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宗谱中解读华夏历史和血脉传承

李春蛟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的祖籍是福建省松溪县,松邑李氏宗谱有厚厚的六册拓印线装本,2004年宗谱续修订后,在松溪老家的堂兄拿了一套给我们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套宗谱一直闲置在我们家的书橱,我鲜为翻阅。前一段时间,因动笔写父辈们的一些往事,故把这套宗谱拿出来翻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阅览着松邑李氏宗谱,我不禁被这套宗谱编撰的完整性所惊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套松邑李氏宗谱的创谱时间是明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后经过明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清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四次续修,延绵了近600年。2003年松邑李氏后人再次组织续修这套宗谱,与第四次续修又相隔了近100 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谱,是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主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它不仅记录着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宗谱和家谱、族谱有所区别。凡同一区域内的同一先祖的各分支后裔的共同谱牒统称为家谱;族谱不是一个完全的宗族谱系,它只记述了这个宗族部分后裔;宗谱则是包含所有的分支,其中的一些分支可能就会包含一些族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松邑李氏的这套宗谱创谱后的第一次续修是明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由进士李镗独修,宗谱的创谱和这次的续修奠定了这套宗谱的整个格局。我敬佩历次续修宗谱的先人们,是他们的辛勤付出,才让我们后辈们能追宗溯源,明晰先人的足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03年的再次续谱,用时一年,参与修谱的李氏宗亲有几十人。这次修谱的特点是既保留了原宗谱的纲目,又补充了许多枝节,新发现的历史遗迹和祖墓方位等,也都添加到了宗谱里,宗谱还顺应时代,大胆推陈出新,如撤除男尊女卑,立女子继承宗祧权利等。宗谱做到上以明祖宗翼德垂后裔,下以接支派之续承。新谱问世,告慰先人,裨益今世,惠及后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套传家至宝,叙述了我们这脉李姓的整个演变和发展过程,宗谱里还记载了华夏历朝历代的简历全史,这是我见到的编撰最好的一套宗谱。</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华夏的历史和血脉传承</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古中国的一些编年史,大多都略去黄帝以前的事,许多人物和事件也是以神话的形式体现,以至于对“三皇五帝”在史学界一直都有着不同的提法,但松邑李氏宗谱却对自盘古始至民国元年止的部落和朝代有清楚的排序,盘古之后有天皇、地皇、人皇、有巢、燧人、伏羲、女祸、神农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宗谱记载,从盘古起至民国元年,人类史的时间有69109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宗谱还记载轩辕黄帝在统一华夏的过程中,与神农炎帝以及蚩尤部落都发生过战争,与炎帝的阪泉之战,与蚩尤的涿鹿之战等,特别是与炎帝进行的阪泉之战,对开启中华文明史、实现中华民族第一次大统一有重要意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宗谱里清楚地记载着从黄帝起,包括虞、夏、商、周,直至清朝的所有朝代的皇帝年号和在位时间。黄帝至清朝共有4608年的纪年。这些年号和在位时间记载的很详细,在其他的资料里也都很难得见到,从这些珍贵的资料里,可以很好地了解华夏的历史和血脉传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黄帝起至夏朝,历经492年,其中黄帝在位100年,少昊在位84年,颛顼在位78年,帝喾在位70年,帝挚在位8年,唐尧在位100年,虞舜在位48年,尧与舜丧各2年,之后则进入夏朝,开启夏禹纪年。夏朝历经422年后又进入商朝,商朝后又进入周朝……。泱泱华夏大地,尽显英雄豪杰,世系代代传承,血脉延续至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翻阅着宗谱,我仿佛是在与先人进行着对话,感知着先人们延绵数千年的血脉传承,记载在宗谱里一串串的名字,是那么的有血有肉。</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李姓的起源和发展</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松邑李氏宗谱记载,皋陶被视为李氏的元始大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皋陶是黄帝孙子颛顼的第七个儿子,皋陶在尧称帝的时候,曾经担任“大理”,主管司法,并主持制定了五种刑罚,史称“五刑”。 皋陶卓有成效地辅佐的尧、舜、禹三代君主,成为我国先秦史中一位深远影响的人物。其创刑、造狱,倡导明刑弼教以化万民的思想为四千多年来我国各个时期制定、完善、充实各项法律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历史上被人们喻为“圣臣”,与尧、舜、禹同为“上古四圣”。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皋陶的子孙世袭其职,经历了虞,夏,商三个朝代,并且以官职为自己的姓氏,人称“理”氏。直至商朝末年,皋陶的后代,一个叫理征的贵族,被纣王迫害致死,他的妻子契和氏与儿子理利贞,一起逃难到伊侯之墟。因为逃难途中曾经躲在一棵李树下,并且以李子充饥,才得以保全性命,所以改姓为“李”。因为皋陶祖先为嬴姓,故李氏出自嬴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先秦时期,李姓的发展是比较缓慢的,并没有什么大的影响。进入魏晋以后,李氏逐渐发展,成为当时的中原五大郡姓之一。另外四个是:王,崔,卢,郑。到唐代,因为皇帝姓李的缘故,使得李姓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于是,李姓在这三百年中得到了飞速发展,一下子变成了中国的一个大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李唐皇朝也认皋陶为李姓始祖,唐玄宗以皋陶为荣,于天宝二年(公元743年)追封其为“德明皇帝”。</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松邑李氏溯源</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据宗谱记载,松邑李氏的祖先来自甘肃陇西郡,今甘肃临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古时陇西亦称陇右,泛指陇山以西今甘肃省西部地区。陇山,即六盘山,六盘山以西称为陇西。战国时期设置陇西郡,陇西李氏的开基始祖为秦司徒李昙长子李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陇西李氏久负盛名,老子李耳、“飞将军”李广,以及唐朝的李渊都来源于陇西李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松邑李氏是唐昭宗李晔的后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昭宗帝是唐朝的第二十位皇帝,在位十六年,共有十二子,配王氏所生的第二子李豐是本支之始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唐天祐元年(公元904年),昭宗帝被宣武节度使朱温胁迫,从长安迁都洛阳,后又为朱温所弑。李豐出逃继居于洛阳肥乡封邱门外,续徙居南京、杭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宋景祐年间,李豐第六代后裔、宋丞相李沅之孙、宋大理右评事宗简之子万六(字世安)由杭州赴福建建州府任职建安尉,后万六带二子千一、千二入松溪旧县城南的一处风水胜地扎根肇基,开发建设,世代繁衍,因后代人才辈出,高中进士,居显要官职,遂名官村。迄今,松邑李氏已有近千年三十余世,后代繁衍四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松邑李氏将万六列为本支第一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父亲是克字辈,为松邑李氏第廿七世。</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