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面世话家父

杨继云

<p class="ql-block">  在2024年新春佳节之际,家父所著的《长阳方言词典》终于付梓问世。每当翻开那散发着油墨芬芳的页面,我都不禁为老人家感到由衷的欣慰。年已九十有六的父亲,仍能笔耕不辍,出版新书,这不仅显示出他健康的体魄,清晰的思维,以及旺盛的精神状态,更是他晚年高品质生活的体现。这既是父亲个人的福祉,也是我们作为子女的骄傲与幸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实则,该书已于三年前就定稿了,却因等候家父故交撰写的《序》文而延迟了出版时间。该故交为家父在华师大的同窗,年事已高,身患微疾,难以凝神撰写,导致出版事宜一再搁置。我屡次劝说家父,不必等待《序》文的完成,应尽快付梓,以免发生不测之祸,使我无力完成其未竟之愿。幸赖如今书籍终得出版,也使我这一心事得以释怀。</p><p class="ql-block"> 本书分为前言、目录、正文、后记等章节,共计410页,还有三篇附录:一、《长阳方言音系说略》,二、《长阳方言本字考》,三、《长阳方言地图》(三幅)。本书收录常用长阳方言词目4896条,约35万字。书中通过拼音与声调的标注,辅以例句,使得内容通俗易懂。对于一些生僻字,亦从字面进行注解,便于读者查阅理解。</p><p class="ql-block"> 原以为家父晚年才有编纂此书的念头,然而通过交流及阅读《后记》得知,家父大学毕业后即萌生此意。换言之,此书为家父60余载持续收集整理的成果。自32岁起至96岁出版,历经漫长岁月,青年时的志向始终如一,持之以恒,实属不易。感谢上苍赐予家父长寿之福,否则此书亦无法在96岁之际与读者见面,由此可见其珍贵性。本书之出版,乃长阳土家文化之幸,长阳人民之幸,亦为所有读者之幸。</p> <p class="ql-block">  家父一生阅历丰富,1928年农历二月三十日出生于资丘镇清江南岸田家河村曲溪岸边的周家坪。爷爷思想开明,家父五岁时便被送入私塾读书,自幼接受启蒙教育,国学熏陶。他在资丘镇资泉乡中心小学完成小学教育,在五峰李家湾湖北省立五峰初级中学就读初中。1944年,年仅16岁,在国家危难之际,响应政府号召,投笔从戎,参加青年军。抗战胜利后,又考到贵阳青年中学高中部学习深造。1948年学校停办,1949年上半年接受训练,下半年重返部队,并随军于成都平原起义,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担任文化、军事教员。新旧时代的变迁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家父度过了青春岁月,1952年于西康转业复员,回到阔别八年的家乡,后被分配到厚浪沱小学任教。1956年秋,重拾信念,参加高考并被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录取,获得深入学习语言文学的机会,多年的大学梦得以实现,于1960年秋,以优异成绩毕业,被分配回到长阳继续投身教育工作。</p><p class="ql-block"> 家父一生起伏不定,时代的更迭,历史的变迁,母亲重病数十年,皆为工作、生活带来了重重困难。然而,家父始终默默承受,坦然面对,乐观处之。他对工作兢兢业业,对学生关怀备至,对同事友好相待,对家庭尽职尽责。在职业生涯后期,担任领导职务,依然勤勤恳恳,平易近人,奋勉工作。</p> <p class="ql-block">  家父自幼酷爱国学,虽世事变迁,始终致力于语言文字的研究。退休前,编著出版了《长阳方言志》,这是一本对鄂西南长阳方言作了比较全面地记录和分析的书。除简要地介绍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地理环境,历史沿革,语言概况外,还系统地记述了长阳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等的特点,并就长阳方言的声、韵、调,与《广韵》和普通话的声、韵、调进行了比较。书中还编有"同音字表"、"分类词表"和标音举例等章节。书后还附有″国际音标和汉语拼音对照表”。</p> <p class="ql-block">  退休后,在73岁至79岁间著有130多万字的《中华今韵》(繁本)行世。之后又花费了2年多时间重新校对修改由"中华诗词出版社”出版"修订版"。如今,96岁高龄,又编著印行了《长阳方言词典》,这表明了家父一生对语言文字研究的执着追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家父的《长阳方言志》,赶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成立10周年而出版,而今《长阳方言词典》又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成立40周年之际而发,反映了老人家对这方热土、对土家族文化的厚爱之情。</p> <p class="ql-block">  家父退休后的时光,并未沉寂。75岁那年,他开始学电脑,从五笔字根开始,逐渐掌握了电脑办公的基本技能,成了高龄网客。他通过撰写著作,在互联网上与外界进行沟通交流,从小小的东峰岭走向了更加广阔的天地。他博学多识,品德高尚,赢得了世人广泛的赞誉和尊重。他的作品,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流传到北京、上海、广州、江西、贵州等省区,遍及全国各地,甚至流传至美国、加拿大、东南亚等地,由此,结识了许许多多的同道挚友。即便年事已高,96岁的他仍然热情好客,致远方的朋友常常慕名而来,了却一面之缘。他的精神世界充实而又丰富。</p><p class="ql-block"> 他所撰写的《中华今韵》、《长阳方言词典》,并非空中楼阁,而是语言文字领域的实用工具书,专为有心人准备。一旦拥有,定会受益良多。</p> <p class="ql-block">  家父退休已三十余载,先后出版二十八部著作。据悉,明年还将推出《鸿泥八集》,不知其还将继续创作多少?诚如所言:生命不息,笔耕不辍。</p><p class="ql-block">2024年春节起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