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旧京】过完春节又该过龙抬头了

爱是永恒

<p class="ql-block">农历的二月初二,俗称的龙抬头。这一天有什么讲究吗?我们知道的就是,理发,吃春饼。其实,龙抬头这天,不止这个讲究,还有两个规矩。</p><p class="ql-block">龙在中国是祥瑞之物,也是天子的象征。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龙抬头,就意味着兴风作雨。而二月二,正是惊蛰前后,百虫蠢动,疫痢丛生之时,人们祈望龙出从而镇住毒虫,这才有龙抬头的说法和一些习俗。</p><p class="ql-block">我刚才说的两个讲究,其中一个就和毒虫有关。</p><p class="ql-block">二月二这天,人们要用白灰从院里蜿蜒撒进屋,然后曲折进入厨房,围着水缸绕一圈,然后再回院里,谓之曰,‘引龙回’。这天人们要‘熏虫’。就是在这天,人们用过年剩下的蜡烛,点燃后照射房梁和墙壁,以驱逐蝎子和蜈蚣。这刚刚复苏的虫子,被蜡烛光照射和蜡烛的油烟一熏,自动掉下来,即可驱灭。所以,二月二这天,人们既希望龙可以行云布雨,让来年风调雨顺,也希望龙可以让百虫蛰伏,人们避免疾病。所以这一天,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用龙来形容,比如吃面条,谓之吃龙须,吃饼,谓之吃龙皮,吃水饺谓之吃龙耳,吃米饭,谓之吃龙子,甚至吃蒸饼,都要用剪刀在饼表面剪出龙鳞来,谓之龙鳞饼。(我就纳闷了,龙都被你们吃了,还怎么保佑你们呀?)就连小孩子在这天剃头,都谓之剃龙头,妇女在这一天都不做针线活,怕针刺瞎了龙的眼睛。(其实,就算做针线活,你就叫龙针灸不就完了?)</p> <p class="ql-block">二月二还有一个习俗,就是接姑奶奶。</p><p class="ql-block">姑奶奶,是老北京对嫁出去的姑娘的称呼,有人说来自满人。可是,满人的姑奶奶是称呼未出阁的女子呀,因为未出阁的在旗女子,随时有可能被选进宫去,一跃称为主子。所以,此称呼先不到出处。过去的人们又封建又迷信,嫁出去的姑娘,轻易不能回娘家,就像春节期间拜年,也是当天来当天走,不能在娘家过夜。据说如果在娘家过夜,会对娘家兄弟不利。唯独,二月二这天是个例外。老北京有句民谣:二月二,接宝贝儿,接不来,掉眼泪儿。说的就是接姑奶奶。到了哪天,娘家必要派人去接,如果接不来,必有缘故。那就要麻烦娘家的长辈再次出面,询问一下不能回娘家的理由了。而且,这次接来,必要在娘家住几天,甚至于十几天,才能回家。而且,这一天,被接来的姑奶奶们,吃的第一顿饭,必是春饼。</p> <p class="ql-block">大致二月二的风俗就这些,还有知道更多,我有遗漏的吗?留言探讨。</p> <p class="ql-block">来源:今日头条</p><p class="ql-block">编辑:爱是永恒</p><p class="ql-block">作者:俗文化研究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