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启航中队(412)班<br> 杜漪堇<br> </h3> <h3> 大家还记得去年年底红遍网络的哈尔滨的“南方金土豆”吗!当然,那些“金土豆”不是真正的土豆,它是对南方去哈尔滨赏雪的游客们的亲昵戏称。<br> 现在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才是真正的土豆,它就是我们恩施的黄心小土豆———马尔科!!!</h3> <h3> 记忆里,是在六岁那年的春天,因为一些特殊原因滞留在外婆家,跟着家里的长辈们一起种过一次土豆。<br> 很生态的种植方法,虽然复杂但我们乐在其中。把泥土培散后用锄头掏出一条浅沟,均匀的把小土豆摆放在沟里,然后再在土豆上方铺上厚厚的一层农家肥(牛粪),接着盖上一层薄薄的细土……</h3> <h3> 等夏天放暑假的时候再去,就可以挖出很多白白胖胖的“小金蛋”了!!!</h3> <h3> 马尔科土豆是恩施特色产品,它天然含硒。生长在平均海拔1380米、常年云雾缭绕的沙质土壤里。肉色均匀,口感细腻、面、绵、香。<br> 外形上相较于别的品种的土豆,主要就是个头相对的要小一些,大多是椭圆形的,土豆芯是淡黄色。</h3> <h3> 在恩施人老一辈的记忆里,“马尔科”应该是他们那个年代的主食,一日三餐里基本上都没有缺少“马尔科”的身影。<br> 柴火大灶锅箜出来的“洋芋饭”——用热油炒过土豆,撒上适量的盐(如果是四季豆登世的季节,还可以择一把放进去一起焖),盖上锅盖小火焖上个两分钟以便盐入味,然后翻炒一遍加上一点水,再在上面倒上上一餐剩下来的剩饭,盖上锅盖小火继续焖个三五分钟。这样焖出来的“箜洋芋饭”是不需要其他下饭菜都可以干掉满满几大碗的……<br></h3> <h3> 菜单里的“马尔科”也是随处可见的…<br> “酸辣土豆丝”是最下饭的,酸酸脆脆的,有这一道菜我可以多吃一碗饭呢。</h3> <h3> 家常土豆片,需要稍微多一点点的油(不然会粘锅)把生的土豆片放入烧热了的锅里面翻炒到熟透,翻炒的过程中加入食盐、鸡精和蒜苗彩椒,软软糯糯的吃起来特别美味……</h3> <h3>榨广椒土豆片,做法跟家常土豆片类似,只是起锅前撒上恩施特有的榨广椒,翻炒均匀至每一片土豆片都均匀的裹上榨广椒面,酸辣软糯的土豆片让人回味无穷……</h3> <h3> 狼牙土豆,是不是除了外形,其他都跟大家看到的“炕土豆”很像呀。<br> 对了,它就是炕土豆的“餐桌版”。做法和味道就不用我向大家阐述啦!</h3> <h3> 土豆炖腊蹄,这道菜可是一道“硬菜”哦,只有家里来了真正受欢迎的客人才会拿出来的一道菜哦———大家都知道,腊肉是恩施的首席特色哦,加上做法比较复杂,所以轻易不怎么上这道菜的😸 😸 😸 </h3> <h3> 接下来要介绍的“马尔科”,就是“零食界”的了,老一辈里小孩子们的零食就主要出自这里咯!</h3> <h3> 炸土豆片。这个做起来工序就比较多了,首先要把土豆去皮切成片,然后过开水(以免氧化变成黑色),接着放在太阳下面晒干水份,用塑料袋密封存放着。<br> 等想要吃的时候抓一大把放到烧开的食用油里面炸至浮起来马上捞出来,撒上一点盐或者五香粉,佐料拌匀后就可以拿在手里到处晃悠着边走边玩边吃咯!!!(有的是把干土豆片放到炒烫的的食盐或者细沙里面炒到蓬松的)</h3> <h3>炸土豆丝,这个做法相对要简单一些。把土豆去皮切成丝,用食盐等佐料腌制个十分钟,然后放入一些土豆淀粉搅拌均匀,放入烧开的食油里面炸至金黄。吃起来香香脆脆的。</h3> <h3> 洋芋粑粑,别看黑黑的,吃起来软软糯糯可美味了。做法相对也比较复杂——土豆去皮切成丁,然后磨成浆,放入一些白糖拌匀后用芭蕉叶包起来上蒸笼里面蒸个半个小时,出锅后就可以吃了🤤 🤤 🤤 </h3> <h3> 重头压轴的来了——炕土豆。这是所有到过恩施或者听说过恩施的人都知道的一道恩施的特色美食———因为它是街边小道随处可见的一道既接地气又实惠美味的地方小吃!!!<br> 由于它的普遍性,估计大家都会做这道美食了,我这里就不用文字介绍做法了</h3> <h3> 大家看,恩施“马尔科”是不是既美味又实惠,接地气又很高大上啊。<br> 吃法多多美味多多的恩施“马尔科”欢迎大家来品尝,然后打包带走做出你喜欢的菜式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