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中的祈盼:福满四季

神采奕夫7381481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闹元宵,是中华儿女对于团圆、美满和幸福的一种寄托,而福满四季则是人们对美好的祈盼。天上月圆 人间团圆。自古以来,人们都会在正月十五的夜晚相聚共赏一年之中的第一轮圆月。伴着月色,元宵节常吃的元宵、汤圆也被赋予“团圆”“圆满”的象征意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圆”对中国人有特殊的含义。元宵佳节阖家共聚时,吃上一口元宵或汤圆,是温馨的仪式,亦是厚重的寄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元宵节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商代。汉代已形成正月十五观灯赏灯的习俗。到了唐代,元宵庆典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从宋代开始,元宵节流行白昼为市、夜间燃灯。明清时代,每逢元宵节,各地张灯结彩,通宵达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灯火是元宵节最具特征的意象,元宵赏花灯习俗已有2000多年历史。花灯又名彩灯,是我国传统农业时代的文化产物,兼具生活功能与艺术特色。对于元宵节夜晚灯市热闹繁荣的景象,诗人们向来不吝以美好诗句加以描绘。“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这些诗词将元宵佳节灯月交辉的热闹场景描写得淋漓尽致。“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些描写爱情的诗句,也为元宵节增添了不可或缺的浪漫色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元宵的热闹,关键在一个“闹”字。闹元宵往往从正月初十就开始了,直到正月十五夜达到最高潮。每到这个时候,除了吃元宵、观彩灯,猜谜、歌舞、杂技和戏剧演出等活动也是元宵节民俗文化的重头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宋代以后,人们在精心制作各种彩灯外,还开始为彩灯贴上各种谜语,这就形成了最具元宵节特色的活动:猜灯谜。猜灯谜是一项兼具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的活动,也是各地新春灯会灯展活动的重要内容。灯谜的产生与发展,极大地丰富了灯会的文化内涵,提升了灯会的魅力。灯谜的谜面包罗万象,无论诗词文章、花鸟物品,只要是众所周知的事物,都可以成为谜面。此外,还有舞龙、舞狮、扭秧歌……天南海北人们用丰富多彩的活动,表达对福暖四季的祁盼,迎接顺遂安康的生活。如果遇到了什么不可抗拒的自然原因或者是当地的财力不足,那至少也是鞭炮响起,烟花四射了,这也就是向天祈盼了。</b></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14.cn/508lmtxs" target="_blank">看繁华世界 踩生活乱象</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