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协勇: 海运岁月⑨风骤起 谗言噩梦

习文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前卫报人·第5222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  1992年春天,邓小平南巡发表了重要讲话,使改革开放的步伐大提速,秋天召开党的“十四大”,又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使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根本变化。借助这个大背景,公司不失时机来了一场大变革、大调整、大开放,其深度和广度前所未有,被广大职工赞为“深化改革、破旧立新、大踏步前进的一年”。</p> <p class="ql-block">  早在年初,省交通厅就确定我们为改革试点单位,这次公司领导非常重视,把打破“三项制度”的禁锢,自始至终作为重头戏来抓,这是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人人不能置身局外。</p> <p class="ql-block">  为了扎实有效地推动改革,向上级交出完满的成果,公司成立了改革领导小组,要求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工作展开以后,领导一面组织全体职工学习文件,一面派出我们几个人,到市内外的几家先行单位考察取经,索取有关材料。在此基础上,领导小组再研究拟定配套的改革方案,为此召开过大小会议40多次,特别对《聘任管理人员暂行办法》等三个主要方案,领导认真谋划、反复酝酿,经多方面征求意见,几上几下集中全体的智慧而成。在这个过程中,我除了参加会议讨论和做记录,还负责对形成的全部文稿,逐件审核作政策和文字把关,常常忙得废寝忘食,挑灯夜战也不鲜见。至第三季度方案正式出台实施,一种新局面随之出现:改革原来包分配为竞争上岗,实行人员能进能出;打破干部工人的身份界限,实行人员能上能下;封存过去的基本工资制,实行人员以岗定薪,一种新的管理机制,激活了企业发展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1992年9月,新建造的“白龙泉”轮投入运营。</span></p> <p class="ql-block">  借着深化改革开放的新形势, 公司对运力又作了大调整。这一年六月份,从日本引进了一艘二手渡轮(不久有价转让给东营市),国内建造的“白龙泉”九月投入营运,第四季度又从境外购进1.7万吨级和5000吨级两艘巨轮,并先后淘汰了“柳絮泉”等四条老旧船。这一个个大动作涉及面广,程序复杂,时限性强,虽然不属于我办公室的主要业务,每件却必须参与配合,诸如可行性论证、买卖合同谈判、争取船舶进口许可证、办理签证和营业执照、协调联系船舶入关等等,我都直接参加从不缺席,其中进口许可证和营业执照之类,主要是高鹏、王瑛、李文秀他们克服困难搞定的。可见公司每有大事,办公室的同仁都会全力投入,为决策的实现贡献力量。</p> <p class="ql-block">  运力的快速发展,促使经营要求有更大的空间。这一年,公司在新开辟十几条货运航线的同时,还克服诸多困难开通了两条客滚航线,即:烟台地方港至大连香炉礁港,东营至旅顺新港。同行都知道,烟台至大连的既有客运,老辈就是部属船舶一统天下,地方客轮想加入,必须经交通部审批,一来为安全起见,二来又是虎口夺食,要获批谈何容易?而在东营上客滚项目是前无古人的,它的自然条件、设施、运力及专业人员,件件都是大问题,我曾参与东营开客滚航线的许多工作,见证了要做成一件事何其难!</p> <p class="ql-block">  当年六月,东营市交通局朱宝林局长一行来我公司,商谈合作开发客滚运输问题。据他们介绍,新建的港口条件已经具备,预测初期旅客不会很多,而每年有四万多辆车的流量尚且可观,为解决船的问题而登门求援,自此双方数度研讨。我公司三次派人赴实地考察,开始我方提出航线开通后,运力全由我们提供,他们重点负责服务保障,如果也想拥有船舶,可按四六的比例投资,实行共同经营也未尝不可,由于东营方面坚持要有自己的船,在省航运局出面协调的情况下,我们考虑经营战线拉得过长,日后管理也是大问题, 才同意将“鲁渤渡3”有价转让。</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1992年夏,作者在研讨东营开通至大连客滚航线会上发言。</span></p> <p class="ql-block">  该轮是春天刚从日本购进,并且来烟台进行了大修,整体达到了适航要求。经过谈判协商,以1300万元有偿转让(实赚约200万元,公司以此为一批无房职工解决了困难),关于船员班子,商定先由我方搭配,以整体出租的形式提供服务,能力强且业务精的刘洪勤就担任了首任船长,成为这片处女地的开拓者。但是,由于他们的主官和主管急于求成,客观条件尚未真正具备,投入运营又比较仓促,所以开航不到一年即告停,需要继续完善配套设施,此处不赘述。</p> <p class="ql-block">  过了国庆节,于总亲自出马去交通部,商请开通烟台地方港——大连香炉礁港的客滚航线。他在临行前,交待了两件事要我办理。第一,代表他去签订一份借款合同,对方是承包毓璜顶宾馆的张华老板,因为我们常在那里待客关系很熟,他的周转资金出现紧张,就以百分之二十的年息为条件,提出借款二十万元以解燃眉之急,于总同意并让我去经办。为不辜负领导的信任,做到不出任何纰漏,周末我约丛春光和展力一起,有意骑车(乘车怕他塞礼品)来到花园酒家分部。张老板早在恭迎,进屋后双方按既定条件先办理了借款手续,接下来便是张老板设宴款待,我们只好频频应付,因为来时都是“两脚蹬”,谁敢硬拼不要命啊!直至席散告辞也无人显露醉态。</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时任财务处长的丛春光,后来升任总会计师。</span></p> <p class="ql-block">  第二件事, 按公司惯例要购买一批挂历,并推荐了威海一家供货单位。在具体操办时因为我杂事很多,就让两个女同事负责挑选样品,并请来财务处长丛春光一起商讨价钱及付款方式,他们谈妥数量和价格,我表态认可成交,事情办得挺顺利。按常理说,质量无问题,价格又合理,从程序和结果看啥问题也没有,可是偏偏有人私心阴暗,借机肆意添油加醋,目的是离间我和老总的关系,欲将我推向绝境(暂不尽述)。看来,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绝不是平时说说而已。</p> <p class="ql-block">  忙忙碌碌快一年,自己感觉没有功劳有苦劳,谁知偏偏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场无妄之灾悄悄而降,让我猝不及防。关于这场不堪回首的噩梦,事后我搜求其因,觉得应从那次接机未果说起。</p> <p class="ql-block">  这年12月上旬,记不清具体是哪一天,王瑛告知于总下午要从境外回来,我按习惯即带车赶到烟台机场等候,直至黄昏也没接到人,到问事处打听已无航班了,脑子里不由得打起问号:不知于总改航班了?还是绕行青岛了?因为那时不像后来有手机可随时联系,只好徒劳而返,我要李文秀回家后继续做好准备,以便能随叫随到。结果,第二天一上班,听说于总夜里从青岛打出租回来了,弄得我心里七上八下,觉得失职而内疚,就直接到他办公室说明情况,还主动认真作了自我批评。于总当时既未表示不悦,又没批评指责,只是说情况我都知道了,尽管如此我心里还是不安,暗自告诫以后办事必须细致周到,坚决杜绝类似问题再发生,确保服务工作及时不被动。</p> <p class="ql-block">  我依然忙于繁冗的行政事务,不经意间发现情况有了微妙变化:我跟于总共事三年多,始终天天陪着早来晚走,几乎每天下班后,他忙完了都会喊我一起离开办公室,而近几天为什么总是撇开我,他一人不声不响行动,是偶然为之?还是有意冷落?我反复琢磨无有定论,不几天答案自己出来了。</p> <p class="ql-block">  1992年12月11日,这个看似平常实际不然的日子,叫我刻骨铭心,至今清楚如昨。那是个星期五下午,本来党委早安排组织八名新党员搞宣誓,没听说还有其他重大活动。想不到情况突变,一时许,我听到东隔壁声音有点嘈杂,开门一看,几个人都在紧张忙碌,原来是于总和书记在外面陪完客刚打来电话,决定两点要开全体党员和中层以上干部大会,什么内容不清楚,他们正在下通知,我顿感气氛不对头。心中不禁十分纳闷:以往公司凡有重要活动,领导一般是先通知我,再由我去安排落实,今日突然被甩开不寻常,似乎有甚么意外要发生,再联想到几天来领导态度的变化,预感这不是个好兆头,究竟何故引起“风云突变”?我被弄得蒙头转向不知所以。时间一到,参会人员全都集合到二楼会议室,因人多连走廊也坐得满满当当,我尽管不知道将有何事发生,但心中是有备而来,拿着个人的记录本(平时都带集体会议记录本),像往常一样走到中间一排会议桌坐下,脸上保持着素有的平静,做好了会议记录的准备。</p> <p class="ql-block">  大会由书记主持,先按计划完成了新党员宣誓。于总随后发表了长篇讲话,开场白说,今天借机会把春节前的主要工作通报一下,以便大家下一步心中有数。接下来,他一口气详略不等的讲了十二个问题:关于职代会的筹备工作;关于运力的引进和建造问题;关于做好全省航运工作会议的接待;关于开通地方港至大连香炉礁港的客滚航线;关于提前安排好新年、春节的有关活动;关于抓好春运和冬季安全大检查;关于抓紧对几条事故船的坞修;关于做好第三产业几个公司开业的准备;关于抓紧在开发区注册已确定的公司;关于提前做出明年第一季度工作的打算;关于做好组建渤海轮渡公司的筹备工作等,这里不想展开每条详细内容。最关键是末了一个问题,讲的是强调机关纪律和作风整顿,实际是借题发挥,敲山震虎,不管别人怎么看,我认为这是本次特别会议的真正目的所在。</p> <p class="ql-block">  于总表情十分严肃地说,前阶段公司干部队伍总体还是比较不错的,能积极按职责做好分内的工作,这是主流应当肯定。但是据反映问题也不少,他带着怒气指斥道,近期机关有人在背地搞小动作,传播歪风邪气蛊惑人心,它若是发生在一般人身上还情有可原,事实上是个别身居要职的中层干部所为,这是绝对不容许也不能宽容的!问题可谓一针见血,语气坚定不容置疑,大家侧耳仔细听着,气氛沉闷而压抑。</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他列出了歪风的具体表现:有的思想意识不端正,造谣生事,有意制造混乱;有的阳奉阴违,表里不一,当面说好话,背后下毒手;有的不光明正大,会上不讲,会后乱喳喳,犯自由主义;有的损害领导的威信,无中生有,恶意诽谤,自以为高明等等,这样的中层干部表面上看着挺老实,实际心里很阴暗,品质很恶劣,表现很不称职,我们不管他有什么背景,后台有多硬,就是抓住一个处理一个,绝不迁就姑息,今后就是要支持拼命干的,反对站着看的,惩治那些捣蛋的,不给歪风邪气有半点市场!</p> <p class="ql-block">  听着于总带着激动语气的讲话, 整个会场鸦雀无声,有人在低头快速记录,有人侧目觑视邻座的表情,更多的人是心里惊愕(事后听同僚所言):领导今天为何发这样大的火气?具体所指的又是谁?为何之前半点迹象都没有?一连串的问号谁也猜度不出来。尽管事前预感可能与己不利,万万没料到竟至这等严重田地!就差没被指名道姓了,我对照那些所谓的“罪名”无一能与自己挂上号,当场被弄得晕头转向不知所措,再想想也觉安然。俗话说得好,心正不怕影子斜,只要不做亏心事,哪怕半夜鬼叫门?我坦然稳坐在桌前,直到会散室空才出来。</p> <p class="ql-block">  一场“电闪雷鸣”过后,未见马上有什么异动,但我明白不会就此平安无事,大概是在选择适当时间吧。我一面留心静观事态变化,一面坚守岗位干自己的工作:拟议一年一度的行政工作报告提纲,筹备上级在烟台开会的会务,应邀参与地方港开通客滚航线的活动,忙忙碌碌转眼到岁除。</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接替我的宋忠民主任(前排中间),后来任职总公司党委书记。</span></p> <p class="ql-block">  1993年伊始,对我的处置终于揭底了。一月七日早晨一上班,于总告知马上要开会宣布主任易人,并要求我应该回避。尽管思想上有所准备,但事到临头仍觉有些突然,心想,以往公司任免中层干部,内部只发文件通知,而今破例大阵势召开机关干部大会,说明非常重视,这也许是给我的特殊“待遇”吧,眼见木已成舟,我强作镇静,信步来到地方港务监督办公室,赵义成主任急忙给沏上茶,我们随便聊天消磨时间,熬到九点多听说公司散会了,我才心烦意乱地回到自己办公室。惹眼的免职红头文已摆在写字台上,我知趣地把自己办公的东西挪到沙发上,将座位让给继任者宋忠民,他执意推辞不受,直到我离开这里都是虚位以待。</p> <p class="ql-block">  当天下午在书记办公室,他和于总正式找我谈话,端出了变动我工作的三点说明:一是干主任的时间太长,干部需正常交流;二是年龄偏大工作中不便;三是调整职务保持平调,个人可以先谈想干什么岗位。理由何其冠冕堂皇!我当然知道醉翁之意不在酒,尤其让自己选择作何安排,真有点滑天下之大稽!我在部队也曾考察管理过干部,个人干什么只有组织决定,哪有挑肥拣瘦的自由?面对领导这等“信任”,难免不叫人怀疑它有几分真实?</p> <p class="ql-block">  这天下班后, 办公楼里人走室空,劳资人事处几个“够级”爱好者,照例邀我一起过把扑克瘾,当来到三楼他们办公室,常与之开玩笑的于处长就打哈哈:“你小子看样马上就要高就了,上来我们陪你多摸几把,算是提前庆贺了!”我知道他们是一种善意误解,还不明白我的真实处境,一时弄得哭笑不得,脸上笑容消失,故有意转移话题掩饰尴尬。原来他们以为我的免职是准备高升的,哪里知道却是敝人在劫难逃啊!</p> <p class="ql-block">  这场突然变故,把我陷于云里雾中,为了讨个明白,每天下班后我仍独坐屋中,等到于总离开再走,俟机进行请教。于总是个心胸坦荡又敢于担当的人,那天七点他处理完公务,把我叫到他办公室相对落座,为了不多耽搁他的时间,我直言要求说明被免职的真实原因。开始他还是重复原来的三点理由不改口,我则坚决表示,那都是摆桌面的话,既然还是打官腔搪塞,我宁愿在这里过夜也要等个实话。</p> <p class="ql-block">  僵持之下陷入了沉默,于总思忖片刻还是开口了:你一定想听听也好,据有人反映,在我前段出国期间,你私下散布了不少流言蜚语,矛头大部分指向我本人,一是臆造我借为集体买挂历从中捞好处;二是我去北京路上车出事,诅咒我人身不得善终;三是损害我的人身名誉,这些实际是在搞人身攻击,我真想不明白是为什么?我历来对你是十分相信的,不领情也就算了,为什么要污蔑拆台呢?另外,你对领导成员不一视同仁,对本部门的工作和人员管理松弛等也有反映……就凭这些问题,不挪挪你的位置,领导以后怎么好开展工作?</p> <p class="ql-block">  天哪!这些骇人听闻的罪名及怨尤, 使我感到五内俱焚,激愤得声泪俱下,满腹的冤枉一时不知如何申辩,很是悲伤地说:“我跟你鞍前马后、朝夕相处干了三年多,自认为一向忠心耿耿,任劳任怨,而且鄙夷鸡鸣狗盗之风,赚来的是人鬼莫辨,实在令人不解!”我知道当时要人对质是不可能的,只好表明态度:以后我们还会继续在一个锅里摸勺子,日久见人心,是非曲直迟早有答案,相信总有一天,事实会还我的清白之身。</p> <p class="ql-block">  事后我仍然觉得言犹未尽,不几天又给于总写了一封短信,大意是说,如果讲我工作上有错误,即使过分点也可理解,而强加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有问题,其性质完全不一样,那是无法接受的,真金不怕火炼,恳请领导深入调查弄清真相,以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叫龌龊男女占便宜,真正在内部打造一个风清气正的人际环境。</p> <p class="ql-block">  到底背后陷我于是非灾殃的小人是谁?虽然当时还说不清楚,但可以肯定不是八竿子打不到的人所为,他们为了一己之私,昧着良心借题添枝加叶,无中生有,暗地打黑报告邀功,而他们的话又容易被领导一时信以为真,出现由误导造成误判就不足为奇了。至于究竟是何许人做祟?今天再去追究已无意义,想吸取教训也晚三秋了,不过,我还是奉劝那些爱搬弄是非者: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与人为善,才得善终;与人为恶,必自取灭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