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烈士陵园

微光

<p class="ql-block">哈尔滨烈士陵园始建于1948年,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由烈士事迹陈列馆、烈士灵堂、烈士墓等建筑组成。国防部长张爱萍上将题写“哈尔滨烈士陵园”园名。</p><p class="ql-block">烈士陵园安葬着东北解放军炮兵司令朱瑞将军、松江军区司令员卢冬生将军、东北抗日联军第三方面军指挥陈翰章将军,东北抗日联军第10军军长汪亚臣将军的遗首,还有志愿军烈士墓,以及一座21位烈士合葬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哈尔滨烈士陵园大门。</p> <p class="ql-block">烈士陵园英烈浮雕墙。</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烈士陵园纪念馆大门紧闭,参观必须预约,40人以上提前联系才允许进入,懒政表现。我独自前来只能吃闭门羹,这样的遭遇已经好几次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哈尔滨烈士陵园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烈士陵园英名录。</p> <p class="ql-block">朱瑞(1905~1948) 江苏省宿迁县人,历任中央长江局军委参谋长,红军总司令部科长、红军学校教员、红3军政委、红1军团政治部主任等职。</p><p class="ql-block">1939年任八路军第1纵队政委(司令徐向前),中共山东分局书记,曾是山东根据地的最高领导人。</p><p class="ql-block">1946年任东北民主联军炮兵司令兼炮兵学校校长。1948年10月1日,在辽沈战役义县战斗中牺牲,时年43岁,是解放战争我军牺牲的最高将领。</p><p class="ql-block">朱瑞是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烈士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烈士陵园朱瑞将军墓。</p> <p class="ql-block">1958年10月哈尔滨市政府将著名烈士卢冬生将军的灵枢从东北农学院实验林场迁人陵园安葬,为其修建墓碑。卢冬生将军墓长方形,中间为墓穴,上建方锥形黑色大理石贴面墓塔,墓塔正面阴刻楷书“卢冬生将军墓”金色大字。墓塔前立一灰黑色大理石碑,正面阴刻楷书金字“卢冬生同志之墓”,背面横刻贺龙元帅和老战友罗坤山各自撰写的两则碑文。</p><p class="ql-block">卢冬生将军(1908-1945),湖南湘潭人。1927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同年经陈赓大将和夫人王根英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赴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历任红军连、营、团长,红3军师长,红2军团第4师师长等职。抗战任八路军120师首任358旅旅长,1939年赴苏联学习,1945年回国后,任松江军区司令。12月14日,在哈尔滨路遇醉酒苏联红军士兵抢劫,卢冬生上前制止,被犯罪士兵枪杀牺牲,年仅37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松江军区司令卢冬生烈士墓。</p> <p class="ql-block">卢冬生少年时曾是陈赓大将家里的放牛娃,也是陈赓大将的亲密玩伴,两人感情很深,陈赓大将带领卢冬生走上革命道路。他们一起参加了南昌起义,之后在会昌战斗中陈赓腿部受重伤,卢冬生一路陪伴护理,经汀州汕头香港辗转来到上海找到党组织,帮助陈赓将军脱离险境。</p><p class="ql-block">后卢冬生被中央派往湘鄂西根据地贺龙部,英勇作战,是红2方面军任弼时、贺龙、关向应之后的第四号人物、著名战将。抗战初期任120师358旅旅长,因故未到职,由张宗逊上将接任。</p><p class="ql-block">如果卢冬生不在哈尔滨遇害,以他在红二军团的地位和战功,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很可能是卢冬生,而不是许光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卢冬生将军墓前。</p> <p class="ql-block">陈翰章(1913~1940),吉林敦化人,满族。1932年参加抗日救国军,任总司令部秘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时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总指挥,由于叛徒告密,陈翰章和战友被敌人包围,战斗中牺牲,年仅27岁。日军残暴地将陈翰章的头颅割下,浸泡在福尔马林液中,保存在当时伪满州国首都新京(今长春市)“大陆科学院”。2013年4月,陈翰章诞辰一百周年,烈士头颅被迎回吉林省敦化故乡身首合葬,后移葬哈尔滨烈士陵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东北抗联陈翰章将军墓。</p> <p class="ql-block">汪雅臣(1911-1941),山东蓬莱县人,中国共产党员,东北抗日东北抗日联军第10军军长。</p><p class="ql-block">1941年在战斗中牺牲,年仅30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东北抗联军长汪雅臣墓。</p> <p class="ql-block">1950年10月22日晚8时,志愿军39军指挥部在安东准备从鸭绿江大桥过江进入朝鲜,军长吴信泉已经登车坐在了1号指挥车上。这时军司令部参谋处长何凌登从后车跑上前来对吴军长说:“军长,我们换个位置吧,我坐1号车,鬼子的飞机厉害着呢”。</p><p class="ql-block">吴信泉将军一听,说道:“乱弹琴!我坐危险,你坐就不危险了”?吴军长不同意换车,徐斌洲政委过来劝说吴军长,吴信泉才坐到后面车上。车队行驶在山坡时,前方漆黑,司机开了下车灯,试图借着灯光快速冲过山坡。</p><p class="ql-block">然而,就在1号车亮灯的几秒钟时间里,被美军飞机朝着亮光处俯冲下来投弹和扫射。吴军长赶紧从后车冲到1号车旁问道:“小何,怎么样了?”</p><p class="ql-block">借着月光,吴军长看见就在自己原来坐的座位上,何凌登一动不动,好像是昏迷了一般。司机哭着说道:“何处长,他牺牲了!”</p><p class="ql-block">对于何凌登的牺牲,吴军长非常难过,如果不是何凌登与自己换车的话,那躺在这里的就是……。</p><p class="ql-block">何凌登是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第一个师级干部。他长眠在哈尔滨烈士陵园里,后人景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9军参谋处长何凌登墓。</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烈士陵园主道,正面是朱瑞将军墓。</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烈士陵园东北抗联战士雕塑群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