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大沥书法人才培养提升工程:王志敏导师班 临·创作品展

芥山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指导单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主办单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南海区大沥镇文化发展中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广东省岭南书法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广东书法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为了提高大沥书法界的凝聚力、向心力,不断提升大沥书坛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为大沥书法艺术进入更高的艺术境界,广东省岭南书法院携手大沥镇文化发展中心、广东书法园共同举办“第二届大沥书法人才培养提升工程”。本工程旨在定向培养大沥书法人才,完善大沥书坛以大家为引领,以书法人才、书法骨干为主体的有生力量,为广东书法强省建设做出贡献。本次大沥书法人才培养提升工程设立:王志敏导师班、梁炳伦导师班、李广志导师班。</p> <p class="ql-block">王志敏</p><p class="ql-block"> 号:芥山,别署:介庐、虑识廔、数芥廔。</p><p class="ql-block">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荣誉主席、广东南方印社副社长、佛山市文联兼职副主席、佛山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佛山印社社长、研究馆员、硕士生导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找好着力点 推动艺术提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二届大沥书法人才培养提升工程王志敏导师班临·创作品展点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王志敏</p><p class="ql-block"> 几年前,南海区大沥镇文化发展中心为推动本地区书法艺术的提高,启动了一个“书法提升工程导师班”项目,设定每期为两年,到第二期时找到了我。平时留意教育方面的事并不多,日常所谓提倡,主要是鼓动人家去做,要承接这样一个项目,说实在的,心中没底!说是提升班,学员是从大沥本地书法爱好者中,通过自愿报名、导师审评挑选出来的。其他两个班的老师专长主要在行草,所以想学篆隶的大都被挑到我这个班来了。学员中大部分都有一定临摹和创作的基础,参加提升班的目的,当然也是要提高书法创作水平而来的。</p> <p class="ql-block">  我的提升班教学任务就这样开始了。</p><p class="ql-block"> 提高创作水平,说起来简单,对于曾经学习过一段时间,有一定基础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调整好创作学习方向,而这个方向的确定,又体现在各自不同的学习思路上。思路没错,方向对了,学习过程自然事半功倍,反之,很可能就是白费时间。事实上,这样的教训随处可寻。可是,要改变一个成年人的想法,接受你的经验,认真跟着你的想法走,那明显又是一项高难度的工程!因此,如何设定教学目标,展开教学任务,这是我接手当初思考最多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定位在“提升”,大部分的学员也都有一定的书法基础,甚至个别学员自已就曾经开展过多种书体的临摹和创作,通过技法学习要达到目的显然不符合实标情况。技法学习可以丰富学员技术方面的认知,丰富学员掌握技法的水平,但这种丰富,在尚未明确确立创作理念的学员身上,很有可能把书法艺术变得复杂化,搞不好,甚至把思想搞乱,在纷繁错综的技术层面变成得无所适从,成了多余的累赘。有了这个思路,我确定的教学方法主要就是疏导和整合!</p><p class="ql-block"> 疏导,这是帮助不同的学员疏理出书法技术层面已有的资源;整合,是把这些资源合理调动和使用。因为要疏理整合,反映在不同的学员身上,可能是有所添加,也可能得有所放弃。也许在课程实践中,整合的力度有点大,以至繁兴兄给了我一个定性——“减法教育”,我觉得这个评价好像还挺到位!</p> <p class="ql-block">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为这两年教学的任务制定了主要有四个内容:</p><p class="ql-block"> 一是,帮助学员初步选择和建立起各自日后在书法学习、创作和发展的大致方向。在与学员交流过程中,我发现大部分学员主要处于临摹开始熟练,准备进入创作的学习状态上,对书法创作的认知大多数还比较矇眬。提高对书法创作的认知,让学员先建立起各自的创作远景,似乎就是课程展开必须先做好的重要事情!因为书法艺术的创作与其他艺术门类有所不同,从书法本体的角度讲,所谓创作,其实就是建立或形成自已书法艺术富于个性特点认知水平和与之相应的书写技术。建立起各自在书法艺术创作的发展走向,并以此为立足点,展开两年的书法学习,是最符合课程本身的定位,最有利于整个课程正常开展的。</p> <p class="ql-block">  二是,在书法学习过程中帮助学员在艺术表现、艺术感受和艺术个性特点上更多地了解自已。这是一个与上面第一条对应的问题,所不同的是,前一内容重点放在从已知中去删减疏理,而这里的重点是从未知当中去发掘。这是专为各学员在更好地把握自已定位的前提下,通过一些实验性的课程设置进行的,目的是帮助学员发现和寻找本身固有的、与人不同的、富有闪光点性质的特性,而且带有很强的试验性质。方法是组织学员进行一些与平时习惯不同的书写训练和尝试,并通过讨论、交流与评判,对尝试结果进行动态分析,帮助学员从中发现和提取那些与平常不一样的、属于自已个性体现的东西,从而使学员对自已书写方面的特质获得更多、更深入的了解。最关键的是学会自行通过设定一些不同的书写试验,自我发现、自我把握那些能够突显自身书写个性和艺术趣味的东西,并且学会应用。事实上,这些实验,对处在进入创作阶段的学员非常重要。这些,在现时个性较强的学员作品变化的过程中是可以留意得到的。</p> <p class="ql-block">  三是,通过课间品评交流,对学员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新情况进行管控。这是课程推进过程中最重要内容,当然,也可以理解为授课方法。除了为落实前两条的内容,更重要的是通过运用自已的创作经验,帮助学员在学习进行过程中,及时把握、确定和留住那些符合自已发展方向的部分,不断解决作品中不足与不协调的方面。事实上,在学员们不断研习的过程中,及时为他们发现和肯定写得好、应该保留和发扬的地方,比找出不足的问题显得更重要得多!选择舍弃写得不好的、不协调的东西,保证审美的格调趣味与发展方向的协调性、纯粹性,就是平时上课时要保证做好的内容。</p> <p class="ql-block">  四是,组织与开展现场授课活动。宋·苏辙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中讲过:“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称“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书法创作,本质上是作者个人内涵修养的艺术呈现。“周览四海、交游豪俊”,养“浩然之气”,才能充实作品的内涵,真正提高作品的水平。广泛地欣赏书法作品,同时多与水平高的作者交流,本身就是学习书法的最好手段之一。所以,通过参与现场展览艺术活动,提升学员的学习和观察能力;透过与高水平作者的交流,提高创作自信心;参与现场的艺术活动,拓展艺术视野,这都是养“浩然之气”重要的组成部分!参与“把书法写在大地上”、“西樵山访摩崖”等活动,很大程度上开拓了学员的眼界与格局,更有利于学员日后的书法学习。</p> <p class="ql-block">  两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可以讲学员们都不同程度地获得了不少的收获。</p><p class="ql-block"> 其中选择篆书方向的:彭捷、黄小瑜、邹妙姗、卢昭海、张俊晖。</p> <p class="ql-block">  彭捷,本身就是中国书协会员,在书法创作上有较强的实践经验,所创作的甲骨文书法作品具有清刚优雅的艺术特点。这次学习重点就设定在艺术个性的进一步提升与定性上,而且有把甲骨文书法创作的特长融入金文书法创作上,确立和形成个人艺术个性和风格的想法。通过这期的学习,可以说这个方向已基本定形,通过日后进一步的深化,艺术个性与风格的确立,进而不断地成熟,将是值得期待的。</p> <p class="ql-block">  邹妙姗喜欢清人篆书,曾学习过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的小篆,篆书大字对联写得笔法较熟练且大气。课堂上较多帮助其对坊间见到的清人篆书作品进行辨析、择优方面,在学习的中学会如何回避反映在清人篆书字帖中出现的某些不良习气等。通过学习,她作品的整体水平与格调得到很大的提升。非常可喜的是,这次展示的是临《石鼓文》作品,笔法结构中规中矩,气息古雅有书卷气,也透露出向金文书法方向发展的意向。</p> <p class="ql-block">  黄小瑜,本身写得一手不错的铁线小篆,在各级的展览中曾获得过好的成绩,有较强的创作能力。学习方向主要在提高作品水平与格调上。“铁线篆”滥觞于春秋时期的青铜刻铭,多见于唐、宋以后的“铁线篆”作品艺术性每况愈下!固而取法应以汉以前才能获得高古典雅的韵致。先易后难,先重温《峄山》,从而管控好作品的格调,后渐渗入《石鼓》后,作品宽博古雅了不少,格调明显提高!估计深入磨励,一定能在“铁线篆”的书写群体之中再次脱颖而出!</p> <p class="ql-block">  卢昭海和张俊晖两人本来想学金文,之前都在写《石鼓文》,在我建议下,还是先继续深入学习《石鼓文》。自然,继续深入学习《石鼓文》最大的目标就是为将来进入金文学习作铺垫。 </p><p class="ql-block"> 两人的笔性有很大差别,卢昭海的用笔显得清刚方劲,线条富弹性。张俊晖的用笔雄浑圆厚,变化丰富,必须抓住这些很有意义的个性特点。每一次作业评点我都很小心地让他们大胆地保留并强化这些差异,最大的目的,就是把这些差别引导成为各自艺术个性。</p><p class="ql-block"> 现在看来,两人写的《石鼓文》作品已经各自表现出了明显的艺术特点。这为两人将来艺术风格的发育和建立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保留这些个性特点,进入金文的学习,也应该会事半功倍。</p> <p class="ql-block">  写隶书的有:黄敏乐、宋文宇、周令娴、李健民。</p><p class="ql-block"> 黄敏乐学汉隶应该有些时间,并曾在多个汉碑上下过功夫。教学主要帮助他疏理好从汉碑隶书中所表现出来不同的艺术特点,强化对汉隶的认知水平。最终为他选定了重温《乙瑛碑》作为学习的切入点,从用笔感受开始,以最大限度地先临似作为手段,目标是改变学习的方法习惯。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的《乙瑛碑》隶书有了很明显提升,《乙瑛碑》严谨庄重与整洁的特点表现得更为明显。</p> <p class="ql-block">  宋文宇、周令娴都是有一定学习创作经历的隶书作者,有较强的自主创作能力,在创作取法上又有所不同,受流行隶书的影响较多,学习的目标主要是提升创作水平和作品格调。方法主要就是回归传统经典,提高笔法水平。</p><p class="ql-block"> 对作品相对熟练的宋文宇,主要采用了简化本来在用笔法上过多弯曲的书写习惯。周令娴则直接以深入临习《石门颂》为切入点,直接对笔墨习惯进行更彻底的经典化改造。通过对作品用笔结构的细心矫下,宋文宇的作品格调有明显提升,周令娴的隶书用笔变得厚实流畅,更富篆韵致,艺术格调有显著的提高,为创作高水平作品提供了先决条件。</p> <p class="ql-block">  李健民选择清人邓石如、吴让之的隶书作为主功方向。由于清代距离现在的时间不算太久远,清人的作品现时能见到的还不少,坊间选印出版也往往莨莠不齐、优劣参杂,教学上主要帮助学员解决选帖、读帖,以及对原帖的用笔、结构辨析、择优与吸收上。通过学习,作品创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尤其是对清人隶书作品气格特点的把握上有明显的提高。</p> <p class="ql-block">  学章草的是:黄鑑英。</p><p class="ql-block"> 黄鑑英在这个班算是最特别的一个,他习学的方向并不是篆隶,而是章草,本身创作能力较强。学习的主要任务就是提高创作水平和作品格调。方法主要是根据章草的艺术特点,在原有基础上,为其引入王蘧常的章草作品和陆机《平复帖》的艺术特点,帮助从视觉秩序上理解前人对作品,在改造和疏理提升。这次学习,在作品创作上有了显著的改变,从视觉秩序的营造到笔墨韵味等方面得到比较全面的改善和提升,可以讲是班中提高较快,改变最大的学员。</p> <p class="ql-block">  两年的学习将要结束了,两年间,每个学员的收获可能不尽相同,如果拿两年前的作品作比较,大家应该都能发现到自已的确是改变了。我衷心希望这些改变,能够触动到每个学员的艺术格调乃至创作理念上,才算是真正有意义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当然,种种提升,能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里完成,主要得益于每个学员对学习真诚投入和耐心感受,这是令我感到欣慰的!但这些改变,又多数来自对具体作品细节的直接增删、整理的评点过程,性质上是直接粗暴的,因此很难从理论层面去触及学员内心深处早已形成的各种观念,更难说已经在学员内心中得到夯实,这才是我感到最担心和最意犹不尽的部分。</p><p class="ql-block"> 我衷心希望,这些改变,能够成为每位学员在将来书法艺术创作上的新起点和动力,因为从这里出发,应该就可以走上书法艺术的康庄大道,对此,我充满信心!同时与所有学员共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