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个人好恶选人——坑人不浅

天马

<p class="ql-block"><b> 凭个人好恶选人——坑人不浅</b></p><p class="ql-block"> 天马</p><p class="ql-block"> (2024年2月25日)</p><p class="ql-block"> 古往今来,选人都是一件大事。近来,看历史题材片,对过去封建皇帝选太子,也就是选“接班人”,颇有些感悟。感触最深的是,选人对错,决定江山社稷,决定朝代兴衰。而恰恰是很多皇帝都难免走入一个误区,那就是权凭自己的好恶选人,包括那些叱咤风云、一世英名的“明君”,也很难逃出情感的圈子,让选人这条道走入歧途,有的把江山推向没落,有的险些“改朝换代”。</p><p class="ql-block"> “立太子”,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形成个不成文的“规矩”:立嫡,立长,立贤。可说是这么说,历朝历代,真正能立贤德、立贤能的实在是不多。比较普遍的是两种情况:一种是皇帝“图省事儿”、“不作为”,选个“嫡出”,或者选个“长子”了事,皇后“满意”,大臣们也挑不出毛病;更多的还是“感情色彩”浓厚,绕来绕去,还是得选自己“得意”的。结果,贤者、能者得不到“重用”,就难免生出“事端”,轻则闹得朝庭“鸡犬不宁”,重则搞得血雨腥风,甚至“江山易主”。</p><p class="ql-block"> <b> 先说说唐太宗李世民,因为“接班人”没有选好,差儿丢了李家的江山。</b>李世民当太子、当皇帝,本来就是在杀兄弑弟、制造“玄武门事件”后夺得的。李家“老二”所以能弄出“玄武门事件”那么大的“动静”,完全是其“老爹”李渊“处事不公”造成的。明明是“老二”说服李渊“起事”造反,又在其身边鞍前马后,立下战功赫赫,且完全可以说“文能治国、武能安邦”。李渊却非得按“常规”办事儿,硬是立“老大”李建成为太子。结果,白白搭进去“两个儿子”,自己还险遭“杀身之祸”。</p><p class="ql-block"> 李世民“上位”后,应该说皇帝当的不错,“贞观之治”流芳百世。可轮到他选太子的时候,也难免出现了“当事者迷”。他敢下手杀了他爹的儿子,可轮到自己的儿子,却在他的心目中“手心手背都是肉”。思来想去,他在所有的儿子中挑了一个最怂的李治。为啥选李治?主要是他觉得李治的手不“黑”,他绝对干不出杀兄弑弟的事儿,可以确保所有儿孙脑袋无虞。作为皇帝的唐太宗,这个时候想的不是谁来“守江山”,而是怎样才能保证自己的儿孙安然无恙。</p><p class="ql-block"> 唐太宗所以选李治当太子,还有一个原因,李治虽然在皇儿里排行“老四”,可他是长孙皇后所生,属于“嫡出”,再加上有当朝宰相、李治的亲娘舅长孙无忌投了一张“赞成票”,李治也就顺理成章地当上了太子。</p><p class="ql-block"> 李治当了皇帝,干的第一件“丢松”的事儿,就是天下美女有得是,他非要选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子、也就是自己的“小妈”“武才人”当皇妃,一下就闹得满朝非议。“武才人”到了李治的身边,很快就出现了“阴盛阳衰”,“武才人”不光是批阅大批奏折,还在很多事情的决断上当了“半拉家”。自己的身份也很快上位当了皇后。尤其是李治死后,武则天更是完全把持了朝政,他嫌李显的皇帝当的“窝囊”、嫌李旦当皇帝“不务正业”,整天就知道打猎、钓鱼、逗蛐蛐,干脆连废两个皇帝,自己直接称帝,改国号为“周”。</p><p class="ql-block"> 应该说武则天十五年“皇帝”当的挺“硬”,可谓国泰民安。最可贵的是,武则天临终前死得很“明白”,她知道“顾全大局”,尽管侄儿武三思软磨硬泡想要“接班”当皇帝,她还是把皇权还给了李家,要是她稍错一点儿主意,李家的江山也就彻底改姓了。李世民错选了一个怂儿子,险些铸成历史的大错。</p><p class="ql-block"> 武则天既然还权给了李家,自己还是以太后的身份同唐高宗李治合葬。因为自己生前干了不少“臭事儿”,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女人,居然敢于称帝,还改了国号,这在那个朝代无论如何都是属于“大逆不道”。所以,她身后给自己立了个98吨重的“无字碑”,功过是非任由后人评说。1994年,我去西安开会,顺便看了以李治、武则天墓为核心的“乾陵”,98吨重的“无字碑”还在那里“巍然屹立”,旁边立了个小碑,是清朝乾隆皇帝写的“唐高宗之墓”,跟武则天98吨重的“无字碑”比,显得很是寒酸。</p> <p class="ql-block">  <b>  再说说明太祖朱元璋,因为“爱屋及乌”选了个朱允炆,把朝庭闹得“天翻地覆”</b>。朱元璋,一个“要大饭”的居然造反当了皇帝,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跟朱元璋比,刘邦虽然也是“草根”出身,可人家毕竟是个“亭长”,比起现在的村长还大了“半级”。当然,朱元璋有他了不起的地方,他知道“体恤民情”,他知道通过“锦衣卫”来惩治腐败、反对特权。选“接班人”这件事,他没有什么“章法”,权凭“老规矩”和自己的好恶。</p><p class="ql-block"> 应该说,朱皇帝选的第一个太子朱标,还是符合“条件”的,他既是家中长子,又是嫡出,论起贤德朱标也在优秀之列。可不幸的是朱标当了二十多年太子,还没等“上位”就夭折了。父子俩不一样的是,朱皇帝杀人如麻,朱标则是仁厚有加。看着朱皇帝杀人,他被吓得直闭眼睛。所以,说朱标的死是“偶感风寒”,其实叫我看就是让他爹活活给吓死了。说起朱标这个人,朱皇帝还是蛮喜欢的,朱标对父亲做到了“忠孝两全”,对兄弟们宽厚仁慈,通过在太子位上的历练,将来也一定能够治国有方。结果,天不作美,他死了。这就逼着朱皇帝另选他人,朱元璋知道自己的儿子朱棣身怀文韬武略,又在“燕王”的位置上,可总觉得朱棣在很多方面不像朱标那么“准成”,权衡再三,他还是选了自己的孙子,也就是朱标的儿子朱允炆。这不仅是因为他爱屋及乌,还因为朱允炆从小就讨得爷爷的喜欢。朱允炆由于缺乏历练,再加上他资历太嫩,很难负重,偏偏他又听信身边大臣们“削藩”的建议,非要从那些藩王叔叔手中拿回权利和地盘。本来朱棣就对老爹的选择心怀不满,于是借着削藩,他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发动了靖难之役,三年功夫就打到了南京城,夺了王位。直到今天,朱允炆到底哪里去了,也没有个准确的说法,一说是被城中大火烧死了,一说是躲进寺庙当了和尚。就连那些史学家和“百家讲坛”的易中天、王立群都莫衷一是。</p><p class="ql-block"> 没有人说朱棣是个“好皇帝”,但都说他是个有能力、是个干事儿的皇帝。在位几十年,他为明朝收复了大片土地、迁都北京、支持郑和“七次下西样”、编撰了永垂史册的《永乐大典》。2012年,我到澳大利亚,听导游说,郑和下西洋比英国的库克还早,要是郑和有英国人那心眼儿,在那有着七千多平方公里土地的大岛上插上一杆中国的国旗,那里就变成了中国的领土,“库克小屋”也就会变成了“郑和小屋”。</p><p class="ql-block"> 当然,朱棣晚年对自己所发动的“靖难之役”也进行了反思,对手上粘满朱家人的鲜血深感痛心。他把朱高炽等三个儿子和孙子朱瞻基叫到一起,一家三代“歃血为盟”,自己的刀尖绝不能再粘朱家人的血。假如没有当年朱元璋的“一意孤行”,恐怕也就不会有后来朱家人的“骨肉相残”。</p> <p class="ql-block">  <b>  最后说说清朝的多尔衮,好端端的一个皇帝“材料”,硬是为“情”所困,才改写了清朝的历史。</b>研究清朝的历史,翻看有关清朝的电视剧,我一直是为多尔衮大鸣不平。从努尔哈赤起兵,到皇太极终了,“满人”也不过就是在东北“闹腾”。皇太极死后,是多尔衮率军入关,占领了北京城,打出了整个的大清朝。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叱咤风云的大英雄,却只混了个“摄政王”。</p><p class="ql-block"> 按着《大清王朝》电视剧里的说法,努尔哈赤在临终前本来是要传位给多尔衮,可由于多尔衮当时身处年少,斗不过那几个同父异母的哥哥,最后被皇太极占了皇位。等皇太极死了,论功劳、论能力,都应该是多尔衮来当皇帝。这个时候的大玉儿,也就是孝庄皇太后,虽然与多尔衮“情深似海”,可在她看来,让皇太极的儿子福临当皇帝,才符合祖制,关键是福临毕竟是大玉儿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在大玉儿的心目中,理归理,情归情,关键时刻,她甚至是以死相逼。</p><p class="ql-block"> 对多尔衮来说,他既有当皇帝的功劳,也有当皇帝的能力。可在他面前的选择是,到底是要江山还是要美人,他想既要江山又要美人,等他当了皇帝一定让大玉儿来当皇后。恰恰是大玉儿就是不想当那个皇后,只想当皇太后。多尔衮也曾动过几次念头,他的同胞兄弟多夺更多次苦言相劝,想把顺治皇帝取而代之,自己登基当皇帝。碍于大玉儿的情感所系,最后还是情感战胜了理智。</p><p class="ql-block"> 在推动大清王朝的建立和发展上,多尔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历史上没有“假如”,我们可以设想,假如多尔衮坐上“一庄”皇帝,很可能清朝会走向更加辉煌,清朝的历史也就会被完全改写了。在摄政王的位置上,多尔衮辅佐顺治皇帝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在决策和作用上总还是受制于人,就连自己跟大玉儿的“大婚”,也要得到顺治皇帝的“恩准”。结果,因为有缘无份,两个人最终还是没能修成正果。顺治皇帝在位18年,没有给后人留下任何“可圈可点”的地方。甚至,连他最后的身事,都众说纷纭,有的说他寿终正寝了,有的说他烦于政事,出家当了和尚。这了事,只有去问孝庄,才能说个明白。好在是顺治皇帝生了个好儿子,康熙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开创了千古留名的“康乾盛事”。</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选人、用人的经验教训,值得后人当作一面镜子,认真吸取。总体上来说,凭着个人好恶来选人、用人,应该说是一大忌。推动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有赖于选人、用人,历史上是这样,未来也当如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