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浙江图书馆之江馆区

Qian Guoyi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春节前,看杭州的新闻,说自2024年2月1日起,杭州地铁6号线“之浦路站”正式更名为“之江文化中心站”了。于是想起不久之前,我去“浙江图书馆之江馆”参观时,当时就是乘地铁,在这个叫“之浦路站”的地铁站下车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天阴差阳错,当我从这个地铁站C出口的闸机出来时,蓦然发现一个崭新深邃的隧道,隧道口紧挨着地铁C出口的闸机,旁边醒目的指引提示,可以由此直接到之江文化中心,距离约650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而当时我做此次出行的攻略时,还不知道有这个几乎是直线的捷径通道,准备用高德步行导航,预计在路面曲里拐弯地大概需要行走1.3公里。如此,还真的很有点小确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俩人在这条不冷不热的隧道里慢慢前行,可能是知道的人不多,或者是非双休日,也不是节假日,整个隧道几乎没有几个路人。而我想这个隧道要是在夏天、冬天或风雨天,对游客和路人实在是太友好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一路新奇地往前走走看看,感觉今天这里实在是太幽静了,仿佛是在时间隧道的深处默默前行,很有一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氛围。有下面这个视频可以作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接近隧道的末端,看到有一段平路输送电梯,就像机场里的输送电梯一样。大概是设计者考虑这段路略长,可以让有需要的人在上面休息一下,同时又不影响前行。只是那天这个平路输送电梯并没有运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走到接近之江文化中心的地下空间时,这个隧道两侧的商业氛围开始热闹起来。有各类饮食店、艺术品店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如果在之江文化广场玩累了,可以到这个美食街来加点能量,这里有杭州知味观的美食,也有“浙里食局”汇聚的全省、甚至全国的各种风味食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一个奶茶店的拐角处,我找到了浙江图书馆之江馆与这个隧道相通的地下负一层入口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通过这个很有气派的地下入口,上到地面入口大厅,眼前更是辉煌大气,很有现代化的格局和气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个大厅的四周和穹顶甚是壮观和精美,还是上个视频分享一下吧。尤其是那个穹顶的宇宙星空,仿佛在告诉人们,知识的海洋如同遥远的星空,是那样的无边无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浙江图书馆之江馆一楼主大门入口的右侧,是宽敞明亮的楼梯,楼梯旁边还有一组上下对行的自动扶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正对着楼梯尽头的平台墙面上,有一幅巨大的铜雕作品,面积为50平方米。据介绍是杭州的铜雕非遗传承人——朱炳仁先生特意为浙江图书馆之江馆精心打造的巨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幅取名《仰望星空》的画卷,充满着色彩浓郁的星空意境和浪漫遐想。在这幅作品中,朱老先生融合独创了“云水墨”笔意,构筑出书海“宇宙”中的美丽风景,充分彰显了历时123年的浙江图书馆,所拥有的典蕴华章的殿堂特色,以及浙江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历史背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个图书馆拥有地下一层和地面五层。每一层都有特定的功能和借阅书籍的分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下图,是图书馆负一层的平面布置图,主要是剧场、影音演播、展示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下图,是图书馆一层的平面布置图,主要是报纸、期刊类的阅读借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下图,是图书馆二层的平面布置图,主要是少儿和教育类的书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下图,是图书馆三层的平面布置图,主要是社科文学类的书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下图,是图书馆四层的平面布置图,主要是地方文献、人文艺术类的书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下图,是图书馆五层的平面布置图,主要是古籍类的书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天,我面对每个楼层的书架上,那些琳琅满目的书籍,真是看花了眼,竟然不知如何下手。只能像个匆匆而过的游客,在不同的楼层走马观花地浏览了一遍,感受着这里优美的读书环境,分享着这里浓厚的文化气息。这是一个学习知识和研究学问的圣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图书馆一楼的正门出来,视野豁然开朗。站在这个广场上你会发现,这里除了浙江图书馆之江馆,还有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浙江文学馆和之江文化中心公共服务中心。原来这个之江文化中心,就是由“四馆一中心”共同构成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下图是浙江图书馆之江馆外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下面两个图,是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外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听说在这个博物馆有三大镇馆之宝,其中的一条金龙,在今年的这个龙年特别红火。这条金龙是在1954年西湖疏浚时,从西湖水底的淤泥中打捞上来的,据考古专家研究和查阅古籍历史记载,确认系一千多年前的吴越国王钱鏐,为祭祀龙王祈求风调雨顺,作为祭品而投入西湖之中的稀世宝物。其实博物馆中每一件藏品的背后,都有许多沉甸甸的历史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此外,在浙江博物馆之江馆区,还展示着从良渚文化遗址挖掘出来的良渚玉琮王,这个良渚文化已经有五千年的历史了。201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良渚文化古城遗址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而这个在良渚古城遗址里考古出土的“玉琮王”,就是良渚文化最辉煌、最高贵的代表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其中玉琮王四面夸张的青蛙眼、纤细的羽毛等各色饰文,各有许多寓意,如果你感兴趣不妨去现场走走、看看、听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下图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外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下图是浙江文学馆的外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下图,是本文开篇中说的杭州新闻里,介绍之江文化中心时配发的一张全景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还是再分享一个360度的视频吧,以便读者可以有更全面的了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可惜那天我时间有点仓促,只进入图书馆去仓促地浏览了一下,希望以后有机会再来之江文化中心,做一次沉浸式的参观和游览。</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