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东山寺

讲真的

<p class="ql-block">  深圳东山寺,始建于明代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为深圳历史最悠久的佛门古刹。东山寺位于深圳八景之首的大鹏所城东侧,北依龙头山,南面大鹏湾,风景旖旎,是宋代堪舆大师赖布衣先生亲点之风水宝地。</p><p class="ql-block"> 东山寺以传承中国禅宗“东山法门”而立名。“东山法门”乃禅宗正脉,由隋末唐初四祖道信大师、五祖弘忍大师在湖北黄梅创立,经南宗慧能大师和北宗神秀大师的弘传而名闻天下。</p><p class="ql-block"> 东山寺曾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重修,气势宏伟。</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50年代开始,古寺遭到毁灭性破坏。1992年初,当地村民及华侨自发捐款,重修东山寺。2004年,应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及信众邀请,禅宗祖庭南华寺上传下正大和尚接管并再次重修东山寺。2019年,法广大和尚荣膺东山寺方丈。</p><p class="ql-block"> 今日东山寺,晨钟暮鼓早晚功课之外,在春节、中秋、佛菩萨吉祥日、盂兰盆节等重要节庆日,均隆重举办大型祈福法会;平常,也随缘安排斋天、普佛、拜忏、焰口等法事。</p><p class="ql-block"> 不仅如此,东山寺更致力于打造清净修行正法道场,以净化社会人心,传递古圣先贤生命智慧,弘扬传统文化精华,力所能及地利济天下为己任,创建了佛教艺术图书馆,并积极开展各种文化学修活动和慈善工作,等等。总之,愿以悲智圆融的佛心为根本,广结善缘,传递正能量,庄严国土,利乐有情。</p> <p class="ql-block">  东山寺的建筑布局依山势从低到高分成四进,前后进之间有天井隔开。第一进前门,门前有十一级石阶,东侧禅房和客厅,西侧厨房。第二进“关帝殿”,供奉关帝神像,右为玄坛,后为韦陀塑像、雄钟和大鼓等。第三进“大雄宝殿”,设三宝佛和十八罗汉,右为“医灵殿”。第四进“观音堂”等。寺内增建“黄大仙殿”。寺院墙壁镶嵌福建彩画一百八十幅,寺外新建凉亭、水榭假山、石龟和花苑,周围新种桃李、枇杷、沙田柚、龙眼和荔枝等果树。</p> <p class="ql-block">  大山门位于寺院前山鹏飞路旁,坐北向南,面朝大鹏湾。山门为四柱三间门楼式建筑,以花岗岩雕砌而成,总宽度21.80米,高度16米,气势雄伟。明间有三座拱形门,石柱为方形,楼顶雕有勾头、滴水,正面横额“东山寺”为传正大和尚所题。</p> <p class="ql-block">  天王殿,又称弥勒殿,是佛教寺院内的第一重殿。东山寺天王殿为仿古明清风格建筑,殿内正中供奉着弥勒,背面供奉韦驮天尊,两厢供奉着神采飞扬、相貌威武的四大天王。</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即正殿,也称大殿。大雄宝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东山寺大雄宝殿为五开间,双层檐纯木结构,全部采用缅甸进口菠萝格红木,纯粹木结构榫卯衔接。屋顶采用江苏宜兴紫砂瓦,墙上青砖则专门定制于江西赣州。大殿悬挂传正大和尚撰写对联:“水天一色潮音深处有玄机如何是汝真面目,法门广大钟声悠扬无今古悟澈忘吾妙觉心”。殿内供奉三如来(中为释迦如来、左为东方药师琉璃光如来、右为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如来)。殿侧五百泥塑罗汉,仿自韶关南华禅寺,采用潮州陶泥,纯手工制作。</p> <p class="ql-block">  寺中有两棵117年的古树给人留下了较深的印象,分别是天王殿东侧的荔枝树和大雄宝殿西侧的龙眼树。</p> <p class="ql-block">  值得纪念的是东山寺曾经的红色印记。1944年7月成立的东江抗日军政干部学校校址就设在此寺内,学校前后共举办过两期学习班。第一期培训连、排干部二百多人;第二期招收班、排学员三百多人。经过训练后,学员的军事技术和政治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结业后分别输送到各部队成为抗日烽火中的骨干力量。</p><p class="ql-block"> 东江纵队司令员、开国少将曾生将军于1995年5月题:一九四四年七月东江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创建于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