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畲乡一一二铺村

一抹绿烟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次去二铺村纯属巧合,原计划是去盐田逛一逛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退休后骑电瓶车周边游似乎成了我的一个爱好。定好导航,一路骑行,途中被“二铺村”的村牌吸引住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个村庄的名字我很熟悉,因为早就听说这里居住着畲族人。于是改变主意到村里走走看看。心随路转,像这种突然改变行程的,是常有的事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村头桥廊顶上的凤凰图腾格外耀眼。相传畲族的始祖盘瓠因打仗有功,高辛帝就把三公主赐婚给他。三公主出嫁时,有凤凰从凤凰山上衔来凤凰装给她做嫁衣,从此畲族女性便穿凤凰装,她们也被视为凤凰的化身。凤凰也成了畲族的图腾,象征着祥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进村里,看到的是整齐划一的小洋楼。街道很干净,房前屋后种着花花草草。他们的穿着与汉族人没什么两样。只有偶尔看到一两个老妇人依然梳着简易的凤凰头,穿着简化了的凤凰装,才觉得此处与畲族沾点边。显然,现在村民的生活起居很多都已经被汉化了,也许唯一能印上畲族烙印的,那就是他们的语言吧。村里到处可以听到他们用本民族语言在交流。这种语言,在我听来特别的亲切。因为母亲那边的亲戚有畲族的。如果他们讲得慢一点,我多少能听懂一些。当然,他们除了会用本民族语言交流外和汉族人交流起来也是没有语言障碍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村子里还建起了一个文化广场。 “二铺村畲族文化广场”这几个字赫然出现在大门边上。广场宣传栏上图文并茂讲述着畲族独特的文化,让到此一游的人们直观地了解他们的文化。这里更是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场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个村民告诉我,我来得早了些。如果在农历的“三月三”来这里就可以参加他们的传统节日——乌饭节。在那个节日里,他们会举行盛大的歌会,并且会祭祖先,拜谷神,载歌载舞,还会分享乌饭,非常热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虽然这个节日我没参加过,但提起歌会的热闹,我是深信不疑的。畲族对歌,我是领教过的。在我20来岁时,一年正月,妈妈突然心血来潮带我到一个畲乡里做客。接待我们的是七十来岁的表叔公和他的一家人。不知道怎么回事,一家来客,全村人居然都知道。特别是村上的男青年,听说来了一个年轻姑娘,当天晚上五六点的光景就邀了一大群人来对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哪见过这阵仗?吓得躲在房间里不敢出来,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起来。最后是表叔公看到我的窘境,替我解围,以一挡五六个后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只听见大厅里的歌声你来我往,期间不乏有围观者的起哄声。我很好奇,但就是不敢出去凑热闹。虽然他们唱的我一句也没听懂,但是从气势上好像是表叔公始终占上风。就这样直闹到深夜人们才散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后来从妈妈那里了解到,表叔公是远近闻名的歌王。他给我看了他抄写的厚厚的两本歌。里面的歌词和歌谱,我一个也看不明白。但这并不妨碍我对他莫名的崇拜。畲族对歌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突然有了“三月三”来这里参加“乌饭节”的冲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里既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韵味,又有“与时俱进、放飞自我”的格调。在青山绿水的掩映下处处流淌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气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次邂逅,我对畲族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铺村,我们以后还会再见面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拍摄/一抹绿烟</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