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剩饭

李颖宏-新疆

<p class="ql-block">  早就想说说剩饭之觞了,一直没有想好从哪里入手,直到前两天刷到一个视频:大爷也许连着吃了几天剩饭菜了,向老伴抗议,老伴解释说年三十开始的剩饭菜能给孩子们吃吗?攒下来等孩子走了自个儿吃呗。大爷委屈的问得吃到啥时候啊?老伴说咋样也得吃到正月以后了,这还得是狗帮着一起吃。下面的评论起哄说,让猪也帮着吃,十五前不就吃完了吗?</p> <p class="ql-block">  看大爷的年龄和我父母也差不多,都是经过困难时期的,知道粮食的精贵,尝过饥饿的煎熬。大妈口中的孩子也许一年才回来一次,也许还拖家带口。那就什么贵买什么,孩子们爱吃什么就做什么,总之让孩子们感受浓浓的年味,感悟深深的爱意。剩饭剩菜不忍心让孩子们吃,那就冻起来等孩子们走了再吃,倒掉是万万舍不得的。</p> <p class="ql-block">  有位老朋友调侃说自己的老妈胖了,并进一步解释说,剩饭不舍得倒,每次加几口,加着加着就把自己搞胖了。现在血压、血糖、血脂哪哪儿都高,节约的那点粮食还不够吃药的,说了也不听,还是吃,监督吧她还背过你去吃。听着好笑,心里却潮潮的。</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家里兄弟姊妹多,家里做饭尽量多做一点,防不着哪个孩子没吃饱,过会儿再加一点。那时候也没有冰箱,剩的饭菜都摆在饭桌上,用个罩子罩起来防止苍蝇乱毁。谁回家了先看看桌上有没有现成的吃食,有了就对付几口,也不会有谁嫌弃那是剩饭剩菜。多年后和几个发小酒聊,说到家的感觉,有个哥们别出心裁的提到了饭桌上的剩饭菜,瞬间打开了大家的泪腺,共同大喊:妈,有剩饭吗?</p> <p class="ql-block">  如今生活条件是好了,总有人感叹孩子们何不食肉糜。给孩子们忆苦思甜吧,根本没有共同的语境。为了避免出现剩饭菜,就在量上下功夫,尽量少做,但又怕不够吃,即便是做的刚刚好,还得看饭菜的口感是否符合孩子的口味?吃饭的时间是否符合孩子的胃口?总之,剩饭剩菜就总是个无法避免的问题。怎么办?倒掉还是吃掉?</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剩饭菜不好存储,一不小心就变味了,又舍不得倒掉,父母为了鼓励我们吃掉剩饭菜,就给我们说,剩饭剩菜里有福气,谁吃了福气就会跟着谁,我们还就相信了,争着抢着吃剩饭菜,现在想来也不觉莞尔。有次和爱人说起这事,她也笑着说她的父母也是这样给他们说的,只是感觉有点问题的剩饭菜她的母亲就偷偷自己吃掉了。</p> <p class="ql-block">  变质的食物就不能食用了。这个认知对现在人来说已经是个常识了,只是如何处理变质食物倒是值得说道说道的。维吾尔族有个风俗习惯,将剩余无法食用的食物放在户外高处,供野鸟、野物食用,这样免得食物浪费掉,毕竟浪费粮食无法跨过心里那道坎。这个办法值得推崇,只是还有一些汤汤水水的就无法照此处理了。</p> <p class="ql-block"> 偶尔听到一位分享道法的老者说,其实万事万物都有他们的取食渠道,你只要在处理变质食物的时候发愿,让它们食尽其用就可以了。这无疑是给处理变质食物时的心理负担找到了一个疏解的通道。</p> <p class="ql-block">  善待食物、敬畏生命是我们需要用一生去感悟的命题,只要是经历过饥饿洗礼的人就不难认同。毕竟这世界还有很多正在挨饿的人,而我们也不能保证我们往后余生不缺食物,我们的孩子不会挨饿,孩子的孩子不会陷于食物的困扰,孩子的孩子的孩子……</p> <p class="ql-block">图片均来自百度图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