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土岭村大事记</p><p class="ql-block">元朝</p><p class="ql-block">元至元四年(1338),居民马铎等修建五龙庙,庙址在南关厢土岭南。</p><p class="ql-block">民。</p><p class="ql-block">明朝</p><p class="ql-block">明朝在南门外西教场(土岭地)前,俗称教场坟建演武坊。</p><p class="ql-block">清朝</p><p class="ql-block">清康熙二十年(1681)邑绅长宁李占黄在土岭村南建石桥,名曰"永济桥"。</p><p class="ql-block">清雍正六年(1728),知县田楫在土岭村南建先农坛。</p><p class="ql-block">出生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的土岭村王轼在乾隆年间任平陆县训导、教谕。</p><p class="ql-block">道光元年(1821),土岭饧坊开始营业,生产花眼麻饭和花眼灌糖两大类,产品畅销晋、冀、豫三省。</p><p class="ql-block">清光绪《黎城县续志》载:土岭村原名壁风岭,因坐落在黄土坡岭上,为县城大影壁而得名,后因其地形改称土岭。</p><p class="ql-block">中华民国</p><p class="ql-block">民国廿四年(1935)《黎城县志》载,实行编村,分主村名与联合村名。东洼为主村,包括西洼、东旺、南桥沟、北桥沟、土岭村。</p><p class="ql-block">民国廿五年(1936),《黎城简志》旅店载:土岭村有旅店三家。</p><p class="ql-block">民国廿六年(1937)11月中旬,八路军129师与115师地方工作团先后到过黎城,曾在土岭旅店居住。土岭村王晚林等参加115师八路军。</p><p class="ql-block">于1938我县参军的500青年随工作团开赴冀鲁豫抗日。</p><p class="ql-block">民国廿七(1938),土岭村王三方(朱辉),与几名同学徒步去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p><p class="ql-block">民国三十一年(1942)8月,土岭村归下桂花主村,北桥沟归南桥沟主村。</p><p class="ql-block">民国三十三年(1944)12月全县有32名干部调河南工作,其中包括土岭村王开基和南关村李义和,而李义和当年牺牲。</p><p class="ql-block">民国三十四年(1945)8月15日,日本政府无条件投降,抗战八年取得了最终胜利。土岭村数名青年纷纷参加民兵,积极踊跃参加了上党战役。</p><p class="ql-block">当年土岭村在河南农林厅的王开基牺牲。</p><p class="ql-block">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全村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农民分得了土地与房产,土岭农民翻身得解放。</p><p class="ql-block">土岭村晋冀鲁豫野战军4654部队一营教导员朱辉,9月5日在大杨湖战斗中牺牲,年仅26岁。</p><p class="ql-block">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5月1日,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在"八年抗日烈士纪念亭"内续建解放战争烈士纪念碑,铭刻了解放战争中牺牲的302位烈士的英名和战绩,土岭村在大洋湖战斗中牺牲的朱辉列在首位。</p><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县委在县城举行万人大会,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和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土岭村部分党员和群众参加。</p><p class="ql-block">12月6日,土岭村翻身农民领到了全县颁发的土地改革后新的土地房产证。</p><p class="ql-block">1950年,土岭村61军128师战士王本富在四川牺牲。</p><p class="ql-block">1952年,县里在土岭村东(东崖王氏祖坟)修筑了邯长公路,后改为现在的207国道,土岭村失去了旧时的繁华和辉煌。</p><p class="ql-block">1955年,南关、土岭、北桥沟由互助组初级社到合作社的发展迅猛,入社达到总户数的97%,受到县里表扬。</p><p class="ql-block">1958年9月1日,黎城县工业学校在土岭村成立并开学首批招生为50名,主要教师为毕业于山西大同煤矿技工学校的高明廷,校部与灶房设在"老管理"家。煤矿技工学校的高明廷,校部与灶房设在"老管理"家。50名学生毕业后全部统一分配到下寺农机厂、源泉纸厂、工业管理局以及各公社的农机厂和拖拉机站,后来均成为我县工业上的骨干与栋梁。</p><p class="ql-block">1958年秋,土地归集体所有,成立人民公社,设立食堂,全村人过上了吃不饱、饿肚子的苦日子。同年秋天,公社在土岭村的石桥沟等地成立了万头养猪场,一年后养猪失败。</p><p class="ql-block">1959年11月,黎城县石棉制品厂在土岭村成立,职工60多名,主要生产石棉板、石棉绳等,总产值2.74万元。厂址设在村南头,工人住在农户里。</p><p class="ql-block">1962年,南关村党支部成立。土岭村由下桂花村划归南关村,同时划归的还有北桥沟,至此三村合并为南关大队,首任支部书记为杨福林,村长为张同保。</p><p class="ql-block">1969年,南关村党支部一次发展10名党员,其中包括土岭村的王苏奇、王雪梅等,这批党员在后来分别成为支部书记、村长、支委、村委等,为南关的发展起到了坚强堡垒作用。</p><p class="ql-block">1971年,县粮食局粮油加工厂在土岭开办酒坊,业务是酿酒、榨油、养猪,日产白酒50多公斤。1981年停业。</p><p class="ql-block">1974年,南关村设立小学,校址先在土岭村王联正院内,后搬在土岭东崖南,为五年制,班级五个,教师10多人,学生200多名。</p><p class="ql-block">1982年,南关村民主选举了党支部书记,土岭村党员王苏奇当选。</p><p class="ql-block">1983年,南关大队在位于土岭村的大队院内办起了印刷厂,先后由张爱升、王兴顺担任厂长,印账表、单据、稿纸、文件等业务。</p><p class="ql-block">1991年,南关戏台院在土岭村落成,坐南朝北,3600平米,与村委在一个大院,是村民文化活动场所。</p><p class="ql-block">2004年,南关土岭供水站建立,井深320米,共解决了4个村的自来水供水问题,实现了户户通自来水。</p><p class="ql-block">2008年,重建土岭瘟疫庙顺利竣工,农历三月初五举行了盛大的开光仪式。</p><p class="ql-block">2014年,南关村一分为二,改制为社区。以207国道为界路,路西为南关社区,路东为北桥沟社区。土岭村属南关社区。</p><p class="ql-block">2020年,土岭瘟神庙由民间集资,进行了全面修缮。</p><p class="ql-block">2023年4月5日(清明节),土岭王氏家族,在西崖举行了隆重的"王氏宗祠"开光仪式。至此,王氏宗亲有了心灵慰籍的精神家园。</p><p class="ql-block">2023年7月,土岭村优秀学子、王氏十一世孙王路阳,考入北京大学。</p><p class="ql-block">王苏陵于2023年考证并整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