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我的自驾重走长征路

明月

<p class="ql-block">  昵称:明月</p><p class="ql-block"> 美篇号:6584661</p><p class="ql-block"> 今年我们将迎来这一伟大征程出发90周年的纪念时刻。【美篇之家】通过“伟大征程”有奖征文活动,让美友们不仅了解在中国革命史上,红军长征以其艰苦卓绝、英勇无畏的历史画卷,成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精神的象征,更是希望通过文字的力量,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激励更多人汲取力量,抵励前行。</p> <p class="ql-block">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进行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奇迹——长征,在此期间,先烈们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了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一直到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这才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二十万大军只剩下廖廖三万人马,他们,都是靠着顽强的生命力和意志而活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  值此红军长征90周年之际,分亨一下我们重走部分红军长征的征程。自驾线路:泸定—丹巴—小金—梦笔山—马尔康—若尔盖大草原—七根火柴发生地—红军长征纪念牌(川主寺)。</p> <p class="ql-block">  飞夺泸定桥是1935年5月29日发生的一场重要战斗,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次壮举。红军在短短一昼夜内奔袭240多里,成功击溃守桥的川军部队,夺取了大渡河上唯一的桥梁——泸定桥,粉碎了蒋介石歼灭红军于大渡河以南的企图。这场战斗展示了红军的英勇无畏和坚强顽强,也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  四川小金县(原名懋功)达维镇东约一公里处的沃日河上,1935年6月12日下午,中央红军先头部队克服重重困难翻过夹金山,来到与达维镇遥相对应的半山坡上即达维的木城沟,与正执行迎接中央红军任务的红四方面军策应部队意外相逢,胜利会师。红军两大主力在达维胜利会师,改变了红军的分布格局和敌我力量对比,壮大了红军的战斗力和整体实力,极大提升了红军指战员的士气和对革命前途的信心。</p> <p class="ql-block">  红军再次跨越第二雪山-梦笔山。</p><p class="ql-block"> 梦笔山的海拔依旧令人敬畏,山脚的海拔就达到了3900米,而最高峰更是高达4470米。</p><p class="ql-block"> 1935年6月末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红军的一支部队站在梦笔山脚下。经过艰难地攀登,他们终于到达了山顶。这次跨越梦笔山的经历,成为长征中最传奇的篇章之一。</p> <p class="ql-block">  1935年6月至1936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长征在红原爬雪山、过草地、越沼泽,历时一年零两个月,经历长征中最为艰难的岁月,这片草地——若尔盖大草原,深印着红军的足迹,镌刻下中国革命史上那段最为艰难、最为悲壮的征程。在这片草地上留下了“金色的鱼钩”和“七根火柴”等动人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若尔盖大草原宛如一颗镶嵌在川西北高原上的瑰丽夺目绿宝石,素有“川西北高原的绿洲”之称,是我国三大湿地之一,是开国九大元帅走过的草地。我们在若尔盖大草原上,感受无边的美景,缅怀艰苦卓绝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七根火柴——郑金煜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郑金煜(1918--1935),石城县小松镇蜀口村人。1933年10月参加红军,同年冬入团,193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长征,为红一军团二师四团党支部的青年委员兼宣传干事。1935年8月25日,在过草地的行军途中牺牲。</p><p class="ql-block"> 现代作家王愿坚作品《七根火柴》中,一个生命垂危的红军战士用生命为部队保存七根火柴的故事感动了几代人,让人每每想起,就不禁感叹长征的艰苦卓绝。</p> <p class="ql-block">  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坐落于松潘县川主寺镇元宝山,是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为了缅怀先烈,教育后人,纪念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史上的奇迹而决定修建的,是全国唯一纪念红军长征胜利的总碑园。1988年4月动工,1990年8月竣工,占地面积为299亩,由红军长征纪念馆、大型花岗石群雕以及主碑三大部分组成,是在雪山草地的自然风貌上加以大量的文字材料和形象的手段,再现了红军长征的全过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