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火龙与扎龙人(视频+图集)

笔辉巴渠

<p class="ql-block">  “烧火龙”已经成为达川区石桥古镇魅力四射的一张文化名片。在当地人看来,没有烧火龙,春节就过得不完整。</p><p class="ql-block"> 石桥烧火龙的习俗,至少有1400余年历史,在《达县志》《石桥镇志》等文献资料上均有记载。记载称,达县石桥镇旧称柳杨县,公元619年,“烧火龙在柳杨城、三汇一带流行,一般每年正月十一到十五晚上,都要烧火龙,每逢此时,方圆数百里的人,络绎不绝,前往观看。”</p><p class="ql-block"> 石桥镇是达州的门户重镇,始建汉代,明末战毁。清顺治年间“湖广填川”移民重建。石桥“耍火龙”的习俗始于清顺治“湖广填川”时期,相传,“湖广填四川”的各地移民,每逢春节,都要表演各地传统的民间节目:抬亭子、抬娃娃班、耍车车灯、耍狮舞等,由此出现了大量的民间艺人。“扎龙”,是石桥火龙制作技术含量较高的部分。</p><p class="ql-block"> 火龙的精美逼真体现了扎龙人的手艺,2021年9月,石桥“火龙传人”潘广恒被评为四川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p><p class="ql-block"> 扎火龙是一门技术活、精细活。扎龙,先要请有经验的老匠师,用竹、篾、纸精心制作“神龙”。据石桥火龙非遗传承人潘广恒介绍,一拨火龙由牌灯、龙宝、龙头与龙身(含龙尾)组成。“龙头”要气宇轩昂,威风凛凛。首先要编织上颚、下颚,额部三大筋骨。安装前要编好龙角、龙眼、龙耳、龙舌,接着编织龙齿、龙须、眼圈等细微部位。龙眼是突出的两个圆锥体,编骨架,糊白纸,涂眼圈,贴眼仁,最后才装进眼眶,用皮捻子固定。龙头前额要安装“王”“日”“月”3个小圆盘,头顶一个大云盘。</p><p class="ql-block"> 龙头大体成型后,再用各色广告粉,在龙头上描筋骨,画云朵,涂睫毛。潘广恒说,石桥火龙的龙身由篾片、麻布、纸等扎成,除宝灯外,龙头、龙身到龙尾由一条12尺长的麻布连接而成,代表一年的十二个月。龙身再配上龙须,绘上鳞、角、爪等,独具特色的排灯、龙眼子,配上专用的锣鼓辞、纸花筒、石钵花,表演的时候气氛热烈。</p><p class="ql-block"> “烧火龙”是近年新说法,“耍火龙”才是人们代代流传、原汁原味的正宗说法。据石桥火龙非遗传承人潘广恒介绍,“现代的石桥火龙民俗活动,经过多年发展,主要包括扎龙、请龙、龙点睛、龙请水、烧龙、清宅、罢龙等民俗风情,人们走街串巷,舞动火龙,祈求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p><p class="ql-block"> “神龙”制作好以后,要请当地有声望的老人前去主持一个“请龙”仪式。“请龙”仪式后,就为龙点睛,代表神龙制作正式完成。然后人们举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牌灯,敲锣打鼓,吹着唢呐把龙抬到挑水河边,点起香蜡,燃起爆竹,热热闹闹地为龙“请水”。“烧龙”是其中最精彩的部分。</p><p class="ql-block"> 据悉,除了石桥火龙非遗传承人潘广恒外,石桥镇还培育了何成才、王大明、余中仁、张兴五、徐德全、刘贵康等民间艺人,在当地均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p><p class="ql-block"> 石桥烧火龙作为传承巴渠文化的有效载体,也是考究巴山遗韵的重要依据。2008年,石桥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09年7月,石桥烧火龙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此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授予石桥镇“民俗文化体验区”称号。2010年6月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国际频道﹚走遍中国栏目播放了石桥镇烧火龙;2012年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新闻直播间》等栏目都聚焦了石桥镇这一民俗盛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