韶华,不负时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序厅记忆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38年西南联大的文学院和法商学院迁至蒙自,在此期间,陈寅恪、朱自清、闻一多、罗庸等多位国学大师在此汇聚,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主自由思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西南联大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为保存教育与文化命脉,以其卓越的贡献而成为世界著名的一流大学,创造了中外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序言</p><p class="ql-block">历史的钟声敲过 1937 年的深秋,西南联大以一种特有的方式在世界教育史上写下了悲壮的一页。在战火中不甘意志沉沦与精神屈服的联大师生,用笔墨书写着民族抗争的不屈精神,用文化找寻着国家救亡之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诞生于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荟萃了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名校的大师巨匠,吸引了大批仰慕名师、向往民主的莘莘学子。在短短九年间,西南联大培养出一批在全国乃至世界闻名的杰出人才,是中国教育的一面旗帜,也是中国教育的奇迹。作为西南联大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南联大蒙自分校虽然只存在了一百八十天,但他们在蒙自期间宣传抗日救国的爱国思想,传播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开拓边疆文化教育,对蒙自的文明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西南联大载入史册,蒙自分校已成记忆。但联大精神却早已注入中华文明的奔涌血脉中,并伴随着新中国在世界之巅的重新崛起,诠释一段不屈不挠的生命赞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拉开全民族抗战的序幕,北平南部卢沟桥的枪声,打破了中华大地的宁静。战火快速蔓延,至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沦陷。而此时,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这3所培养中国青年精英的最高学府,已无法再安放下平静的书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危难关头,存留中国教育精髓、延续国家文脉已是燃眉之急。临时大学第一区由北大、清华、南开组建而成,地点设在长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长沙临时大学,简称长沙临大,为西南联合大学的前身,是一所抗日战争时期位于长沙的临时性大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7年11月1目的长沙,寒冷阴晦,临时大学正式开学。没有举行任何仪式,天空中还有日本战机呼啸而过,但对于从沦陷区艰难脱身的师生们来说,能够呼吸着自由的空气读书,已倍感满足。衡山湘水之间,师生们弦诵不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38 年1 月。长沙临时大学决定迁滇。临大公布《修正学生赴滇入学之手续及路程》。师生分三路迁校,大约有800名师生,包括女生、体弱的男生和大部分教师由长沙经粤汉线南下至广州,转香港、海防,通过滇越铁路前往昆明。另有冯友兰、陈岱孙、朱自清、钱穆、郑昕等10 余名教师,经桂林、柳州、南宁,过镇南关(今友谊关)进入越南,到河内转乘滇越铁路赴昆明。其余师生组织成湘黔滇旅行团,穿越湘西、贵州和滇东北,徒步走到昆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湘黔滇旅行团徒步行进中有这样的场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月11日,距旅行团从长沙出发已经过去了两个月,贵州永宁湍急的盘江渡口上,建于康熙年间的铁索桥已破败不堪。旅行团不得不乘坐仅容五六个人的小船冒险过江。渡过盘江的急流之后,旅行团离云南越来越近了。蔚蓝的天空与红色的土地提醒着师生们,他们的旅程即将结束。黄钰生教授向师生们报告了学校的最新消息:长沙临时大学更名为“西南联合大学”。“联大!”师生们欢呼着这个响亮的新校名,阔步向昆明迈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旅行团采取军事化管理,244名身体合格的男生入选。湖南省主席张治中特派黄师岳中将当团长。闻一多、许骏斋、李嘉言等11名教师组成辅导团。旅行团徒步穿越湘西与贵州的崎岖山路时,中国社会正在酝酿着一场巨变,他们所看到的,除了壮美的风光、苗人的奇风异俗外,还有被蒋介石的部队夷为平地的村庄,墙上残留的革命口号,以及血洒战场的红军之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湘黔滇旅行团1938 年2月20日出发,4月28日到达昆明,历时68天,全程1663 公里,200多师生共同创造了这一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38年4月,长沙临时大学确定留在昆明扎根、办学,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即赫赫有名的西南联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学校成立之初,条件十分简陋,教室里甚至连桌子都没有。但老师们非常敬业,学生的学习劲头也很足,师生们一起笃定地追求着学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西南联大校歌</p><p class="ql-block">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一曲20世纪大学校歌的绝唱,凝聚了中国文人学者、莘莘学子在民族危难时刻最悲壮的呼喊,浓缩了联大师生在国危家难之际所具有的高尚情感和坚强意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刚毅坚卓”,这四字校训,每一个字都有着独立的含义,每一个字都折射出汉文字创始者的智慧,每一个字都包含着中华文化的精粹,每一个字都像黄河发出的吼声,每一个字都有滚滚长江一往无前的回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新校舍南区全景</p><p class="ql-block">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自1938年5月4日开始上课,设文、理、法商、工、师范五个学院。北京大学蒋梦麟校长、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南开大学张伯苓校长组成联大常务委员会,由梅贻琦实际主持校务工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八年间,西南联大曾设立过两个分校:</p><p class="ql-block">1938年4月,西南联合大学蒙自分校成立,由文学院、法商学院组成,同年8月,迁回昆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0年8月,西南联大叙永分校设立,1941年8月撤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当时学校教授们的生活也是十分艰苦,很多人不得不卖衣、卖字、卖书、治印,甚至还有以养猪来维持生计。为躲避轰炸,教授们大多住得很分散,有的住在几十里外的远郊,步行来上课,还有的骑自己的马去上课。但是不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不会缺课,即使轰炸最密集的时期,学校也根据轰炸规律,调整上课时间,期望能避开轰炸高峰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就是在这样炮火连天的日子里,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老师们靠着顽强的毅力和知识分子笃定的信念,较好地完成了教育和科研的双重任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自1944年豫湘桂战事失利之后,昆明物价暴涨。闻一多先生薪给有限,家庭负担甚重,不得不日以继夜代人治印以博升斗。但闻先生操守极严,贪污或发国难财起家的权贵请他治印,都被他严词拒绝。在贫寒的昆明岁月里,闻一多先生学者的良心,诗人白气质,已升华为“义所当为,毅然为之”的崇高气节,在他身上,联大“刚毅坚卓”四字校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顽石一方,一多所凿。奉贻教授,领薪立约。不算寒伦,也不阔绰。陋于牙章,雅于木戳。若在战前,不值两角。”</p><p class="ql-block"> ——闻一多刻赠华罗庚图章边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联大学生的生活,酸甜苦辣尽尝。跑警报、当兼差是许多人的经验;吃“八宝饭”,宿舍打雨伞,到茶馆看书论政,苦中有乐。民风纯朴的云南人民,为学生们提供了自由宽厚的大课堂,许多新中国建设的栋梁之才在这里完成了一生中至关重要的学业,从此时起,中兴祖国成为他们毕生的追求与信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联大学生兼差种类: 电台广播员、秘书、译员、电影广告员、职员、店员、放午炮、邮电员、外国电影译者、报馆校对编辑、电工、擦皮鞋、家庭教师、中学教员、测量员、绘图员、公路押运员。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学生们常吃的“八宝饭”,真是一言难尽啊!“八宝饭”里有糯米、糠壳、沙粒和小石子,有时候还有老鼠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联大学生宿舍</p><p class="ql-block">战时物资匮乏,木箱大显身手,其用途被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学生宿舍中,每人可放一张木板床,并领到原为装汽油或肥皂的木箱四五个做书桌、书柜和凳子。1938年,胡适的大儿子胡祖望正在联大读书,在给父亲的信中,他写道:我们住在一个师范学校中,这里还没有电灯,我们用的是植物油灯,因为不够亮的关系,所以在念书时还要用洋蜡。我们用的桌子是木箱和木板搭成的,柜子也是箱子搭的,注册组的柜台,会计室的柜子,都是由箱子改造的。木箱的功用,在联大显出了它的伟大。简陋的木箱,盛着联大师生们生活的艰辛和悲喜,见证了他们同仇敌忾的每一个日子,伴随他读书、写作、治学和休憩,珍藏了他们弦歌不绝的昆明岁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侵略者长驱直入,中华国土大半沦陷。联大师生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他们或投笔从戎,或以文人所特有的方式关注着国家的前途和未来。在民族最危难的关头,在中国最远的西南边陲,在书声朗朗的联大校园,抗日的烽火烈焰也熊熊燃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南渡薪火 </p><p class="ql-block">对联大文学院和法商学院的数百名师生来说,两个学院暂时设蒙自,主要是由于昆明的校舍不敷使用。抗战初,昆明根本不可能马上安置一所有上千名教师、职员和学生的大学。而蒙自有铁路连接昆明,交通便利,又有闲置的房屋、宁静的南湖。饱经颠沛流离之苦的文、法商学院。师生们,终于在远离战火侵扰的滇南小城蒙自觅到了读书之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郑天挺《滇行记》</p><p class="ql-block">1937年,我任北京大学秘书长和中文系教授。大年初七,妻子难产去世。七七事变后,北平在日军包围下,请况危急。学校给学生每人发20元,使之离校。7月28日,北平沦陷,北大校内已无学生。10月,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在长沙组成临时大学。11月17日晨,我离开5个幼儿,赴天津乘船到香港,因粤汉铁路被敌机轰炸,只好乘船到梧州,转桂林由公路入湘。12月14日好容易到了长沙才知道南京已沦陷,学校又准备南迁。1938年2月15日,我与张佛泉等一行十余人乘汽车南下,经过几半月的奔波终于抵达昆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月学校校舍不足,蒋校长先往蒙自视察。14日回来召开会议,与张伯苓等人决定将文法学院设在蒙自。清华派王明之,南开派杨石先,北大派我,于17日去蒙自。昆明至蒙自,快车近5小时先至开远,下车吃饭,再座50分钟火车至碧色寨,然后换碧个铁路,半小时后抵达蒙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教授大多住法国银行和哥胪士洋行。抽签决定房间。我,闻一多,陈寅恪、陈岱孙等十数人住哥胪士洋行楼上,楼下则住男同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当年西南联大师生到达碧色寨火车站的情景。在纪念馆的这个场景中,我与西南联大师生隔空相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未央之歌</p><p class="ql-block">1938年初的蒙自,远离三寇的铁蹄,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对于刚从炮火的威胁下脱身的联大师生而言,这个静而美的环境,无疑是一块读书的乐土。从某种意义上,蒙自就像波涛汹涌的大海中宁静的小岛,但师生们十分清楚,他们来到这个秀美的地方并不是自由的选择,而是侵略者入侵的结果。平静的南湖与汹涌的红河正是这群流亡知识分子的心灵写照。在远离战争的宁静之中,实际上弥漫着流亡的苦楚。半年之后,当联大人收拾行李离开蒙自时,这座滇南小城在社会与教育方面的重要变化在联大人的影响下业已开始。一曲未央歌在蒙自悄然奏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个充满异域风情的咖啡馆,是联大师生回忆中,一个浪漫温情的地方,挑动时光之帘,它似乎仍安静地伫立在波光粼粼的南湖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南美咖啡馆中的一架老钢琴,仿佛诉说着那个岁月的往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很多西南联大师生对米线的认识,也是来自一家店名为“天下一碗”的米线店,每天早上,沿街的店铺前面,西南联大师生与当地百姓一样,坐在长凳上品尝米线,这碗米线,很快就成为师生们的心头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朱自清非常喜欢蒙自的衣食住行,蒙自的过桥米线当时已经相当出名,在西门外的货摊上,常有学生看到他们的朱先生坐在长凳上吃米线,碗边经常搭着两片年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西南联大师生离开云南后,在他们美好的记忆中,米线成了云南重要的饮食标签,沿着他们的笔迹和足迹,过桥米线声名远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南湖诗社为爱好新文艺的联大学生发起的组织,闻一多、朱自清先生为导师。南湖诗社的成立,使蒙自充满新声雅韵,诗涛潮涌,绵延至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闻一多在蒙自,就住在这座歌胪士洋行楼上2号一室。教授房中设备统一配置,分别是每人一个张板床,一个书桌,一个木椅,一盏洋油灯,其余则一无所有,条件十分简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闻一多非常喜欢南湖的风光,但他当时潜心研究古代典籍,非常用功,除了讲课和吃饭外轻易不肯下楼。饭后大家出去散步,他也不去,与他毗邻而居的历史系教授郑天挺见他这般刻苦,便劝他说:“何妨一下楼呢?”引得教授们都笑了起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此,闻一多住的房间便被同仁们戏称为“何妨一下楼”,他也得了一个“何妨一下楼主人”的雅号。或许某个午后,闻一多先生也曾沿着南湖的波光,负手而行。彼时,闻一多先生当然不知,多年后,他居住的阁楼,被命名为“一下楼”,斯人已去,时光悠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参观到这里,我终于找到“一下楼”的答案,明白了为什么进门看见的楼门牌叫“一下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西南联大师生在蒙自围绕着南湖而居,日常生活轨迹也离不开南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眼前是西南联大学生抱着书本,三两成群,上下课经过的南湖畔的场景。时光仿佛穿越到那个年代,学生们<span style="font-size:18px;">谈天说地、创</span>作诗歌,在思想火花的碰撞中以解国愁家难之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只有真正来到蒙自,了解到当年的故事,才会懂得在那个炮火纷飞的岁月,一众才华与品格兼备的大师是如何带领着一群有志向、能吃苦的热血年轻学生度过了他们八年的大学时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惜别蒙自 </p><p class="ql-block">联大师生的到来,让蒙自成为历史上中国文化的高度传播点之一。在联大离开之际,蒙自这座原先宁静的古城,也开始荡起涟漪:社会风气大为开化,公共卫生大为改善,男女同校的中学开始建立,更有年轻人追寻着联大师生的足迹,北上昆明报考西南联大。而联大许多毕业生,也不断的进入蒙自,不仅提高了当地的教育水平,还带去了进步的社会和政治思想。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蒙自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联大对蒙自文化教育、社会开化所起的不可磨灭的作用,让蒙自人依然对联大念念不忘,这份情缘依然在继续,蒙自与联大,难道再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朱自清送别学生</p><p class="ql-block">1938年7月,学期结束。文学院和法商学院决定迁回昆明,蒙自校舍让于柳州航空学校。中文系系主任朱自清先生负责迁校事务,他陪同师生们到碧色寨,安排大家上火车后,再返回蒙自去安排下一批。繁杂的事务朱自清先生处理起来井井有条,从容不迫,一如他恬静沉稳的散文一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师风范</p><p class="ql-block">西南联大这一代民国走来的学者,生活在一个激烈动荡的大时代新旧交替、中西碰撞。在这“五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他们形成了各自迥然不同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他们的个性或迂或痴或狂,可谓千人千面,但内里全不失风骨、风趣与风雅。底子里是人格独立、敢于批判的铮铮风骨。这样一群不失硬朗而又极具个性的大师,身处国家危亡的绝境之中,仍然潜心教学,保存了中国文化、教育的实力,诠释了联大“刚毅坚卓”的四字校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p><p class="ql-block">也,有大师之谓也。”</p><p class="ql-block"> ——梅贻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风雨年华</p><p class="ql-block">联大学子的到来,让哥胪士洋行充满了外乡口音年轻的笑语,南湖边平添了游子们轻捷的脚步,四个月的短暂光阴,学子们在蒙自留下了一曲青春之歌。步履轻盈的学子踌躇满志地从南湖出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硕果累累</p><p class="ql-block"> 西南联大聚集了一大批学术大师,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培养出大量优秀人才。在联大存在的近9年的时间里,就读的8000多学生中,涌现出了不少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教授、专家、学者。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有周培源、费孝通、宋平、王汉斌、彭珮云、朱光亚、孙孚凌七人;校友中有杨振宁、李政道两位诺贝尔奖得主,郭永怀、赵九章、陈芳允、屠守鄂、杨嘉墀、失光亚、王希季、邓稼先八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黄昆、刘东生、叶笃正、吴征镒四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一百七十二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联大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个绝无仅有的奇迹,是我们曾经拥有的世界一流大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联大八年,何以硕果累累,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方面是共赴国难、同仇敌忾激发出的凝聚力和爱国主义精神,另一方面源自三校不同传统的独特贡献,北京大学“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清华大学“通才教育,教授治校”的治学理念,南开注重实干的教育目标。三校一体,对自由之精神,独之思想的共同维护,最终缔造了中国历史上前无古人的西南联合大学。同有形的学术成果相比,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硕果,更需我们后人的挖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p><p class="ql-block"> ——梅贻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北大深广如海,清华智慧如云、南开坚定如山。”</p><p class="ql-block"> ——黄子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西南联大培养出了一大批中国乃至世界知名的名师巨匠,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冯友兰</p><p class="ql-block">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九月九日,我国家受日本之降于南京,上距二十六年七月七日卢沟桥之变为时八年,再上距二十年九月十八日沈阳之变为时十四年,再上距清甲午之役为时五十一年。举凡五十年间,日本所鲸吞蚕食于我国家者,至是悉备图籍献还。全胜之局,秦汉以来所未有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原设北平,私立南开大学原设天津。自沈阳之变,我国家之威权逐渐南移,惟以文化力量与日本争持于平津,此三校实为其中坚。二十六年平津失守,三校奉命迁移湖南,合组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以三校校长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为常务委员主持校务,设法、理、工学院于长沙,文学院于南岳,于十一月一日开始上课。迨京沪失守,武汉震动,临时大学又奉命迁云南。师生徒步经贵州,于二十七年四月二十六日抵昆明。旋奉命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设理、工学院于昆明,文、法学院于蒙自,于五月四日开始上课。一学期后,文、法学院亦迁昆明。二十七年,增设师范学院。二十九年,设分校于四川叙永,一学年后并于本校。昆明本为后方名城,自日军入安南,陷缅甸,乃成前方重镇。联合大学支持其间,先后毕业学生二千余人,从军旅者八百余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河山既复,日月重光,联合大学之战时使命既成,奉命于三十五年五月四日结束。原有三校,即将返故居,复旧业。缅维八年支持之苦辛,与夫三校合作之协和,可纪念者,盖有四焉:我国家以世界之古国,居东亚之天府,本应绍汉唐之遗烈,作并世之先进,将来建国完成,必于世界历史居独特之地位。盖并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惟我国家,亘古亘今,亦新亦旧,斯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者也!旷代之伟业,八年之抗战已开其规模、立其基础。今日之胜利,于我国家有旋乾转坤之功,而联合大学之使命,与抗战相终如,此其可纪念一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昔人所言,今有同慨。三校有不同之历史,各异之学风,八年之久,合作无间,同无妨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此其可纪念者二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天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斯虽先民之恒言,实为民主之真谛。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此其可纪念者三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曰南渡。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者。晋人南渡,其例一也;宋人南渡,其例二也;明人南渡,其例三也。“风景不殊”,晋人之深悲;“还我河山”,宋人之虚愿。吾人为第四次之南渡,乃能于不十年间,收恢复之全功,庾信不哀江南,杜甫喜收蓟北,此其可纪念者四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联合大学初定校歌,其辞始叹南迁流离之苦辛,中颂师生不屈之壮志,终寄最后胜利之期望;校以今日之成功,历历不爽,若合符契。联合大学之始终,岂非一代之盛事、旷百世而难遇者哉!爱就歌辞,勒为碑铭。铭曰:痛南渡,辞宫阙。驻衡湘,又离别。更长征,经晓崃。望中原,遍洒血。抵绝微,继讲说。诗书丧,犹有舌。尽笳吹,情弥切。千秋耻,终已雪。见倭寇,如烟灭。起朔北,迄南越,视金瓯,已无缺。大一统,无倾折。中兴业,继往烈。维三校,兄弟列,为一体,如胶结。同艰难,共欢悦,联合竟,使命彻。神京复,还燕碣,以此石,象坚节,纪嘉庆,告来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联大八年,影响最大、流传最广、具有久远的标志性意义的校歌与纪念碑文一直流传下来。出于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前些年,北京大学对此碑曾照原格式进行复制,立于西校门内校史馆附近,以供后人瞻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后记 </p><p class="ql-block">庚寅虎年岁末,寄托着中央和省、州领导殷切期望,凝结着蒙自市委、市政府满腔热情的《烽火学涯长歌行﹣﹣西南联大蒙自分校记忆》陈列展览,在省、州、市三级文博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正式开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0年5月31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克强同志视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蒙自分校旧址时作了重要指示。在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和财政部的重视和支持下,云南省组成了文物建筑保护与陈列展览专项工作组,进行文物建筑修缮,开展文物资料征集,高质量、高标准设计制作陈列展览,在陈列展览的编撰、设计、制作过程中,云南省博物馆、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博物馆、云南省档案馆,红河州博物馆、红河州文物管理所、蒙自市文物管理所等单位的同志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为陈列展览做出了积极的贡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2020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师范大学考察西南联大旧址并作了重要讲话。在中共红河州委、州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蒙自市委、市政府、红河学院组建专项工作组对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纪念馆进行提升改造。在保持原展陈基础上,深入挖掘并充实西南联大师生在蒙自及红河州各地的活动内容,以求更充分地展示联大师生在国家危难时的报国情怀和刚毅坚卓的自强信念,赓续联大精神,铸造新时代的蒙自精神、红河精神,奋力推进“国家门户·滇南中心”建设。</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西南联大已随时光远去,但是联大的精神仍在激励后人,通过这个展览,让观众认识联大的风雨沧桑,继承优良传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结民族团结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举办这个展览的最大心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联大精神记</p><p class="ql-block">面对着日本侵略者蹂躏中华大地的铁蹄,面对着国破家亡的苦难时局,联大师生们的爱国热情在瞬间爆发。无论投笔从戎,还是寒窗苦读,源于五千年文明的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支撑着联大师生们于战火纷飞中始终对国家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充满了信心。用刻苦学习来支持国家的抗战大业,用丰富知识来吹响胜利的号角,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联大师生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向世人宣誓: 只要胸怀重整河山的情感,只要民族的精神与灵魂依然鲜话,中华民族的希望之火就会燃烧不止,胜利之光就一定会照耀中华大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虽然西南联大只存在了8年,但这所烽火硝烟中的特殊大学,为国家培养了数千名学生,使得中华民族的国粹文脉得以保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西南联大在蒙自的办学时间虽然十分短暂,但西南联大的精神已经扎根蒙自的山川、红土。传承联大精神,凝聚发展动力。在联大精神的指引下,蒙自正在书写时代发展的新篇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纪念馆游客中心,里面别有洞天,是一家文旅咖啡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西南联大——艺术历程》一书全面系统地描述了西南联大各科艺术的面貌,是一部全面梳理西南联大艺术历程的拓荒性著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点一杯香醇的咖啡,坐在靠窗的位置,静静看着南湖,阳光蔓延窗内,照在桌面上与咖啡一起温暖时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瞻仰西南联大旧址这座充满书香气息的红色遗迹楼宇中,回首抗战岁月,中国大地上,由东向西,真是一场史诗般波澜壮阔的大迁徙,这其中有无数读书人高昂着头颅,挺直腰板在行走,这是一场大规模的文化大转移,这是一群爱国青年把大学当做捍卫国家荣誉与民族精神的第二战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世界上有哪个国家有过如此大规模的文化大转移?世界上有哪个民族遭遇过这等苦难?世界上又哪有过这么一群读书人,把大学当作保卫国家荣誉与民族精神的其次战场?这就是西南联大带给我们的震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西南联大旧址,可以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西南联大卓绝,那一个个崇高的灵魂,他们的精神震撼和鼓舞着我们,并赋予我们奋进的勇气与动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i>碧色寨</i></b></p> <p class="ql-block">碧色寨,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的草坝镇,辖区内以彝、壮、汉等民族为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进入碧色寨景区乘坐电瓶“小火车”,一路碧色风光,风景无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碧色寨的碧山小学,曾是抗日革命的活动据点,也曾是寨子里最豪华的建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原碧山小学——红河州革命遗址</p><p class="ql-block">闵荫昌,1902年8月生于蒙自大屯镇;1922年至1926年在上海南洋大学读书。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和刘少奇、王若飞在同一个党小组。1927年4月,闵萌昌到苏联东方大学军事班学习;1930年,学习结束回到上海,在商务书馆当工人。因参加革命活动被判刑5年,出狱后与党组织失去联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6年,中共党员陈野萍到蒙自县碧山小学任教,开展革命活动,新中国成立后,陈野萍曾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1937年,中共党员闵萌昌回乡到碧山小学任教。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宣传共产党的主张,宣传革命道理,培育进步思想,为革命传递了红色火种。后来,因为他在上海的革命活动被国民党查实,被免去教员职务。闵萌昌有一女,名闵竹笙,为革命烈士。闵萌昌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2011年3月,原碧山小学被红河州委,州人民政府命名为“红河州革命遗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碧色寨——古老的小山村</p><p class="ql-block">碧色寨自然村,地处犁耙山蜿蜒向西伸展的一段缓坡,地名叫“坡心”。是古时候从蒙自到草坝、大庄、开远驿道上的必经之地。原来俗称“壁虱寨”,只有十几户人家,人烟稀少,交通不便,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09年4月15日,滇越铁路通车至碧色寨,把火车站建在这里。驻足远眺,蒙自坝、草海坝和长桥海的四季景色、秀美风光尽收眼底,才有了“碧色寨”这个诗情画意的名字。从此,火车站与这个小山村同名,在当时的国内、外地图上赫然显现,声名远播,名扬海内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碧色寨火车站始建于1909年,法式建筑风格,这里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火车站之一,是20世纪初蒙自商业辉煌时代的见证,是云南人的骄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碧色寨,记载着中国革命、民族崛起和工业文明的历史,铁路文化、护国运动、抗战文化、马帮文化、商贾文化和西南联大在这里交融,奏出一曲悲壮、动人的乐章。碧色寨,见证了百年沧桑巨变,说起它的历史,漫长而又曲折,就象这两条古老、铮亮的铁轨,在蓝天下悠然神往地走进大山深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碧色寨一家商户,院子里有碧色寨车站的微缩景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00年修建滇越铁路时,一个法国人来到了这里,并规划在此修建火车站。当年滇越铁路全线通车后, 很多国内外商人来到碧色寨, 碧色寨也因当时的繁荣盛况有了“东方小巴黎”的美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滇越铁路碧色寨车站</p><p class="ql-block">碧色寨地处滇越铁路的中心地段,这幢由法国人设计的红瓦黄墙、木质百叶窗的法式建筑,是碧色寨火车站站房。有二层,由旋转式木质楼梯连接,有站长室、候车室、三面钟、水塔、厕所等设施。房檐是用钢架支撑,这些锈迹斑斑钢材,与法国埃菲尔铁塔所用的钢材一样,由同一家钢铁厂生产的。当时没有焊接技术,全部都用铆钉铆接起来。建筑物之间四通八达,用石材包门、窗套和墙边,在北边的黄色墙面上镶嵌着“碧色寨”三个大字,格外醒目,彰显出典雅的法式风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09年,滇越铁路通车到碧色寨时,是唯一的头等站。个碧石铁路开通后,在这里交汇、换装,客货运输量猛增,晋升为特等大站,成为铁路运输“码头”。最繁忙的时候,每天有80多对列火车经过。在2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有法、英、美等国的公司和30多家国内商号,商贾云集;有3000多搬运工人,昼夜装卸货物,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是云南重要的物资转运中心和贸易集散地,被誉为“东方小巴黎”。对于研究中国铁路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都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11月,滇越铁路碧色寨车站站房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如今,这里还依旧完整的保存着原来的模样,法式砖木结构建筑、斑驳的红瓦黄墙、木质百叶窗、钢架支撑的房檐、静止的法式挂钟都完好存在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碧色寨车站一"三面钟"</p><p class="ql-block">滇越铁路和个碧石铁路站房正面的墙上,都安装了"三面钟",又称"子母钟"。1910年制造,是法国钟表工人的杰作。钟体高2.43米,宽40厘米,厚21厘米;钟座高75厘米,宽40厘米,由木材、玻璃及金属等制成;钟盘上用罗马数字、阿拉伯数字标识时间,还有PAUL GARNIER、PARIS等厂家、产地和品牌标识;母钟钟面直径25厘米,面向站房里的工作人员。子钟钟面直径46厘米,其两面朝外,面向站台上的旅客;三面钟是传统的重铊式机械钟,靠涡卷弹簧、卷簧,俗称发条驱动,重铊从顶端降至底端一次的周期是15天,即每15天需要动上一次发条,周而复始地转动;三面钟用一组机芯带动,同时运转,确保旅客和车站工作人员看到的时间是一致的,不会有误差。如今,人们来到碧色寨车站,都要在弥足珍贵的“三面钟”前观赏、拍照。“三面钟”也象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见证了两条铁路的兴盛、繁华与萧条。2004年,经省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二级文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北回归线标记点</p><p class="ql-block">在碧色寨车站主楼门槛下,有一块刻着BM149标记的石台阶,后面还有法国工程师尼弗礼土刻的一个图案。据中国和法国天文台专家考证得出:这是地球上最早的北回归线测量标记点。从这里开始,北回归线穿过了15个国家和地区,在云南省内有双江、墨江、个旧、蒙自、西畴县(市)。北回归线是太阳光线能够直射在地球上最北的界线,每年"夏至"当天的正午时分,站在太阳光下面会看不到自己的影子,产生“立杆无影”天文现象。2018年6月21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把碧色寨命名为“北回归线坐标点,东经E:103°2'38";北纬N:23°27'5"”。</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民间传说:年轻的夫妻俩在太阳转身的北回归线上吸收阴、阳之气,就会生双胞胎,许多新婚夫妻站在这个北回归线标志点上,面向对方,双手十指紧扣,持续99秒,就一生一世、相爱永远,还有生龙凤胎或双胞胎的机缘。而且百年滇越铁路也寓意百年好合,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中国第一条国际联运铁路</p><p class="ql-block">顾名思义,是从中国昆明至越南海防的跨国铁路,总长854千米,有117个车站。从昆明至河口为滇段,长465千米,有63个车站。从河口过中、越大桥进入越南老街至海防为越段,长389千米,有54个车站;越南段1901年动工,因地势相对平坦,便于施工,1903年竣工通车;云南境内的滇段1904年动工,因在崇山峻岭、悬崖绝壁上施工,非常艰险,难度很大,1910年竣工;同年3月31日,中、法两国在昆明举行通车庆典,滇越铁路全线通车。总投资1.65亿法郎,平均每千米34.1万法郎;共投入3720万工日,平均每千米8万个工日;从中国昆明至越南海防单向行程3天,夜间不行车,所有旅客就地住宿,是中国第一条国际联运铁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碧色寨火车站,是滇越铁路云南段的第一大站。乘着这趟火车,可以北上到达昆明,南下直达越南。云南十八怪中的“火车没有汽车快”、“铁路不通国内通国外”皆出于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里还保留着一些提示标牌。如今,当年的车站早已废弃,那传奇的历史亦已淡去,但碧色尤在,且依旧美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92年,碧色寨站客运停运,2010年10月,碧色寨站撤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蒙自海关碧色寨分关旧址</p><p class="ql-block">1885年,中法战争以中国胜利而结束,清政府却与法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法国“虽败而胜”。1887年,签订了《中法续议商务专条》,提出“中国允许开广西龙州、云南蒙自和蛮耗为中越边界通商处所”。1889年,蒙自海关正式开关,蛮耗设副关。但是,在开关后52年间,由美、英、法、德、意、日等国派人担任税务司一职,掌控海关关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10年,滇越铁路开通,云南的商贸中心前移至昆明。同年4月2日,云南府(昆明)分关成立,对外称“蒙自关驻省办事处”;1942年2月,正式更名为昆明关,蒙自分关归昆明关管辖。同时,设立了碧色寨、蛮耗、河口等分关。1945年1月,蒙自关改为支关,下属包括碧色寨在内的分关全部撤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车站主楼对面,图片靠左边、只拍下一角的那幢房子是当年蒙自海关碧色寨分关旧址。2013年1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碧色寨车站的建筑与绵延天际的铁路轨道,是这里独特的风景线,以“百年滇越铁路”为媒,描绘出一幅浪漫的美丽画卷,塑造出属于红河的浪漫之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滇越铁路修建难度举世无双</p><p class="ql-block">滇越铁路昆明至河口段长465千米,有63个车站。在崇山峻岭、悬崖绝望上施工,环境恶劣,难度极大。一是海拔,从河口海拔80米,至明站海拔1896米,相对高差1816米。二是线形,直线很少,最长直线在草坝镇,仅有8876米,占全长的2%,最小曲线半径80米。三是地形,全线80%在崇山峻岭中穿行,有155座隧河,累计线性长度为18000米。四是水系,跨越了金沙江、珠江、红河三大水系,共有3422座桥梁和渡槽,累计线性长度为5000米,桥梁、渡梧和隧道占全长的36%。五是气候,穿越了亚热带干湿分明的高原季风气候、亚热带半湿润气候、热带山地季风湿润气候三种类型。六是民族,铁路经行过红河、玉溪、昆明,火车站分布在12个少数民族聚居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滇段铁路上"船行的火车,蛇行的铁路,英雄的司机,不怕死的旅客"是最真实的写照。被称为"一棵道钉一滴血,一根枕木一条命";还有"血染南溪河,尸铺滇越路,千山遍白骨,万型血泪流"等悲壮的民谣。是中国人民用血汗筑成的铁路,是用累累白骨铸就的传奇之路,其施工环境异常艰险,难度举世无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碧色寨,多部电影取影地。因《芳华》而网红,遇见两位租了道具服装拍写真的小“女兵”姑娘,她们青春的模样,将我带回曾经年轻的时光,让我回想起那个闪光的年代,仿佛看到了自己的“芳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拍摄《芳华》的换装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碧色寨与《芳华》岁月</p><p class="ql-block">2017年,由冯小刚执导,严歌苓编剧,黄轩、苗苗、钟楚曦主演的电影《芳华》,碧色寨是主要拍摄地。《芳华》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呵护了社会的良知、隐藏了极大的克制。影片处于貌似洋溢着一种青春的激情、浪漫和平静,用不放肆的克制和有理性的隐忍,烘托出《芳华》的主题思想,感动了每一位观众,并在内心深处产生共鸣。这些被碾压的记忆从来不会被想起,但也永远不会被忘记。2017年12月15日,《芳华》在国内和北美同时上映,票房突破12亿元。碧色寨在沉寂了多年以后,随着《芳华》等影视力作的上映,声名远播、闻名于世,重新走入大众的视野,引起了广泛关注。成为文化体验、怀旧影视剧的首选拍摄地,以红色旅游的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摄影家和旅游者纷至沓来,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旅游景区、"网红"打卡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停在寸轨上的蒸汽机车头,后面还挂着木板车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露天停放的21号机车,会是原物吗?应该是复制的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与火车头上这个“21”数字合影,其中也有特殊的情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碧色寨通过丰富和拓展碧色寨多元历史文化内涵,着力红色文化,为蒙自旅游增添了一抹亮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滇越铁路与西南联合大学</p><p class="ql-block">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组成了长沙临时联合大学。南京沦陷后,长沙临时联合大学被迫转移到昆明。全体女生、体弱男生以及大部分教师和家属,经粤汉铁路转道香港,从香港乘船到越南海防,再乘滇越铁路上的小火车到达昆明;约300多名身体强壮的男生和少数教师组织“湘黔滇旅行团”,步行经湘西、贵州、到达昆明,成立了“西南联合大学”。由于昆明校舍紧张,蒙自有办学条件,且有滇越铁路直达,交通方便,设立了“西南联合大学蒙自分校”。文学院和法商学院暂时在蒙自上课,朱自清、潘光大、冯友兰、闻一多、陈寅恪、刘文典等名人云集,成为滇越铁路和蒙自的文化名片,滇越铁路为保存中国文化以及战后重建作出了巨大贡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百年另担房</p><p class="ql-block">滇越铁路开通后,许多商人纷纷到碧色寨经商,仓储物资存放于此房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蒙自大清邮政总局碧色寨分局</p><p class="ql-block">1909年,滇越铁路通车到碧色寨,戴自邮政总局也设立了碧色寨邮政分局。在办理邮政业务的同时,还代收货款、代售印花税票、代付军人抚金等业务;1910年,滇越牧路全线通车,昆明邮政分局改为总局,蒙自总局改为分局。开通了昆明﹣宜良﹣开远﹣蒙自﹣碧色寨﹣河口﹣越南老街﹣河内﹣海防的国际火车邮路,蛮耗的水路邮件转运处撤销;1921年,个碧石铁路分段通车,同时开设了邮运业务;在抗战期间,碧河段火车邮路全线中断,改为步班邮路;1950年1月16日蒙自解放,逐步恢复了火车邮局。1951年,碧色寨邮局拆销,改为邮电营业处。1959年改为邮电服务点,归草坝邮电支局管辖,到1986年撤销。在77年间,经历了清来、民国、新中国三个时期。当年的“限滇省贴用”、“法国客邮”、清朝邮票、民国邮票,盖有“滇越”、“个-碧”、“蒙自火车”的邮戳和邮品,也成为见证碧色寨邮政局辉煌岁月的翔实史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滇越铁路警察分局旧址</p><p class="ql-block">滇越铁路警察局,始建于1909年,隶属云南省民政厅,主要负责维持滇越铁路沿线的治安。自滇越铁路修建以来,法国人以沿线施工被土匪滋扰、保护施工人员安全等为由,自行派出兵警保护,其以军事实力占领铁路沿线的野心,激起了云南各阶层人士的强烈反对。经中、法双方多次谈判,1910年,签订了《滇越铁路巡警章程》,正式成立滇越铁路警察督办署,夺回了铁路警察权。在此,设立了警察局分局。2013年11月,滇越铁路警察分局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碧色时光书屋</p><p class="ql-block">南正街的碧色时光书屋,是对当地居民的百年古宅进行改造,保持建筑风格不变,保留碧色寨“响墙”文化特色,实施了除险加固、美化、亮化工程。在内部增加了自主购买、借阅一体机、智慧门禁、远程灯光控制等智慧化设施;主要分为党建读物借阅和销售区、儿童读物借阅和销售区、期刊借阅和销售区、杂志借阅和销售区等功能区;现有图书数量2000多册;在满足游客阅读、借书的同时,可接待各单位、企业开展读书竞赛等活动。其服务宗旨是:当整个城市都进入了夜色,这盏灯还在为你亮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蒙自碧色寨,一个山脚下的小村落,面朝湖泊,景色秀美,有着浓郁别样的法式风情与浪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穿行在碧色寨,处处是遥远时光留下的痕迹。身处其中,好似又重温了人生芳华,岁月慢慢融入这午后的夕阳,在一天天的流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没有来过,怎么会知道,原来在云南边陲的小村庄里,碧色寨已经默默地伫立了一个世纪的光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尽管历史已经翻开了新的一页,但百年滇越铁路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仍然不可忽视。它既是云南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也是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工业文明遗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碧色寨景区,我们深刻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历史的回声响在耳边,历史的场景展现于眼前。那些风格独特的建筑,仿佛一砖一瓦都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夕阳温暖的光影中,我们告别了碧色寨,也结束了蒙自之行。下一篇《走进云南(九)玉溪》待续……</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