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家岭的来客

熟地当归

腊月廿四,我国南方刚进入小年。中午时分,偏僻的钟家岭村来了一辆外地牌号的普通轿车,车上下来三男一女,长者六十来岁,少者约三十岁,原来他们是一家人。<br> 下车之后他们先是来到小学,当时学校已放假,校内空无一人,长者对着里面指指点点,好像在说着什么。随后又来到钟家祖祠转了一圈,对着大门注视良久。这时村里的网格员见来了陌生人便上前盘问,来客的长者说,我曾是本村人,想回来见见乡亲见见钟老师。还请你帮我通知一下村书记,我想见见他。随即网格员就给书记打了电话,五分钟后书记便来到了祠堂前,因为书记年轻,也不认识来者,相互招呼之后来客便说,我是钟春临的儿子,曾是这里的村民,你能叫几位六十多岁以上的老人出来让我见见吗?这时网格员用对讲机呼叫村委办公室,用广播通知全村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出来认认这位客人。<br> 村头楼顶上的高音喇叭刚刚响过,祠堂前就陆续来了十几位老人,客人见来了这么多人很是高兴,就对着大家说;乡亲们大家好!我是钟春临的儿子,今天我带着我的妻儿来给乡亲们拜个早年,祝福大家身体健康,添福添寿,阖家幸福,万事如意!几十年来我有一个愿望一直缠绕于心头,就是回钟家岭看看,感谢当年乡亲们对我家的照顾,特别是钟老师一家。遗憾的是,由于工作原因导致我没能如愿,没能再见上钟老师以及其他的大叔大妈,没能很好地完成老父亲的遗愿。<br> 众人一听,不约而同的“噢!原来是大头临的儿子”。随后客人问书记;村里现有六十周岁以上老人多少人?书记说八十多人,客人说;好,乡亲们,我现在委托我们的村干部(书记)给六十周岁以上的大叔大婶大哥大嫂们每人发一个红包一千元,小小心意请大家笑纳,稍后请大家到村委会领取。接着他便让他儿子从包里拿出十万元的现金当着大家的面交给了村书记和网格员。 <br><br> 原来,钟春临一家并非生于本土,原住在县城,祖辈经商,稍有积蓄,在城里置有房产,在土改时期划阶级时被划成小商业地主。一九六九年,国家要让这些人员到山区插队落户从事农业,钟春临一家被安排到离县城四十多公里的钟家岭,一家人就此开始了陌生而艰苦的农民生活。<br> 刚到钟家岭时是农历的十一月,生产队腾出一间杂物间给予安置,没有电,没有自来水,没有米面,没有柴火,没有农具,不懂耕作,生活极度困难。当时农村的生活都大体一样,集体出工记工分,多劳多得,按劳分配。生产队长见此情景急在心里,很想帮助春临一家走出困境过上好的生活。于是他便来到春临家对他说;你是城里人,擅长做买卖,不太适合种地,我有个想法不知是否可行,我想让你去搞副业,也就是说你不用来参加农业劳动,你每个月只要给生产队交二十元买工分,队里算你全勤,给你记二百五十分工,你自由活动去做什么都行,你考虑一下。春临没有考虑,即刻就答应了,他在队长的支持下便开始搞副业做买卖。<br> 他先是从生产队赊帐五十斤红糖,挑到四十多公里远的县城去卖,刚进入市场放下,就让市管给没收了,理由是走私漏税,几天后又继续再挑了一次还是被没收了,钱没赚到倒是赚了辛苦亏了大本,后来才改成挑柴草进城,从城里挑鱼回乡下卖。<br> 春临一家在困境中并未放弃,他凭借其灵活的头脑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开始在城乡之间倒卖一些生活必需品,尽管初期遭遇了不少困难和挫折,但他不断吸取教训,合法合规地开展小本生意,逐渐摸索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生存之道,逐渐适应着农村的生活。<br> 与此同时,钟家岭的村民们也给予了他们极大的帮助和支持。尤其是当年的钟老师,不仅教孩子们读书识字,还常常接济春临一家,让他们感受到人间温情。村里的大叔大妈们也时常主动分享自家的粮食和农具,帮助他们度过最艰难的日子。<br><br> 一九七零年的春节,对于钟春临来说刻骨铭心,这是他在钟家岭度过的第一个春节,也是唯一的春节。那时的中国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农村地区的生活条件尤为艰苦。除夕之夜,当指针指向二十点这个寓意辞旧迎新的时刻,村里德高望重的钟老师打着手电筒来到钟春临简陋的住所拜年。<br> 一到钟家,钟老师敏锐地注意到这户人家与众人的过年景象迥然不同:门框上空空如也,没有贴上象征吉祥如意辞旧迎新的春联,室内煤油灯火光暗淡,厨房里虽然炉灶正旺,燃烧着劈啪作响的柴火,但锅中煮的却是番薯;两个孩子围坐在炉边,穿着破旧不堪的布鞋,身上的衣服也打满补丁,显然家中并无过节的喜庆气氛和丰盛晚餐。<br> 这一幕深深触动了钟老师的心弦,他立刻明白了钟春临家庭生活的艰辛和不易。没有多言,他转身离开,劲直回家,即刻挥毫泼墨,精心撰写了一副对联:“冬去贫穷不再,春临幸福可期”。这两句不仅蕴含了对过去艰难岁月告别的期盼,更是寄寓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br> 随后,钟老师亲自将这副饱含深情的对联贴在了钟春临家的大门上,犹如一抹暖阳照亮了这个寒夜。此举仿佛是无声的号召,唤起了邻里乡亲们的关爱之情。大家纷纷响应,不约而同地向钟春临家送来了年糕和新鲜青菜等食物,共同帮助他们度过这个本应团圆欢乐的节日。<br> 这个“年”,钟春临家虽然物质贫乏,但精神上却收获了满满的温暖和希望,生动诠释了那个特殊年代里,人们之间守望相助、共渡难关的人间真情。<br> 时过境迁,如今钟春临的儿子事业有成,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带着妻儿回到这个曾给予他们温暖和力量的地方。他以实际行动回馈乡亲们的恩情,不仅向全村六十周岁以上的老人派发红包,更计划投资改善家乡的基础设施,资助村里的教育事业,希望能带动钟家岭的发展,让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br> 这是一种感恩与反哺的情怀,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他们对故乡、对亲情、对乡亲那份深深的情感纽带始终未曾断裂。钟家岭的来客,是这种情感传承的具体体现,他的到来不仅带来了物质上的馈赠,更为村民们带来了一份浓烈的归属感与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br> 2024年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