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90周年<br>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br>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br>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br>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br>——毛泽东《长征七律》<br>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让后世叹为观止的长征。红军从江西瑞金出<br>发,纵横11个省,长驱二万五千里,排除万难,胜利到达陕北。<br> 时光飞逝,如今长征的胜利已经90周年了,在90年前,有那么一支英勇的队伍在革命史上写上了光荣的一笔。<br><br> 他们好似一副画卷画着气壮山河的英雄画面:在冰天雪地<br>里,风如刀一般割在他们的脸上,但他们却没有因此停下他们早已疲惫不堪的步伐,穿越着那二万五千里的路程。<br> 夜晚,伸手不见五指。草地上坑坑洼洼,沼泽连片,没有道路,没有人烟,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葬身泥潭。<br> 粮食短缺,只能用树皮、草皮来充饥。<br> 长征中的艰险是我们在平和年代所不能想象的,英雄们顽强不屈,抵御自然灾害,长途漫漫和粮食短缺问题。<br><br> 他们穿着草鞋在雪地里、在沼泽中一步步艰难地走来,走向了光明和胜利。<br> 长征的开始,不是我们红军愿意走的,是被迫的。国民政府以各种各样的袭击,使我们的红军伤亡很惨重。<br> 红军在长征的征途中,一路上得防备国民党和日本侵略者,面对着前后的围攻,使我们的红军有了许多作战经验。<br> 特别是在面对着国民党一次又一次的“围剿”前面,使红军有了更好的战斗措施,那就是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方针,干净,利落地粉碎了敌人的反革命“围剿”。<br> 红色政权巍然屹立在中华大地上,同国民党政权对峙。<br> 红军继续北上,他们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想想当时的情景,是多么的危险,在飞夺泸定桥的时候,可是又惊又险,每一个人只有一块木版,然后把木板架在铁链上,就这样一步一步的爬过去,只要稍不小心,就会掉下汹涌的狂澜巨浪中可我们的红军战士们却克服了重重险阻。<br> 正因为有这样的惊人的毅力,夺下沪定桥长征所以能胜利。<br> 下面讲讲红军长征出发地 江西省赣州市瑞金市。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基本路线:瑞金→突破敌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9日)→宁夏西吉县将台堡会师(1936年10月22日)。 瑞金:长征出发地 瑞金是一个 红色 与 绿色 并存的城市。 瑞金是著名的红色故都 、共和国摇篮 、中央苏区时期党中央驻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诞生地、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 长征出发地之一、是全国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基地,是客家文化 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国 红色旅游城市 。 瑞金位于江西省东南边陲,武夷山脉西麓,与福建省长汀县相邻,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诞生地,也是举世瞩目的云石山二万五千里长征出发地。 长征的发源地在瑞金,长征的准备在瑞金,长征的命令在瑞金发布,长征的命令实施在瑞金执行迈出第一步,长征的军旗从瑞金高举出发;所以第一个原因长征出发起点要从瑞金算起。 长征是为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党政军)迁都,瑞金的党政军和主力红军按照国家军事行动命令《野战军十月十日至二十日行动日程表》和中革军委关于第一野战纵队撤离中央苏区的命令(简称中革军委第五号命令),十月十日从瑞金迈开了长征的第一步;所以瑞金的党政军第一个按照国家军事行动命令十月十日出发,所以第二个原因长征出发起点要从瑞金算起。<br>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原则,从过去到现在都是党指挥枪;所以,瑞金的中共中央是长征的决定者、指挥者又是出发者,所以第三个原因长征出发起点要从瑞金算起。 瑞金是中国工农红军军旗唯一隶属于国家政权军队的军旗发源地和出发地,中革军委也是唯一能够代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因为1931年11月2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在瑞金成立(简称中革军委),中国工农红军军旗在瑞金诞生,红一方面军总指挥部撤销,方面军所属部队直接归中革军委领导和指挥,称中央红军;长征,中革军委是中央红军的领导者、指挥者、又实施者、出发者;所 、以,中革军委是唯一代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的唯一代表资格,所以第四个原因长征出发起点要从瑞金算起。 共中央、中央政府、中革军委和中央红军主力在瑞金组成“野战军”,如中革军委第五号命令:第一条所说:“兹将军委总部和直属队组织第一野战纵队与主力红军组成野战军同时行动。”所以党政军和中央红军主力在瑞金组成“野战军”后按照国家军事行动命令从瑞金出发到了于都河是野战军的身份,不是中央红军的身份,野战军从1934年10月10日从瑞金组成出发到1935年8月6日撤销,恢复红一方面军的番号。而野战军可代表8.6万党政军和中央红军主力,而中央红军不能代表党政军,只能代表五个军团主力(红一、三、五、八、九军团)。所以,第五个原因长征出发起点要从瑞金算起。<br> 1934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后,11月5日,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同志在总结长征时所说:“从江西瑞金算起,我们中央红军走了一年多的时间。 是一次真正的前所未有的长征。”这是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毛泽东同志对长征出发地的定位。还有当年革命前辈,如中革军委一局作战参谋吕黎平、并亲自参加拟制长征计划亲历长征回忆所说:“1934年10月上旬,将介石抽空从庐山去华北各地接见军政头目……中革军委侦悉到了上述情况,认为这是一个可以利用的良好时机”,朱德、周恩来、叶剑英等研究后,便向党中央提出:“10月10日黄昏,军委第一纵队从驻地乌石垅(按应为梅坑)撤退”。“中央、军委立即同意”。 时任中革军委三局政治委员伍云甫在他的长征日记写道“10月10日下午6时从梅坑出发”。时任中央军事顾问李德翻译的伍修权回忆“关于长征的日期…我准确地记得在1934年10月10日”。所以第六个原因长征出发起点要从瑞金算起。 1934年10月10日傍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苏区瑞金云石山的脚下,军号吹响了《野战军十月十日至二十日行动日程表》和中革军委关于第一野战纵队撤离中央苏区的命令(简称中革军委第五号命令),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领8.6万党政军的军委纵队、中央纵队一万四千多人从中央苏区瑞金大搬家、其中挑扶四五千人、马匹一千多头和主力红军护送队伍七万多人,历史上之最,迈出了长征第一步、第一山,胜利到达吴起镇,行程二万五千里长征史记。所以长征出发起点要从瑞金算起。 为何要长征 为何要长征,一句话很简单,长征为了生存。 当然长征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造成的,主要原因是,正当中央苏区盛旺时期,1933年1月,中共临时中央从上海迁到红都瑞金,在中央苏区瑞金探索中照搬苏联的教条主义经验,执行左的错误教条主义、错误的决策、错误的用人、错误的瞎指挥,导致1934年4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次要原因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反而没有总结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原因教训,吸取一至四次反围剿胜利成果经验,不采纳不同意的战略对策和闽变事件,导致无法打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致使中央苏区日夜缩小,在这种形势下,瑞金的中共中央、中央政府、中革军委面临生存的关口,所以要撤离瑞金,所以要长征。 长征总指挥部在瑞金决定 长征总指挥部在瑞金决定,标志着长征出发地在瑞金开始典定运作。 因为,瑞金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首都,党政军驻地,是中国工农红军国总部。 如果长征出发地选择于都,就不会在瑞金决定和成立”三人团“长征总指挥部。所以,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博古反而没有吸取教训,导致苏联派反对博古对李德依赖言听计从的做法,导致苏派不信任,在不知何时撤离中央苏区瑞金的情况下,博古想到另立一个又听话,又保密性强的党最高军事“三人团”,实际上就是党的长征出发总指挥部,所以,下面具体反映瑞金决定长征总指挥部经过如下: 5月下旬,博古在瑞金召开了中央书记处会议,这次会议逐步形成退出中央苏区构想,到红二军团开避新的区域,并报共产国际,采取跑的战略对策。这次会议其实就是长征的原点。 6月25日,共产国际复电同意撤离中央苏区瑞金,在这种形势下长征最高总指挥部在瑞金开始逐步形成,也就是博古筹划‘三人团’构想开始。 6月下旬,中共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瑞金刚开完会,没过几天,博古在瑞金又召开中央书记处会议,会上博古宣布决定:“鉴于形势紧迫,从今天起,由我和李德、周恩来同志组成最高‘三人团’,负责筹划红军突围转移的重大事项”。 博古又说:“我全面负责政治领导,李德顾问同志全面负责军事方面的重大事项和行动计划,周恩来同志负责计划实施的督促工作。 “其实这次中央书记处会议就是决定中共中央最高‘三人团’长征总指挥部决定。标志着中共中央‘三人团’在瑞金正式开始筹划红军突围转移的重大事项开始;所以长征的决定、长征的筹划、长征的部署、长征的准备、各军团长征出发地选择、长征的实施、长征的出发都是从瑞金开始作出决定的,所以长征的发源地从瑞金典定,所以,决定长征出发的根都能在瑞金找到。 见证了是中共中央政治局旧址当年在这里召开中央书记处会议决定组成“三人团”长征总指挥部的根的会址,长征的发源地就从这会议开始的。 “三人团”长征总指挥部在马道口是正式成立和帷幄筹划 长征的根在马道口。7月份,中共中央、中央政府、中革军委从瑞金沙洲坝迁至瑞金云石山,7月至10月,中共中央最高‘三人团’长征总指挥部在瑞金云石山马道口正式成立帷幄筹划运作,便成了云石山马道口红军反围剿作战指挥的最高决策机关和长征准备、筹划、部署、实施、转移、出发、突围中心的最高‘三人团’长征最高总指挥部和出发地。 所以说长征最高总指挥部在瑞金云石山马道口正式筹划运作!开始在瑞金帷幄筹划长征突围计划三个月之久,标志着长征总指挥部成立、长征的决定的根在瑞金马道口。 上图是中共中央最高军事”三人团“长征总指挥部决定长征旧址,10月10日,中共中央”三人团“长征总指挥部在这里作出撤离中央苏区瑞金的决定,同时中共中央“三人团”编入军委纵队(第一野战纵队)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率红军主力长征出发地旧址。 党政军在瑞金做好物资长征出发准备 7月至10月初, 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委员会联合向各级党部和苏维埃政府发出公开信,要求动员24万担粮食支援前线红军,全苏区发动群众收集被毯20680床,棉花8.6万余,军鞋20万双,米袋10万条,子弹14.09万发,另外江口外贸分局还突击从赣州购回8万余元的药品,共筹集中西药品10万元。 中央财政部突击筹款150万元,隐蔽保存在石城县烂泥垅秘密金库的金锒财宝全部取了出来,以供军用。 中央苏区广大干部和工农群众热烈响应中央的号召,倾其所有,无私奉献,提前超额完成了各项任务,为红军长征做好了物资的保障。 长征开始探路 7月初,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决定,将红七军团从福建连城调回瑞金,7月6日傍晚红七军团从瑞金出发。当月15日,在福建上杭发表北上抗日宣言出发,一时历经逼近福州,进入闽北,再度挥师浙西;9月下旬再度西进皖赣边,终因兵力单薄而未能对国民党军构成威胁,至1934年10月中旬,红七军由瑞金的6000余人出发,到福建北上抗日先遣队出发,最终锐减至2000余人。 8月7日,红六军团根据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命令,从遂川出发为主力红军探路,9月上旬渡过湘江,10月24日终于到达印江县木黄,与贺龙领导的第三师(原红二军团)会师,胜利完成战略转移任务,行程5000余公里,胜利完成了长征探路。 党和国家领导人和各军团的准备 一是9月中旬,最高‘三人团’长征总指挥部开始实施秘密长征转移的准备工作,周恩来在瑞金召开各军团首脑会议做好长征转移准备工作。 二是党和国家领导人陆续电令返回瑞金做好长征出发准备,10月上旬,中央政治局常委张闻天、项英和毛泽东主席等中央领导陆续返回瑞金,如 中央电报毛泽东返回瑞金,情况紧急,毛泽东从于都调查研究返回瑞金。从毛泽东返回电报就可以说明长征出发要开始了。 三是长征突围谈判准备,10月5日,中革军委派潘汉年、何长工两人为总代表,携带朱德的亲笔信,前往寻乌罗塘镇,与国民党粤军总参谋长杨幼敏等秘密会谈,达成就地停战、互通情报、解除封锁、互相通商和必要时可互相借道等5项协议,从而为红军突围西进减轻了压力。下图云石山纪念馆朱德亲笔信和5项协议 四是10月7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获得中共地下党员项与年国民党对中央苏区实行“铁桶计划”,使长征提前出发准备。 总之以上史料全部反映瑞金长征出发地的历史依据,为何没有反映集结于都长征出发历史依据呢? 我们综合概括长征出发依据,长征的决定在瑞金作出,长征的准备在瑞金准备,长征的命令在瑞金发布,长征的出发在瑞金实施,长征的出发仪式在瑞金举行,长征出发宣言在这里发布出发,长征的第一步在瑞金迈出,长征的二万五千里从瑞金算起。 1934年10月10日,这一天是中共中央、中央政府、中革军委和中央机关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红都瑞金最后一天的工作日,这一天是中共中央在瑞金最后一次作出长征决定,这一天是中革军委在瑞金最后一次发布长征命令《行动日程表》,在这里实施出发,这一天是中革军委主席、副主席在瑞金最后一次签发《中革军委第五号命令》,在这里最后一次举行出发仪式,这一天是中央苏维埃政府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在瑞金最后一次联合发布《出发抗日》命令,这一天是中国工农红军在瑞金出发之时最后一次发布《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出发宣言》,这一天是中央机关在瑞金最后一次工作日,这一天傍晚永远值得我们怀念纪念的日子!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瑞金云石山的脚下特殊的纪念的日子,是中共中央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吹响了《行动日程表》举行出发仪式命令,率8.6万党政军的军委纵队、中央纵队一万四千多人从红都瑞金大搬家、其中挑扶四五千人、马匹一千多头和主力红军护送队伍七万多人,,其中红一军团10月10日由兴国江背洞出发,十五师福建永安出发,三军团10月12日由宁都南部、石城西部出发,红八军团10月10日由兴国水南等地出发,红九军团10月10日由福建长汀、瑞金、会昌出发,红五军团10月17日由兴国出发。历史上之最,迈出了长征第一步、第一山,经过贡水河(称于都、会昌河)突破信丰等第一、二、三、四道湘江封销线,历经千难万险,胜利到达吴起镇,行程二万五千里长征史记。 毛泽东同志对瑞金长征出发地的精典论述<br><br>正如毛泽东同志在总结长征时所说:“我们从瑞金算起”,“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只有我们红军才有这个气魄,才有这个决心”。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队,长征是播种机”,这些精典论述准确反映了瑞金长征出发的场景。 只有瑞金能和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比高低,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是中国共产党从瑞金挫折出发,到遵义会议的转折,再到吴起镇的胜利,都离不开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宗旨,如果抛开瑞金长征出发地,那么长征精神就失去党的光环。所以长征出发地历史选择了瑞金起点。 刘伯承元帅精典论述<br><br>当前社会上围绕瑞金与于都长征出发地之争,从长征出发史料网上解密来看,对瑞金红军长征出发地有充分的历史依据,对于都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没有充分的历史依据;为了弄清楚瑞金、于都是否红军长征出发地,准确谈长征出发地真相;正如刘伯承元帅回顾长征出发时比喻所说:“五个野战军团是轿夫,中央两个纵队是坐轿人”。这句话精典论述比喻的瑞金中央两个纵队是主子,五个军团是轿扶非常恰当,这句话对瑞金红都长征出发地的精典表述。所以,长征出发地要从瑞金算起。 历经千难万险,红军长征不怕远征难的精神鼓舞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虽然过去的艰辛已经离我们很遥远了,但是伟大的长征精神却如同一座丰碑,永驻我们心间,成为我们成长进步的不朽动力,激励我们努力学习,奋发图强! <p class="ql-block">以上文字摘自《知乎》等</p>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