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加索三国行之三:格鲁吉亚(下)

Lei

<h1>在库塔伊西住了一晚,夜里下了大雨,早上仍是蒙蒙细雨。我们就在雨中漫游了库塔伊西。</h1> <h1>中央广场的格尔吉斯喷泉(Colchis Fountain),以公元前13世纪高加索地区的一个古王国格尔吉斯命名,2012年建立。喷泉上的动物雕塑都是根据在这个州考古出土的远古动物遗骸复原的。</h1> <h1>库塔伊西虽然是格鲁吉亚黄金时代的都城,但是由于从7世纪、13世纪到16世纪先后遭阿拉伯人、蒙古人和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入侵,除了我们昨天看的修道院和教堂,过去的王宫建筑没留下任何痕迹。</h1> <h1>库塔伊西大歌剧院。</h1> <h1>歌剧院分院,屋顶是著名演员的雕塑。</h1> <h1>库塔伊西老城。</h1> <h1>一所中学。</h1> <h1>库塔伊西一位20世纪的哲学家。</h1> <h1>这样的街边雕塑不少,这位好像是个摄影师。</h1> <h1>从库塔伊西开行两个半小时,抵达黑海边的巴统(Batumi)。按人口,它比库塔伊西多,应为老二,但是按面积却比它小,所以屈居格鲁吉亚第三大城市。巴统一名来自希腊语,是深港的意思。它是格国一个自治共和国的首府,但并不独立。</h1><p class="ql-block"><br></p> <h1>娜娜带着我们直奔鱼市,买了鲜鱼虾,然后来到黑海边一个餐厅加工。 </h1> <h1>海鲜加工好了,我们大快朵颐。主菜是炸三文鱼,鲟鱼,大虾,多春鱼,鱼子酱,另有烤蔬菜炸薯条,新鲜美味!</h1> <h1>一边品尝海鲜,一边看黑海惊涛拍岸,真是开怀。</h1> <h1>巴统海滨大道(Seaside Boulevard)有25公里长,从1881年开始修建建,起源于当地一位军事总督的想法。他请了一位普鲁士园艺师设计海滨大道,又请了一位法国园艺师后续。沿巴统海滨大道看这个城市和黑海,是巴统的主要景观。</h1> <h1>字母塔,135米高,圆顶是一旋转餐厅,有电梯上去,外面从下到上是格鲁吉亚的33个字母,故此得名。</h1> <h1>巴统著名的网红打卡景点“阿里和尼诺”(Ali and Nino)移动雕塑,是格鲁吉亚当代艺术家塔玛尔·科维茨塔泽(Tamara Kvesitadze)的作品,2010年落成。它取材自 1937 年的一部发生在高加索地区的爱情悲剧小说,有“高加索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之称。雕塑中的两个人物会定时向着对方缓缓靠拢、拥抱、亲吻,再穿过彼此的身体,继续渐行渐远。</h1> <h1>黑海边的一个抽象派雕塑。</h1> <h1>欧洲广场(Europe Square),这是巴统的心脏地区。</h1> <h1>广场一头的婚姻登记处。</h1> <h1>歌剧院。</h1> <h1>巴统老城美狄亚广场(Medea Square)。</h1> <h1>美狄亚与金羊毛纪念碑(Medea Monument), 源自希腊神话中伊阿宋寻找金羊毛的故事,传说中巴统就是他们的登陆之处。</h1> <h1>巴统老城新城,主要建筑都是欧式风格。从欧洲广场到美狄亚广场,都是18和19世纪的欧式建筑。格鲁吉亚地处欧亚交汇处的亚洲,但他们有很浓重的欧洲情结,他们20世纪的一位著名经济学家兼诗人就说:“我是格鲁吉亚人,就是欧洲人。”</h1> <h1>可是离市中心不远的这样的居民楼不仅在巴统,也在格国我们所到之处比比皆是,感觉很不“欧洲”。</h1> <h1>而且这些楼上的阳台常常滿挂“万国旗,感觉就更不“欧洲”了。</h1> <h1>从我们在巴统的酒店房间就可以看黑海,真爽啊!可惜酒店服务略逊。</h1> <h1>晚上再去巴统海滨大道,看打上灯光的移动情侣雕塑、字母塔等,与白天看到的又不一样。</h1> <h1>移动的阿里与尼诺。</h1> <h1>一个酒店的灯光变色。</h1> <h1>到巴统的次日,我们按日程乘“黑海海盗”号木船游览巴统港湾半个小时。</h1> <h1>看看巴统的海岸线,还是挺美的。</h1> <h1>天虽阴,却无海浪,算是风平浪静。只是也没看到什么海鸟。</h1> <h1>游罢黑海,我们就直奔格国中南部的博尔若米(Borjomi)。</h1> <h1>这个只有1万2千3百多人口的小镇坐落在库拉河穿过的博尔若米峡谷(Borjomi Gorge),因1841年发现了优质矿泉水而知名。博尔若米矿泉水在前苏联国家特别有名,现在出口欧美及中国。</h1> <h1>这里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加之矿泉也可洗浴治病,19世纪起很多权贵在这里建了别墅。</h1> <h1>过去的一个别墅,如今是金郁金香酒店。</h1> <h1>矿泉水在如今的博尔若米·哈拉加乌利国家公园(Borjomi-Kharagauli National Park)里面。博尔若米峡谷中最大的一处泉眼就是叶卡特林斯基泉(Ekaterininsky Spring),这是以19世纪中沙俄在格鲁吉亚总督的二女儿的名字命名的。1841年,就是她因患胃病,经人推荐来到博尔若米,用这个泉眼的水治疗,然后痊愈,从此博尔若米名扬全沙俄。</h1> <h1>当时就有人为这泉眼盖了木亭子。如今这亭子里的矿泉水水龙头仍然常年不关,供游人免费品尝矿泉水。很多欧洲游客用依云矿泉水瓶来装水。水温热,有点甜丝丝的。</h1> <h1>公园内的一处三股瀑布和普罗米修斯像。传说中的普罗米修斯因盗天火给人间被锁在高加索山,所以他在格鲁吉亚很有名。</h1> <h1>接连两天没有看教堂。这一天,就给我们来了一个别具一格的安排。这就是瓦尔齐亚洞穴城市(Vardzia Cave City)。</h1> <h1>前往瓦尔齐亚的路上经过的一个17世纪城堡。</h1> <h1>这是“格鲁吉亚的秦始皇”大卫四世国王的儿子乔治三世国王和孙女塔玛尔女王在12和13世纪为躲避蒙古人修建的,在库拉河左岸埃鲁希提山(Erusheti Mountain)的深山绝壁开凿出来。</h1> <h1>洞穴绝壁有500米长,共19层,原有6000多洞穴,可容纳5万人。后大部毁于蒙古人和地震。前苏联时开始考古挖掘和维修,现在开放参观的洞穴有130来处。</h1> <h1>虽然上上下下台阶有些陡,腿脚不好的游览有些吃力,但是这个景点很有意思。走过那一处处曾经作为居室、药房、面包房和酒窖及会议厅等等的洞穴,给人无限遐想。</h1> <h1>一个洞穴中的泉水,号称“塔玛尔女王的眼泪”,据说很神圣。</h1> <h1>洞穴主教堂外的走廊,还有教堂门楣上和教堂内的壁画,都是13世纪的原件。</h1> <h1>壁画中左侧女性即塔玛尔女王,格鲁吉亚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当地很受推崇。这是现存三幅她的壁画之一。</h1> <h1>据说瓦尔齐亚这个名字也来自塔玛尔女王。她小时候常来她父王建的这个洞穴城玩儿,有一次侍卫找不到她了,就高声问她在哪儿。她回答“瓦尔齐亚”,意思是“我在这儿呢,叔叔”。于是洞穴城便被命名为瓦尔齐亚。</h1> <h1>当年修道院修士们的餐厅。</h1> <h1>一个小礼拜堂。</h1> <h1>部分隧道。</h1> <h1>洞穴酒窖。整个洞穴城有25个酒窖。</h1> <h1>洞穴内的石龛是放酒的架子。</h1> <h1>面包房。</h1> <h1>1988年来此修行至今的五个修士的住地。</h1> <h1>山上也滿是葡萄园。</h1> <h1>很多人以为瓦尔齐亚是世遗,其实不是,它只是列入了世遗备选名单,离正式通过还有一段距离。</h1> <h1>瓦尔齐亚之后我们在亚美尼亚玩儿了两天半,然后返回格鲁吉亚,直奔首都第比利斯(Tibilisi),意思是温暖,因此这里有许多硫磺温泉。 </h1> <h1>到达第比利斯已是傍晚,娜娜立即带我们去圣三一大教堂(Holy Trinity Cathedral of Tbilisi)。它位于库拉河左岸伊利亚山(Elia Hill)上,1995年动工,2004 年建成,是格鲁吉亚乃至整个高加索南部地区最大的东正教教堂,也是我们此行所看的唯一一座现代教堂。大教堂的主建筑高约 100 米。</h1> <h1>这个教堂以保存极其贵重的圣像而著称。如大卫四世金像。</h1> <h1>手抄本《圣经》。</h1> <h1>巨幅耶稣像。</h1> <h1>囊括了格鲁吉亚历史上重要的宗教人物的艺术品。</h1> <h1>一整根木头雕的耶稣受难像。</h1> <h1>手绣的耶稣死后的毯子。</h1> <h1>我们去的这一天正赶上星期日,听说总主教约了1000孩子在这里洗礼,教堂内外人满为患,教堂内受洗的孩子哭声一片。</h1> <h1>初中时学过茅盾先生写的《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没想到有朝一日真来到了第比利斯,看到了这个印刷所,还是在后苏联时代。当地称之为斯大林的地下印刷所(Stalin’s Underground Printing House)。</h1> <h1>看守这个纪念地的格鲁吉亚老共产党人。他热情地用中文欢迎我们。</h1> <h1>从大门进去,小院中一个简朴的木柱廊房屋。斯大林当年有时会在左边那间下榻。</h1> <h1>左手边就是他睡过的床。</h1> <h1>通往并掩护地下印刷所的水井。</h1> <h1>我们通过后来另修的一个狭窄楼梯走到这里,看到当年用印刷机。</h1> <h1>印刷所还有个博物馆。</h1> <h1>当年的印刷品。</h1> <h1>印刷品发到的城市。</h1> <h1>博物馆收藏的有茅盾先生那篇文章的中国语文课本。</h1> <h1>接下来我们来到欧洲广场,在这里乘缆车登上索洛拉基山(Sololaki Hill)。</h1> <h1>从缆车看流经第比利斯的库拉河。</h1> <h1>山上有《格鲁吉亚母亲》(Kartlis Deda,Mother of Georgia)雕塑。这是1958年为纪念第比利斯定都1500年而建,人像20米高,左手端酒右手持剑,象征“朋友来了有好酒,敌人来了就打仗”。</h1> <h1>纳里卡拉要塞(Narikala Fortress),是第比利斯现存最古老的地标建筑,据说也是保卫第比利斯的最后一道防线。我实在是没有兴趣费力去爬那个废墟城堡了,就在格鲁吉亚母亲雕塑附近游逛环境。</h1> <h1>远远看到纳里卡拉城墙废墟的最高处立着一个巨大的十字架,表明第比利斯人视它为“城市的心脏和灵魂”。</h1> <h1>山上是俯瞰第比利斯全城,尤其是老城区风景的好去处。</h1> <h1>那个绿色建筑是和平桥,旁边两个管形建筑是前总统未建完的剧场,他现在监狱里。</h1> <h1>植物园。</h1> <h1>从山上下来,直奔第比利斯老城,路经英雄广场(Heroes’ Square)和英雄纪念碑(Heroes Memorial)。建于2009年,纪念在1921年与苏联红军作战、1924年武装反对苏维埃政权、以及苏联解体后在1992到1993年在阿塞拜疆的军事行动中、2008年与俄罗斯在南奥塞梯的作战中死去的格鲁吉亚武装人员。碑高51米,组成纪念碑的每块大理石上都刻着死者的姓名,总共有4000多个。我们只是乘车经过,没有下去看,感觉这碑的造型比较奇特。</h1> <h1>老城房子很多是13世纪的。像这些楼房下层的红砖底座就是13世纪的。</h1> <h1>老城一个五星级酒店外的格鲁吉亚人雕塑。</h1> <h1>老城的木偶剧场钟楼也是一个网红打卡地。</h1> <h1>在老城看到的前总统府。</h1> <h1>老城酒吧街。</h1> <h1>地毯街。</h1> <h1>格国总主教府。</h1> <h1>第比利斯圣三一教堂建成之前格国最重要的教堂,圣尼诺亲手做的十字架原件就在这里。</h1> <h1>圣尼诺十字架原件就在这个十字架的后面。真迹还是难得一见。</h1> <h1>考古出土的3000年前的“宴会主持人”(toastmaster)雕塑,当地语发音“他妈的”(Tamada)。人物手举羊角杯,说明了格鲁吉亚酿酒业的悠久历史。这个形象在格国很流行。</h1> <h1>第比利斯老城有一个硫磺浴区。既然硫磺泉是第比利斯温城名号的来历,那当然要在这里泡泡温泉。</h1> <h1>我和红枫选择在皇家浴室泡温泉。</h1> <h1>穿过走廊</h1> <h1>大厅</h1> <h1>然后来到我们的包间。人民币几十元的样子,只有我们两人享用,真是爽极了!</h1> <h1>泡罢温泉继续逛。逛到现任总统府。还真看不出什么森严的警卫。</h1> <h1>定都第比利斯的国王像和一座7世纪的教堂。</h1> <h1>第比利斯的浪漫。</h1> <h1>库拉河和和平桥。</h1> <h1>旱桥市场。</h1> <h1>第比利斯应该是一个可以细细品味的城市,可是我们拉练式的旅游疲于奔命,只能浮光掠影,留下很多遗憾,也感到跟团旅游的不便。</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