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迎龙灯是正月里最盛大的汉族民俗文化活动之一。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汉族的一种习俗。人们通过迎灯,以示驱邪除瘟,祛灾祈福,一般于农历正月初八起灯,元宵过后散灯。</p> <p class="ql-block">迎龙灯,根据民间的传统说法来讲,也叫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华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所以在这其中,人们迎龙灯都是希望能够有着吉祥如意的寓意是美好的。</p> <p class="ql-block">旧时迎灯,要求每家每户出丁壮一人,随带板凳一条,灯笼一个,将各家的板凳连接起来,按上灯笼,加上龙头龙尾,就成一条长长的板凳龙,专名“桥灯”。桥灯通常有数百桥,多者可达千余桥,绵延四五里,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龙分五色,分别为红、黄、青、绿、紫,代表东、南、西、北、中五个不同方位,涵含四海一统,天下和合之意。每种颜色也都有不同的寓意。红代表太阳,寓含希望美好之意;青代表天空,寓含风调雨顺之意;绿代表大地,寓含万物生长、五谷丰登之意;紫代表运气,寓含人与自然和谐之意;黄代表权力、财富,寓含生活美好之意。因此龙灯出迎前,仪式十分庄重。</p> <p class="ql-block">迎龙灯时各种仪程,无不传承着金华的传统风俗、风土人情。随着龙灯行进,锣鼓声声、香烛烟火不断,龙灯所到之处,是满满的年味和浓浓的仪式感,展现的是金华人文、精神力量。</p> <p class="ql-block">迎龙灯,是一项需要全体动员、全员参与的大型民俗活动,考验的不仅是一村一地的财力物力,更重要的是一个集体的统一指挥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比年轻力壮、比团结一致、比凝心聚力,展现的是民俗风采、文化自信。</p> <p class="ql-block">迎龙灯是对美好生活的朴素向往。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龙行龘龘、红红火火、添丁添财,期盼生活越来越好、家庭和美安康。</p> <p class="ql-block">三五良宵,齐聚良明,花灯吐艳映新春一年守望,万家灯火,明月生辉度佳节。春夜短,白白元宵度春夜灯花,几处笙歌腾朗月;良宵美景,万家箫管庆丰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