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 灯花节与灯谜》

潘作成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正月十五•灯花节与灯谜</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潘作成</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正月十五,除叫元宵节、上元节、元夕之外,还叫灯花节。这是因为元宵节作为我国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不仅要吃元宵(南方一般叫“汤圆”,馅料亦与北方不同),一饱口福,还要点燃花灯,观赏娱乐。</p> <p class="ql-block">  关于上元夜燃灯习俗的来源,民间有许多传说。有的说是西汉文帝继位后,为庆祝正月十五削平“诸吕之乱”,保住了刘氏江山,而下令民间,在这一天张灯结彩,燃放焰火,以示庆祝。还有的说法是,元宵节与佛教有关,汉明帝曾下令,正月十五在宫中和寺院点灯,以“燃灯表佛”,弘扬佛法。当然,除了这两种说法,还有“太一神”祭祀起源说、“火把节”起源说、道教起源说等多种不同说法。按照第一种“平诸吕”起源的说法,元宵节距今已经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按照“燃灯表佛”的说法,也已经有接近两千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自从元宵张灯之俗形成以后,历朝历代,都以正月十五张灯观赏为一大盛事。宫体诗的开创者,南北朝时期的梁简文帝,曾专门写过一篇《列灯赋》:“南油俱满,西漆争燃。苏征安息,蜡出龙川。斜晖交映,倒影澄鲜。”生动地描绘了宫廷中元宵张灯的盛况。到隋朝时,则每年正月十五,皆举行盛大晚会,以招待各国使节和来宾。据《隋书·音乐志》载:元宵庆典极其隆重,处处张灯结彩,表演歌舞者三万余众,奏乐者一万八千余众,戏台大到八里之长,游玩观赏的百姓更是摩肩接踵,不计其数。歌舞通宵达旦,官民尽情欢乐,热闹非常。至唐代,已出现专卖各种彩灯的灯市。中唐以后,花灯节更是盛况空前。至唐玄宗的开元盛世,长安灯市规模已相当浩大,燃灯多达五万盏,彩灯花样繁多。皇帝还曾亲自命人做巨型灯楼,高150尺,金光璀璨,甚为壮观。唐代一直实行宵禁,犯夜要受处罚,唯独在上元节,皇帝特许开禁三天,称为“放夜”。沿至宋朝,张灯由三夜延长至五夜,除彩灯以外加放焰火,表演各种杂耍,情景更加热闹。《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每逢灯节,开封御街上,万盏彩灯垒成灯山,花灯焰火,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京都少女,载歌载舞,万众围观。“游人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音喧杂十余里。”大街小巷,茶坊酒肆,无不灯烛辉煌,锣鼓声喧,灯火绵延,百里不绝。</p> <p class="ql-block">  元夜观灯自是起源于宫廷,而嗣又蔓延至民间,并演变为民俗之后,则显示出极其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社会影响力,甚至使花灯制造成为一个产业,并不断得到发展,一直延续到近代以至当代。例如福州的南后街,就是因花灯制造业而享誉全国。如今,南后街既是著名的商业街,也是著名的旅游目的地。据史料记载,南后街的花灯,早在宋代就已非常有名。宋《武林旧事》载,福州用纯白玉镶嵌的花灯,“晃耀夺目,如清冰玉壶,爽彻心目”,在入京参展的花灯中被列为上品。当时,全国各地都有制作花灯者,而以苏州和福州所产最好,福州则更在苏州之上。说明福州制灯工艺水平的确很高。制作既精,灯花节所展示的水平,亦自非寻常可比,有诗为证:“春光绝胜百花芳,元夕纷华胜福唐。银烛烧空排丽景,鳌山处处现霞光。(宋代:王子献《观灯》)”</p> <p class="ql-block">  与灯花节密不可分的灯谜,则是一门传统的综合性艺术,又名文虎、猜灯谜,亦称打虎、弹壁灯、商灯、射、解、拆等,而现代人们都习惯称其“灯谜”(民间的破闷儿与猜闷儿,与灯谜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最早起源于夏代用暗示描述某种事物的歌谣,到春秋战国时期发展演变成“廋词”(亦称“隐语”),直至南朝宋文学家鲍照作“井”、“龟”、“土”三个字谜,并以《字谜三首》收入他的诗集后,才有了“谜”这一名子。而到了南宋,有些文人学士为显示才学,常在元宵花灯之夜,将谜条贴在纱灯上,吸引过往行人,因之又有了“灯谜”一称,并从此使灯谜与灯花节联系在一起,为灯花节增添了许多文化色彩和儒雅格调。这种将技巧与文化结合起来的游戏,一直影响到现代以至当代。</p> <p class="ql-block">  对于灯花节与灯谜,古代文学作品中多有描写。在古典名著《水浒传》中,就有第三十二、第六十五、第七十二等数回书中,多处写到元夜观灯。其中第六十五回“时迁火烧翠云楼,吴用智取大名府”一回中,对元夜灯节的描写颇为精彩:“这北京大名府是河北头一个大郡,冲要去处,却有诸路买卖,云屯雾集。只听放灯,都来赶趁。在城坊隅巷陌,该管厢官每日点视,只得装扮社火。豪富之家,催促悬挂花灯。远者三二百里去买,近者也过百十里之外,便有客商,年年将灯到城货卖。家家门前扎起灯栅,都要赛挂好灯,巧样烟火。户内缚起山棚,摆放五色屏风炮灯,四边都挂名人书画,并奇异古董玩器之物。在城大街小巷,家家都要点灯。大名府留守司州桥边搭起一座鳌山,上面盘红黄大龙两条,每片麟甲上点灯一盏,口喷净水。去州桥河内,周围上下点灯不计其数。铜佛寺前扎起一座鳌山,上面盘青龙一条,周回也有千百盏花灯。翠云楼前也扎起一座鳌山,上面盘著一条白龙,四面灯火,不计其数。原来这座酒楼,名贯河北,号为第一;上有三檐滴水,雕梁绣柱,极是造得好;楼上楼下,有百十处阁子,终朝鼓乐喧天,每日笙歌聒耳。城中各处宫观寺院佛殿法堂中,各设灯火,庆贺丰年。三瓦两舍,更不必说。”</p> <p class="ql-block">  这里用将近400字的篇幅,来介绍和描述大名府的花灯。先介绍大名府是“河北第一大郡”、“冲要去处”,“诸路买卖”、“云屯雾集”,客商们年年“只听放灯,都来赶趁”,从“三二百里”、“过百十里之外”,前来“货卖”花灯,极写花灯来源之广、来路之远。接着则言明,花灯燃放主体是“家家”,且为吸引游客观赏,在燃放花灯之时,还要摆放“屏风”、“古董”和“名人书画”,能够引人注目的好东西,可谓应有尽有。再接下来则写,“留守司州桥边”、“铜佛寺前”、“翠云楼前”,各扎起一座“鳌山”。作者特别点到这三处,皆城内原来的著名景点,对三座“鳌山”,都分别进行了描述。那么什么是“鳌山”呢?只要上辞书或百度上一查即可得知,原来是“堆成巨鳌形的灯山”——原来“鳌山”就是“灯山”!那么,“鳌”又是什么呢?查询可知,所谓“鳌”,竟是传说中海里的“大龟或大鳖”。这“大龟或大鳖”形状的“鳌山”,上面又都各自盘着巨龙,巨龙上面又点着无数灯火……千万户人家,三座巨大的“鳌山”,数不尽的各样灯火,真个令人眼花缭乱,驻足难移,流连忘返。书读至此,让原本不了解花灯的读者,也不能不对花灯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对这燃放无数花灯的“鳌山”,产生出浓厚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  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在其词作《青玉案•元夕》中,对灯花节夜晚亦有生动描写,尤其脍炙人口,备受后人称颂。“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这上半阙写的是:正月十五晚上,满城灯火,宝马香车,十分热闹。而词的下半阕,作者则主要写“元夕”之夜人的欢乐:“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位头上戴着亮丽饰物的美人,身上飘散着醉人的香气,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主人公深深地被她吸引,紧随其后在人群中寻找,却一直搜寻不到。可不经意间猛然回首,却意外地发现,她,竟然在灯火零落稀疏的去处。在辉煌炫目的灯火下,馥郁迷人的香气中,东张西望地去追寻漂亮的美人——读罢这首词,我们固然会慨叹词人的浪漫,但更为难忘的,还是美人身边那绚丽多彩的灯火。</p> <p class="ql-block">  而古典长篇小说《红楼梦》,则在该书第二十二回,于描写贾府过元宵节的情形中,写到了制作灯谜。这一回的回目是“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其中写到,元、迎、探、惜四春各作一灯谜,谜底暗寓各人命运。现据《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校本》,将四人的灯谜及脂砚斋的批注抄录如下: </p><p class="ql-block"> 能使妖魔胆尽摧,</p><p class="ql-block"> 身如束帛气如雷。</p><p class="ql-block"> 一声震得人方恐,</p><p class="ql-block"> 回首相看已化灰。(脂批:此元春之谜。才得侥幸,奈寿不长。可悲哉!) </p><p class="ql-block"> 天运人功理不穷, </p><p class="ql-block"> 有功无运也难逢。 </p><p class="ql-block"> 因何镇日纷纷乱, </p><p class="ql-block"> 只为阴阳数不同。(脂批:此迎春一生遭际,惜不得其夫何?) </p><p class="ql-block"> 阶下儿童仰面时, </p><p class="ql-block"> 清明装点最相宜。 </p><p class="ql-block"> 游丝一断浑无力, </p><p class="ql-block"> 莫向东风怨别离。(脂批:此探春远适之谶也。使此人不远去,将来事败,诸子孙不至离散也。悲哉!伤哉!)</p><p class="ql-block"> 前身色相总无成, </p><p class="ql-block"> 不听菱歌听佛经。 </p><p class="ql-block"> 莫道此身沉黑海, </p><p class="ql-block"> 心中自有大光明。(脂批:此惜春为尼之谶也。公府千金缁衣乞食,宁不悲夫!)</p> <p class="ql-block">  这四首灯谜各打一物,分别暗寓元、迎、叹、惜四春各人命运,以之结合前书第五回四人判词,可知四人各自之结局。元春灯谜谜底是爆竹。元春刚刚被封贤德妃,登上后宫权利的宝座,为贾府带来令人震恐的权势,就在贾府与其政敌的斗争中,猝然死去,使贾府失去了政治上的靠山。迎春诗谜的谜底是算盘。因命运不济,又遇到了丈夫孙绍祖这个“中山狼”,故“金闺花柳质”的迎春,结婚不久即遭虐待死去。探春的谜底是风筝。探春虽然“才自精明志自高”,可作为贾府后辈中,唯一具有掌管家政才能的人,在贾家日渐衰落的境况下,竟不得不远嫁他乡,使日后贾府败落之时,失去了一尊可以撑持局面的柱石。惜春的谜底是佛像身前的海灯。惜春作为赫赫公府的千金小姐,结局居然是出家为尼,与青灯古佛为伴,缁衣乞食。在这里,曹雪芹以灯谜的形式,暗寓元、迎、叹、惜四春结局,可谓将灯谜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堪称将灯谜、诗与小说三者完美结合的典范。人们盛赞《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于此可见赞誉不谬。《红楼梦》中还有许多回目中都有诗词,其中暗寓书中人物际遇,如“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上,暗寓书中十二钗命运的判词,等等。不过,尽管那些诗或词在书中地位重要,但都不是灯谜,也不是一般的谜语,自与本文所谈灯谜无关,故不再赘录。</p> <p class="ql-block">  前些年,铁力市由王跃斌任文联主席期间,曾连续四五年组织文友,在春节期间创作灯谜,于元宵节之夜,在铁力最繁华的闹市区,南北马路之侧,悬挂许多漂亮的彩灯,每一盏彩灯皆挂上一条灯谜,吸引往来游人任意猜解,猜中有奖。其形式,无疑是对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对古代灯花节的某种复活。猜谜活动既高雅别致,亦且富于情趣,吸引了大量市民参与。每次活动设谜都达到一百多条,参与猜谜者均在千人以上,猜中者约略超过百分之五十。但自王跃斌退休之后,在铁力,再未听说有人搞过此类活动。</p> <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很快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同时,作为一种古代的文人游戏,灯谜并未远离国人的生活。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仍然有很多人喜欢灯谜。近几年来,全国各地,不断传出某某城市组织灯谜活动的消息。而元宵节在民间的热度,更是从来都没有消减,且每年都能带给人们无尽的欢乐。祖国大江南北的许多地方,在元宵节庆活动中,都有扭秧歌、游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打太平鼓等各种表演。这些表演,也多是传统民俗活动“社火”的重要内容。</p> <p class="ql-block">  2008年6月,元宵节作为我国重要的民俗节日,被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影响力,正在从中国和亚洲,走向整个世界。</p> <p class="ql-block">(本文已在黑龙江网络平台“陈年往事的记忆”发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