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前线,那“西北狼”的青海兵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阴汉武(青海)</p><p class="ql-block">我曾经是一名高原军人。80年代的那场中越边境两山轮战中,我英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所属的陆军第47集团军,坚守防御作战一年,歼灭越寇六千。大西北军人那特有的强壮身体、高大体型,令越宼闻风丧胆,大西北的军人赢得了“西北狼”的美誉。</p><p class="ql-block">自小特别爱听英雄模范故事的我,虽然没有去老山前线参战,参加工作后,却认识和接触赴了一些老山前线的青海籍老兵,他们中间,有我同事,我邻居,我朋友,还有我亲戚……</p><p class="ql-block">和在老山前线蹲过“猫儿洞”的战友相处久了,发现工作,生活中,他们永远是满满的正能量,时时处处用行动诠释着“离军不离党、退役不退色,关键时刻显身手”的退役军人本色。</p><p class="ql-block">30多个春夏秋冬过去了,如今,那些上过老山的战士,那帮有“西北狼”之称的青海兵们,他们又怎么样了呢?</p><p class="ql-block">我四妹家姑爷的爸爸叫刘生海 1985年10月,从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应征入伍,来到了兰州军区陆军第47集团军141师421团3 营7连。他们团1985年11月份配属139师步兵第四团,12月18日,坐火车汽车,到达文山州德厚镇,进行临战训练。1986年4月份,和济南军区67军开始换防,1986年7月份到9月份坚守阵地58天,下阵地,到一个秘密的小山村封闭训练,地名是,文山州西畴县猫猫冲村。</p><p class="ql-block">刘生海们的七连要攻打越军310阵地,1987年元月5日,早上七点战斗一打响,全连就牺牲了11名战友,多半负伤啊!说着,说着,刘全海哭了,我也哭了。……</p><p class="ql-block">一场激烈的战斗结束后,成都军区授予了47集团军141师421团三营七连“出奇制胜英雄连“光荣称号。</p><p class="ql-block">刘生海说,那一年,我们入伍两个月就上了战场,青海籍军人奔赴老山前线要数我们民和县的战友们最多,141师421团7连,就有80多名青海民和籍新战士上了老山前线。全军进入老山阵地的青海籍军人中,仅仅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参战的新兵、老兵就约有一百三十多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刘生海退伍回到家乡后,被分配到农牧局下属的乡镇农科站。成了一名园艺场的农工。在那自负盈亏的园艺场,刘胜海种了大半辈子庄稼。</p><p class="ql-block">1998年园艺厂倒闭后,刘生海承包的地也没有了,不能种庄稼了,他就去外面打零工,只要能挣钱,再苦再累的活,他都要争抢着去干,家中年迈的老人,下岗的妻子,年幼的儿子,全靠刘生海一人养活。</p><p class="ql-block">2007年的时候,县上有关部门将园艺场整体承包给了一个老板,承包期50年。当时在场的几个大学生都重新被分配了工作。</p><p class="ql-block">但个别领导以刘生海没有文凭为由,将刘生海阻挡在了门外。这件事,时任县委书记赵雄知道了,县委书记赵雄看了原县委县政府关于刘生海分配农牧局批文,查阅有关文件,他过问应该分配到全额拔款单位的刘生海,怎么会到自负盈亏的园艺场里去了呢?经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刘胜海终于又被重新分配到了县农牧局的乡镇农科所工作。</p><p class="ql-block">今年已经53岁的刘生海患有糖尿病、心脏病和胃炎等多种慢性疾病,工作单位又在离家几十公里外的偏僻乡镇,给他工作和生活带来种种不便,但刘生海却从未向组织提出调到离家近的地区工作,而是默默地一直坚持了下来。</p><p class="ql-block">也有朋友劝刘生海,多少年了,家里家外都是你一个人操持,而今娃娃也成家了,你也该调到离家近一点的地方吧?可以好好去医院检查一下你的病,难道会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p><p class="ql-block">刘生海回答:我的烈士战友马卫东,我们一同参军,一同训练,但他永远地留在了麻栗坡烈士陵园里,他生命永远定格在了19周岁。其实,我们活着的人,比起我们那些牺牲的战友,真的太幸运了,没有什么可提的。</p><p class="ql-block">如今,刘生海的儿子刘鹏也和刘生海一样,成了一名光荣的高原军人。在西藏军区那恶劣的环境和艰苦的条件下 ,摸爬滚打了一千五百多个日日夜夜,刘鹏最喜欢节假日,因为在那一刻,可以允许使用手机,能享受手机的乐趣。服役多年的刘鹏牢记着父亲刘生海的谆谆教诲:部队建设需要,再苦再难,作风不能懒散,在部队一天,就要干好一天。</p><p class="ql-block">我的邻居强长福是个农村兵,1964年出生。在老山前线时,爬山越岭是侦察兵们的家常便饭。有一次 ,他在侦查敌情时不小心滑下了山崖,好悬呀,是一把草根救了他一条命。他抓住草根后,才没被滚落到悬崖下。强长福小心翼翼地攀登峭壁,一点一点爬上了山。</p><p class="ql-block">强长福中越边界下来,复员回到家后,党和政府没有忘记他们这些赴老山参战的退伍军人,安排他进了一家大型企业参加了工作。记得当时,我同事牛福平还在我们的《海东报》上,采写了我的邻居强长福“一把草的故事”,报道了强长福赴老山前线作战时遇到危险时的经历。兄弟四个,姐妹三个的强长福,家庭生活特别困难,母亲常年有病,困难是可以想象的。强长福开玩笑地说,党和政府给我安置了工作,解除了我的后顾之忧,让我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甜蜜生活。而今,强长福已经退休,他的儿子大学毕业,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p><p class="ql-block">我新闻战线上的同行张生良比我晚一年当兵。和他在一起,他开口闭口叫我老班长。他常挂在嘴边的,就是那让他念念不忘的中越边界自卫反击战中的生活历程。</p><p class="ql-block">1983年10月参军,张生良在47军141师432团新兵集训结束后,到师部报道报训队学习,1984年底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回432团通讯连从事电台报务员。1985年11月 ,张生良调入参战部队139师无线连,赴云南老山前线参战。</p><p class="ql-block">张生良所在部队到达云南采山,文山州平坝进行了战前集训。火线上,他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在老山,作为师指挥部担任通信任务的张生良,做到上传下达及时准确,还争抢着为一线部队背送弹药等,为10.14,1517等大战役的通信保障工作做出了贡献。</p><p class="ql-block">被评为老山优秀战士的张生良,参战期间,曾光荣荣立三等功。1988年元月退伍,安排到化隆县广播电视局任新闻记者。</p><p class="ql-block">张生良,刘生海经常讲老山前线参战的事,特别爱讲那青海大通籍回族战友马占福的英雄壮举。刘生海说,我比马占福早两天上了战场,我们是1-5战斗,马占福烈士是在1-7战斗中光荣牺牲了的。我查阅了一些史料(其中,史料中有关马占福烈士牺牲那天战斗日期有误),其详尽经过是:</p><p class="ql-block">荣立一等功臣的烈士马占福,1984年元月,从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塔尔镇河州庄村应征入伍。那是1987年元月7日早晨7时,马占福在敌人鼻子底下潜伏了28个小时,根据指挥员的命令,如猛虎一样冲上了越军盘踞的310高地。</p><p class="ql-block">有的敌人还未弄清怎么回事,就顷刻丧命,一些刚反应过来的敌人龟缩在洞里,拼命地向外扔手榴弹,投爆破筒,企图顽抗等待救援。</p><p class="ql-block">马占福牢牢和战友们把越军堵在了洞子里。狡猾的越军在阵地上修了许多暗火力点,一些工事的洞口也用石头堵了起来,加之天刚刚亮。这些隐蔽工事一时难以清剿。</p><p class="ql-block">敌人向外扔手榴弹,投爆破筒和乱打枪的举动,反而给马占福和战友们指明了行动目标。哪里有敌人的枪声,马占福和战友们就扑向哪里。</p><p class="ql-block">担任爆破手的马占福,依靠娴熟的单兵战术动作,三滚两跃就到了工事跟前,迅速将炸药包投了进去。只听一声巨响,洞内三名敌人和机枪一起飞上了天。这时,一个暗火力点里的敌人发现了他,向他猛烈扫射。马占福腹部不幸连中数弹,一下子跌倒在地,鲜血顿时往外涌,肚子里的一截肠子也流了出来。他一咬牙将肠子塞进肚子里,取出急救包,抽出三角巾包住伤口。</p><p class="ql-block">他拖着受伤的身子爬到石头跟前,刚一抬头观察,敌人又从右侧打来一梭子子弹,他的头部中弹,再次负伤,一下子昏了过去。</p><p class="ql-block">马占福在昏迷中,被激烈的枪炮声震醒了,他艰难地睁开眼睛,看到敌人的机枪还在吼叫着,后面冲击的战友被压得抬不起头。他十分着急,就用脚蹬手扒,艰难地向敌火力点一点一点爬去,暗火力点里的敌人只顾压制要冲击的战友,没有想到被他们打倒的战士竟然爬到了他们的眼前。只见马占福离敌火力点大约两米时,两手猛地一撑,两脚使劲一蹬,一下子跃到敌人机枪射孔的旁边,迅速拉燃爆破筒并塞了进去。洞内的敌人和法国人、美国人打了无数次仗,没有见到过中国士兵这种不要命的打法,叽哩哇啦地叫喊着乱了方寸。有个敌人也是豁出性命把马占福塞进去的爆破筒推了出来。</p><p class="ql-block">战友们看见马占福面对这种情况,丝毫没有犹豫,竟然一下子扑了上去,用胸部顶住爆破筒,堵在敌人的枪眼上……部队上级党委授予马占福烈士“黄继光式的战斗英雄”光荣称号。</p><p class="ql-block">在1986年7月24日的战斗中,1967年7月出生于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回族烈士马卫东,马卫东的生命定格在了19周岁,永远地留在了麻栗坡烈士陵园。</p><p class="ql-block">在老山轮回战阵地,还有共产党员、烈士谢生海,这位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入伍的回族战士,生前所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35176部队火箭连战士,1964年7月出生,1984年1月入伍,1986年12月18日壮烈牺牲,荣立过三等功。……</p><p class="ql-block">张生良得知我在写老山前线的青海兵时,给我发来了一封英雄烈士马占福出征前他给父母和家人留下的遗书,遗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亲爱的父母大人:就要冲锋了,有战斗就会有牺牲,如果儿子牺牲了,儿子为祖国牺牲是光荣的事情,遗憾的是我不能为爸爸妈妈放牛了,不能孝敬慈祥的父母了……请哥哥代我好好孝敬父母,有劳哥哥了……</p><p class="ql-block">我在史料中查阅到,战斗结束后,在马占福烈士的遗物中发现了他母亲的一封来信,信中说:孩子,21天没收到你的来信了,非常牵挂你,妈常常梦见你,梦见你回来了,梦见你在吃你最爱吃的手抓羊肉。你爸爸养了八只羊,就等着你回来……</p><p class="ql-block">刘生海、张生良,强长福等战友讲他们认识的,讲不认识的,曾在中越边界壮烈牺牲的战友,我看到过许多中越边界反击战的视频,也看到许多写中越边界线上英雄烈士的光荣事迹。现在青海省委党史研究室工作的战友王维贤对我说,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人民武装部原部长任雄,曾是老山前线主攻团副团长。青海籍战友在老山前线参战伤亡的有34人。</p><p class="ql-block">我知道,党和人民没有忘记老山的那场战争,党和人民没有忘记老山的参战老兵,党和政府给了他们很好的照顾,参加中越边界自卫反击战的我的好多战友都被安置了工作,有了幸福快乐的明天。</p><p class="ql-block">据悉,在1984年至1989年老山轮战中,各部队的牺牲总人数约2190人。党和政府没有忘记自卫还击战的英烈们,人民没有忘记那些老山轮战的勇士们,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p><p class="ql-block">所有牺牲的英烈,他们像马占福烈士一样,用自己花一样年轻的生命,为胜利铺平了道路。听说马占福烈士故居在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塔尔镇河州庄村147号正式揭牌,这是塔尔镇继马占福纪念馆落成和占福路命名之后,建立的又一个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纪念性场所。</p><p class="ql-block">从来就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中国人民有珍视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优良传统,参战老兵回到家乡后,仍然忘不了那场战争,忘不了牺牲了的兄弟战友。对于为国牺牲和负伤的英雄烈士,祖国永远不会忘记,人民永远不会忘记,铭记中越边界两山轮回战中那些浴血奋战、英勇牺牲的英烈们,他们的英雄壮举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永不过时,他们的英雄事迹将永垂青史!</p> <p class="ql-block">(注:特别致谢战友刘生海、张生良和王维贤老战友提供的图片和史料)</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