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一起感受历史

北方中学329班董思妍

<p class="ql-block">  山西博物院,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滨河西路北段13号,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培育对象,山西最大的文物征集、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山西博物院前身为民国八年(1919年)创建的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此后屡次更名,1953年改称山西省博物馆。2004年新馆竣工,定名为山西博物院,2005年对外开放,占地168亩,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西周晋侯鸟尊年代为西周中期偏早,出土于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和翼城县交界处的天马——曲村晋文化遗址中的晋侯墓。该鸟尊现收藏于山西省博物馆,被誉为山西博物院的“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 晋侯鸟尊高39厘米,长30.5厘米,宽17.5厘米。整个鸟尊以凤鸟回眸为主体造型,头微昂,高冠直立。禽体丰满,两翼上卷。在凤鸟的背上,一只小鸟静静相依,并且成为鸟尊器盖上的捉手。凤尾下设一象首,象鼻内卷上扬,与双腿形成稳定的三点支撑,全身布满纹饰。造型写实、生动,构思奇特、巧妙。鸟尊的盖内和腹底铸有铭文“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可证明为宗庙礼器。</p> <p class="ql-block">  山西的简称是晋,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曾有剪桐封国的故事:《史记.晋世家》记载: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圭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成王曰:"吾与之戏耳。"史佚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于是遂封叔虞于唐,史称唐叔虞。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晋侯苏钟</p> <p class="ql-block">  全套共16件。其中14件被盗出境,后由上海博物馆收藏,剩余2件1992年出土于晋侯墓地8号墓,现存山西博物院。编钟可分两组,每组8件,经测音音律和谐。全钟刻铭355字,记载晋侯苏随周王伐夷平叛,获胜后得到嘉奖的史实。铭文可补传世文献之缺,还包含周王纪年和许多历日,对西周年代学研究意义重大。</p> <p class="ql-block">  西周时,出现了一个制度,名扬古今——分封制。它在短时间内巩固了周朝的统治,但正是这项制度,在春秋后期引发了战乱。</p><p class="ql-block"> 春秋时期,周室衰微,封国政治、经济、文化不断发展,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时代渐告结束,诸侯纷起争霸成为这一时代的主题。</p><p class="ql-block"> 晋国自文侯起,逐渐成为春秋争霸的历史主角。曲沃代翼,为普国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武公献公开疆拓土,灭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文公践土会盟,开启霸业,景公迁都新田,国力益增,悼公九合诸侯,声威远播。天下征伐号令,自晋出焉。</p> <p class="ql-block">让我们一起欣赏这里的其他文物</p> <p class="ql-block">  这些古老的文物,如同历史的见证者,默默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让人们感受到岁月的流转和历史的沉淀。</p> <p class="ql-block">  古文物凝聚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心血,它们是时间的见证者,让我们深刻体会人类文明的悠久历史。</p> <p class="ql-block"> 历史如画卷,映照着岁月的华光,凝聚着人类的智慧和勇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