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抗战胜利纪念堂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云瑞西路49号,建在原云贵总督府的旧址上,1944年动工兴建,最初名为“志公堂”,随后改为“中山纪念堂”,1946年落成时改为“抗战胜利纪念堂”。</p> <p class="ql-block"> 2024年2月13日,大年初四陪母亲来到构成昆明老街"街"、"堂"、"庙"的抗战胜利堂。</p> <p class="ql-block"> 抗战胜利纪念堂已批准为抗战胜利纪念堂博物馆,占地面积30亩左右,由抗战胜利纪念堂主体建筑、人民英雄纪念碑以及《云南人民革命斗争史展厅》三部分组成</p> <p class="ql-block"> 抗战胜利纪念堂主体建筑充分利用了当时的地形条件,总体布局紧凑,平面形式为一美式战斗机形状。对称布局,功能由三部分组成:即前厅,包括门厅及左右厅;大厅,是当时少见的大空间结构;还有附属用房。立面风格为中西合璧式的殿堂式建筑,造型美观大方。</p> <p class="ql-block"> 部分屋顶是中国传统的单檐歇山顶,檐下施半拱,飞檐翘角。</p> <p class="ql-block"> 抗战胜利纪念堂原为清代云贵总督署所在地,是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结构严谨,正中会堂平面为战机造型,与南门外跨光华街的云瑞公园和云瑞东西路两侧的环形建筑平面组合形成金樽美酒及花环的造型,显示抗战胜利的喜悦心情,是云南标志性历史纪念建筑。</p> <p class="ql-block"> 胜利堂门前相对的两个月牙型的建筑叫做“对月楼”,也称“酒杯楼”似一个中式酒杯的外沿,将胜利堂托举其中。这里承载了许多老昆明人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1950年12月,昆明市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在胜利堂的广场中央埋下了“云南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石,1995年2月24日建成。碑体通高27米,方形,基座为2层,并利用了基座下的空间内设云南人民英雄纪念展览厅,碑身底座四壁镶有反映云南人民斗争历史浮雕。</p> <p class="ql-block"> 云南人民英雄纪念碑及展厅建筑面积约为2000余平方米,可同时容纳200人左右参观。纪念碑基座下约1300平方米的展厅内为云南革命斗争史展览,碑身底座四壁镶有反映云南人民斗争历史的浮雕。</p> <p class="ql-block"> 其中,正面题为“欢庆解放”画面表现了云南人民革命武装与人民解放军野战兵团胜利会师,解放云南,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入城式,昆明人民迎军的盛大场面。</p> <p class="ql-block"> 站在纪念碑的正面可观昆明商业中心的百大新天地和王府井商业大楼。</p> <p class="ql-block"> 进门右侧通往经念堂的路旁是“改革潮起,端正党风”“历史转折,纪检同行”等大型宣传栏。</p> <p class="ql-block"> 在左侧通往通往纪念堂的路旁则有中共中央颁布的反腐倡廉文件;建设之路风万中涤荡等宣传,同时还设有许多条凳供行人休闲歇脚。</p> <p class="ql-block"> 西侧面还设有一道门,进门可直达纪念堂。</p> <p class="ql-block"> 进门的右手边有百年奋斗路,百年廉洁史的简介。</p> <p class="ql-block"> 进门的左边有一栋3层的小楼,是抗战胜利堂管理处的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 右边是胜利堂主题建筑的侧面。</p> <p class="ql-block"> 顺着办公楼前的路往前走,左侧的墙壁上镌刻着焦裕禄、孔繁森、钱学森、杨尚洲、高德荣、袁隆平、屠呦呦、张桂梅、黄文秀等为中国建设作出功勋的事迹。</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胜利堂后感慨万千,抗战胜利纪念堂,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的欣赏价值,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深远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