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七干校”的兴起与消失

玄武岩

<p class="ql-block">作者:玄武岩</p><p class="ql-block">五七干校是指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为了贯彻毛主席《五七指示》和让干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将党政机关干部、科技人员和大专院校教师等下放到农村,进行劳动的场所。 黑龙江省庆安县柳河五七干校是全国第一所五七干校,创办于1968年5月7日。1979年2月7日,国务院发出《 关于停办"五七"干校有关问题的通知》,各地的五七干校陆续停办。</p> <p class="ql-block">五七干校小视频</p> <p class="ql-block">1966年5月7日,毛主席看了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后,给林彪写了一封信。在这封后来被称为《五七指示》的信中,毛主席要求全国各行业都要办成"一个大学校",这个大学校"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又能办一些中小工厂,生产自己需要的若干产品和国家等价交换的产品","这个大学校,又能从事群众工作,参加工厂、农村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又要随时参加批判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斗争"。</p><p class="ql-block">毛主席还要求学校缩短学制,教育要革命,不能让"资产阶级统治"学校。</p><p class="ql-block">《五七指示》反映了毛主席要在全国每个基层单位开展"批判资产阶级"的思想。《五七指示》出台后,中共中央转发了这封信。1966年8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全国都应该成为毛泽东思想的大学校--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9周年》,对《五七指示》作了进一步阐述及推广。1968年,黑龙江柳河干校命名为"五七干校",成为中国第一个以此命名的干校。此后大批的五七干校在各地开办,许多老干部被"下放"到干校劳动。"五七干校"由此也成为了中国现代史上一个特定的名词。</p><p class="ql-block">当时包括中共中央、国务院等大批国家机关在河南、湖北、江西等18个省区创办了105所五七干校,先后遣送、安置了10多万名下放干部、3万家属和5千名知识青年。而各省市地县办的五七干校更是数以万计,在那里接受改造的学员有数十万人。</p><p class="ql-block">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人民日报》刊发社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1972年4月24日),要求正确执行党的干部政策,"解放"了一大批老干部和专家教授。随着他们的返城,五七干校也渐趋衰落、冷清。但谁也不敢贸然撤销;仍有一批人滞留在此。大多数地方则把五七干校当作让干部轮流去劳动、学习一段时间的场所。当全国掀起"批林批孔"、"批儒评法"、"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评《水浒》"运动时,各地的五七干校则成了办应景学习班的场所,平时则只有看守房舍和农具的留守人员。</p><p class="ql-block">1979年2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停办"五七干校"有关问题的通知》,各地此类干校方陆续宣告正式撤销。</p> <p class="ql-block">国务院直属口五七干校</p> <p class="ql-block">延安五七干校</p> <p class="ql-block">沙洋五七干校陈列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