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又要过年🧨了。</p><p class="ql-block"> 过年少不了拜年,少不了给孩子们压岁钱……</p><p class="ql-block"> 以前就觉得祖祖辈辈都这样过来的,从来没有考虑过为什么要给孩子压岁钱,今年我特意网上搜了一下,还真有讲头……</p> <p class="ql-block"> 压岁钱,又名压“祟”钱(“祟”就是不吉利的东西。古人借这个习俗来表达来年不要有任何不吉利的事情发生)。年晚饭后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派发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年。压岁钱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p><p class="ql-block">(文字来源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 在历史上,压岁钱是分多种的,一般在新年倒计时时由长辈派发给晚辈,表示压“祟”,包含着长辈对晚辈的关切之情和真切祝福;另一种就是晚辈给老人的,这个压岁钱的“岁”指的是年岁,意在期盼老人长寿。</p><p class="ql-block"> (来源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 我们家还沿袭着山东老家的过年风俗。</p><p class="ql-block"> 年三十晚上接完年回来,孩子们就急不可耐的磕头了,把过年🧨的气氛推到了高潮。家里儿孙们给公公婆婆磕头,老人家高兴的合不拢嘴😄,公公经常说“过日子过的就是孩子”,🧧红包从前几年的200,涨到400,500,1000……这么多钱在孩子们手里就几分钟,还没捂热就得上交。婆婆在孩子开始有个人收入(压岁钱,满月钱……)的时候就已经给他们开了账户,所以孩子们得到的钱💰再多,也不能花出去,也就从他们手里过一下😄</p><p class="ql-block"> 我觉得婆婆很有远见,孩子们的压岁钱和生日钱💰一年存一次,第二年取出利息和压岁钱生日钱一起再存一年,年复一年,几个孩子也都有不小的财产了👍这也是孩子们最早的理财产品😄</p><p class="ql-block"> 网络上说现在社会上压岁钱攀比成风,在我们家根本不存在,三个人拿到的压岁钱基本都一样,就是图个吉利图个热闹,把过年给压岁钱这个风俗习惯传承下去。</p> <p class="ql-block"> 看见如今的过年,不禁想起我小时候过年🧨了</p> <p class="ql-block"> 我记得小的时候最盼望过年🧨因为过年就意味着有新衣服穿,有许多好吃的,大人不用干活,可以整天走亲串友,孩子们可以拿到压岁钱😊</p> <p class="ql-block"> 山东老家的风俗是初一要给自家族内长辈们拜年,一大清早天还没亮小孩子们也不管长辈们起床了没,穿着新衣服迫不及待的出门去拜年,原因无非三个:要压岁钱,吃好吃的(那时候拿到最多的是糖🍬不管走到谁家都要往你口袋里装几块糖),听别人夸你新衣服好看。一圈年拜下来,可以得到几张两毛的五毛的钱,满满两口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天亮了,走街串巷的小贩们扛着山药豆的糖串开始叫卖了(我们老家那时候没有卖山楂糖葫芦的),阳光下亮晶晶的山药串格外诱人🤤。不一会儿身边就围满了“腰缠万贯”的小财主们😄那时候就觉得自己是真的很有钱💰(大人不会没收压岁钱)花起来真的很爽😄现在想想那时候真的是惬意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初四妈妈们要回娘家拜年,小孩子又可以拿到压岁钱和好吃的了。一个正月下来什么也不干就是跟着爸爸妈妈走亲串友吃吃喝喝联络感情了😂纸包的点心用纸绳捆着上面还放上一张红红的福贴,看着就喜庆;白面蒸的枣馍枣山,从舅舅家串到姑家,从姑家来到姨家,这些礼品也算是走南闯北见过世面了😑等正月年过完,拿回家的馍馍干裂开了口子,包点心的纸油乎乎的让人没有食欲……</p> <p class="ql-block"> 不管过去的压岁钱还是现在的压岁钱🧧,寓意都是企盼孩子们平安,饱含长辈对晚辈的祝福关切之情,它是中华民族历史的见证,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衷心祝愿祖国文明越传越久远🌸🌸🌸</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