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瘀吗?~说说“血滞,血瘀”和“血淤”

夏道长

<p class="ql-block">“血滞,血瘀”和“血淤”,这几个名词,中西医的解释或不尽相同,在这里侧重以中医的角度来论述。</p> <p class="ql-block">1.血滞</p><p class="ql-block">血液流动缓慢,血液粘滞者称为血滞,血液粘稠,血液的流动性就差,就容易产生血滞;</p><p class="ql-block">2.血瘀</p><p class="ql-block">血管内外有瘀积或瘀块者,传统称瘀血或血瘀;</p><p class="ql-block">3.血淤</p><p class="ql-block">血管内外有淤积,和血瘀不同的是没有形成瘀块。</p> <p class="ql-block">造成滞~淤~瘀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虚,热,寒,内外伤,组织病变,垃圾饮食过多,代谢缓慢~</p><p class="ql-block">1.寒凝血瘀,寒容易造成血液里边的杂质沉淀,血流减缓,导致我们心血流通不足,就容易形成瘀堵。</p><p class="ql-block">2.热结血瘀,热邪容易造成津液灼伤,血液粘度高,血流速度减缓,从而形成血瘀。</p><p class="ql-block">3.痰阻血瘀,或者叫痰瘀互结,当我们身体里有很多的痰湿时,湿阻经络,也会影响我们气血的流通,产生淤血。</p><p class="ql-block">4.气滞血瘀,这种情况往往见于我们情绪不畅,老是爱生气,遇事不平静,肝气不舒,脾气不升,气机容易郁结,从而造成血瘀。</p><p class="ql-block">5.气虚血瘀,气为血之帅,气虚,血液流动推动力不足,血液流动减缓,从而造成血瘀。</p><p class="ql-block">6.情志内伤,外部创伤,都会造成血瘀。</p><p class="ql-block">7.各种原因引起的组织病变,都会造成血瘀。</p><p class="ql-block"> 8.摄入过多的高糖,高脂,高嘌呤饮食必然会造成血液黏度增加,为血瘀奠定了物质基础。</p><p class="ql-block">9.人体自然衰老以后,代谢能力降低,也是血瘀的生理基础。</p> <p class="ql-block">年轻女性也是容易血瘀的一族~</p><p class="ql-block"> 一是穿着容易受凉,二是喜欢喝冷饮,三是喜欢生气😠</p><p class="ql-block"> 因此容易造成寒瘀,气滞血瘀。</p><p class="ql-block"> 在脉诊中,由以上原因造成的月经不调年轻女士比例还很大。</p> <p class="ql-block">老年人也是容易造成血瘀的一族~</p><p class="ql-block"> 人老了机能退化,血管老化,体内垃圾堆积,血管内壁和皮肤表面都产生了瘀斑。</p> <p class="ql-block">长久生病的人,也是容易造成血瘀的一族~</p><p class="ql-block"> 久病的人,身体容易出现生理组织病变,由于身体组织的病变而导致身体血瘀。</p> <p class="ql-block">血瘀情况严重会导致心梗脑梗。</p> <p class="ql-block">心梗和猝死,是心脏瘀堵最严重的情况。</p> <p class="ql-block">脑部瘀堵会带来脑梗。</p> <p class="ql-block">活血化瘀的机理:</p><p class="ql-block"> 滞~瘀~淤,主体是血,涉及到血质的问题,机体机能的问题,机体病理的问题;所以解决滞~瘀~淤的问题,应该从饮食,用药,运动等方面着手。</p><p class="ql-block"> 用药的机理是:</p><p class="ql-block">1.扩张血管,改善循环,让血液扩大通路;</p><p class="ql-block">2.活血,活血药具有促进血流,抗凝作用,活血就是要促进血流;</p><p class="ql-block">3.舒缓血管,血管紧张就会造成血流通道狭窄,舒缓血管可以减小血流的阻力;</p><p class="ql-block">4.降低血黏度,有的中药可以降低血脂粘度,降糖的作用从而改善血循环;</p><p class="ql-block">5.破除瘀块让血液通路打开,对已经形成的瘀块,就要采取祛瘀的中药;</p><p class="ql-block">6.改善气机(肝气,皮气),去除气滞,促进血流;</p><p class="ql-block">7.化瘀的方法</p><p class="ql-block">益气化瘀,活血化瘀,温阳化瘀,祛湿化瘀,破瘀;</p><p class="ql-block">8.提高机体的机能水平,促进体内的代谢循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中医的辨证论治:</p><p class="ql-block"> 在实际的病例中,有单一型病例,有复合型病例,所以要对病人的病情做仔细的辩证分析,根据个人体质 病情,病因,做出综合的辩证分析,从而制定治疗方案。</p><p class="ql-block"> 根据病所在部位不同,类型不同有外治法,内治法,空法。</p><p class="ql-block"> 中药中有的药性和阿司匹林药性相类似,但没有阿司匹林的副作用,合理的中药组合,对于治疗瘀症有相当好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预防性措施~要高度重视健康的饮食</p><p class="ql-block">1.首先是要保证我们血液的质量,就要戒烟限酒,控制红肉和内脏的摄入量。</p><p class="ql-block">避免高血脂症,高尿酸血症,高血糖状况的出现。</p><p class="ql-block"> 要遵循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饮食要多样性,保证足够的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的摄入。</p><p class="ql-block"> 一定要保证每天的饮水量,正常的饮水可以降低血液浓度。</p><p class="ql-block"> 有利于心血管健康的食品,可以看看前一段时间我的美篇~&lt;&lt;有益于心脏健康的12种食品&gt;&gt;。</p><p class="ql-block"> 高盐、高糖、高脂、高胆固醇等食品对心脑血管健康具有潜在威胁,在饮食上我们要严格注意和控制,另外还需要注意调整生活作息,不要长期和经常性熬夜,要规律作息。</p> <p class="ql-block">2.当身体出现血瘀状况</p><p class="ql-block"> 简单的判别就是看舌下静脉,是否有血瘀情况。</p><p class="ql-block"> 当舌下两根静脉颜色比较深,初步判断就是身体有血瘀情况。</p><p class="ql-block"> 进一步的确诊可以做血液检查或者是血管检查。</p> <p class="ql-block">3.可以每天早上空腹1.5克到3克的生三粉,如果胃不适应的,可以餐后服用,血瘀情况严重的,晚餐以后可以加服一次。</p><p class="ql-block"> 每周服用4~5次。</p> <p class="ql-block">4.可以用藏红花泡水喝</p><p class="ql-block"> 每人每天5~8根藏红花,泡水喝,每周可以服用4~5次;和三七粉错开服用,一般中午服用比较好。</p><p class="ql-block"> 注:月经期间的女性不宜服用活血化瘀的药物!</p> <p class="ql-block">5.开展多样性运动</p><p class="ql-block"> 这里强调的是运动多样性,多样性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促进身体机能的代谢水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