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井冈山简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井冈山</b><b>,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古有“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之称。建国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于1950年设立井冈山特别区,1959年成立省辖井冈山管理局,1981年撤局设县,1984年撤县设市,2000年5月,原井冈山市与原宁冈县合并组建新的井冈山市。2005年7月,成立井冈山管理局。井冈山市辖21个乡镇场、街道办事处、106个村民委员会。现有人口16.3万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井冈山</b><b>,革命历史辉煌,自然风光绚烂,红绿辉映,融为一体,是全国著名的革命圣地和5A级旅游景区。井冈山,以其辉煌灿烂的革命历史,铸就了蜚声中外的“红色摇篮”。上世纪二十年代末,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这里开展了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从这里走向胜利;孕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激励无数英雄儿女前赴后继。从此,鲜为人知的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辉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井冈山,以其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被世人赞叹为“绿色宝库”。</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井冈山</b><b>,享有“天然动植物园”的美誉。这里千峰竞秀,万壑争流,苍茫林海,飞瀑流泉,融雄、险、幽、奇、秀为一体。春天,群山叠翠,郁郁葱葱,杜鹃花开,艳丽多姿,尽显秀美景色;夏天,山高气温低,林茂而风起,故盛夏虽热而无酷暑;秋天,满目黄杉红枫,漫山遍野,层林尽染,宛如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冬天,银装素裹,冰晶似玉,一派北国风光。</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井冈山</b><b>,以其深邃的红色文化底蕴,成为人们心中的“精神家园”。巍巍五百里井冈,100多处革命旧址遗迹散落其间,已经成为一个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成为人们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升境界、坚定信念的生动课堂,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井冈山</b><b>,有很多的革命人文景观,是土地革命初期中国工农红军革命遗址最集中的地方。保存完好的革命旧居旧址有几十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b></p> <p class="ql-block"><b> 序:湘潭市岳塘区摄影家协会与湘潭市岳塘区摄影家协会党支部联合开启"三湾、井冈山红色之旅"拍摄活动。</b></p><p class="ql-block"><b> 炽烈旌旗火样红,定国安邦耀苍穹。 </b></p><p class="ql-block"><b> 最飘香的映山红在盛开,最翠绿的毛竹在生长。春天时节,风和日暖,岳摄协开启"三湾、井冈山红色之旅"3天拍摄活动。</b></p><p class="ql-block"><b> 清晨8:00,细雨霏霏,湘潭市岳塘区摄影家协会一行37名会员,兴致昂然、精神抖擞乘坐旅游大巴从盘龙山庄出发,一路向江西省永新县三湾乡进发。</b></p> <p class="ql-block"><b> 司长唐美华女士,新天地国际旅行社刘亚湘导游,二人是此次红色旅游的关键一员。</b></p> <p class="ql-block"><b> 王海燕女士,是整个活动的音乐、舞蹈的总编,她能歌善舞,善说会道,一位超有艺术家天斌的老师。</b></p> <p class="ql-block"><b> 窗外春雨绵绵,车内红旗招展,红歌嘹亮。</b></p> <p class="ql-block"><b> 协会三名摄影师,分別投入了紧张的拍摄工作。</b></p> <p class="ql-block"><b> 客车渐渐进入江西永新县,当地导游小陈给咱们详细介绍了红色井冈山与永新县的革命历史与红色文化背景。</b></p><p class="ql-block"><b> 小陈说从本月14号开始,大家好似都约好了不约而同都来井冈山了,意味着将迎来新年第一个旅游高峰。导游为在茫茫人流中便于队员招集,为我们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一一“37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第一站(参观三湾改编纪念馆、纪念碑)</b><b>,经过近4个小时的车程,客车抵达了江西永新三湾乡。尽管当地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但大家激情满怀,不顾细雨和疲劳,下了车即怀着崇敬的心情进行参观和摄影创作。</b></p> <p class="ql-block"><b> 1927年9月29日至10月3日,毛泽东在此地对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进行改编。三湾改编为建设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从政治上、组织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政治建军的伟大开端,是人民军队建设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里程碑。人民解放军从三湾改编开始,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发展成为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威武之师和政治可靠的忠诚之师,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坚强保障。</b></p> <p class="ql-block"><b> 在三湾改编纪念馆里,大家看得仔细,听得认真,问得详细,记得清楚。许多会员拿出相机、手机不停地拍摄,生怕错过每一幅图片、每一件实物。</b></p> <p class="ql-block"><b> 红色历史遗迹尤在,虽然几十年过去却依然历历在目。</b></p> <p class="ql-block"><b> 在纪念碑下、在纪念广场、在协盛和杂货铺等纪念地,大家频频驻足,深情凝望,遥想着九十六年前三湾改编时那激动人心的场景。</b></p> <p class="ql-block"><b> 视频里记录了展览馆里所有的历史与文物题材。</b></p> <p class="ql-block"><b> 各位摄影师,发挥自己所长,用手中器材分别拍摄各类题材。</b></p> <p class="ql-block"><b> 红色教育基地的牌匾警示世人</b></p> <p class="ql-block"><b> 大家在这里合影留念</b></p> <p class="ql-block"><b> 午饭之后,大巴车一路前行,在通往县城的路上,我们看到了路傍有一处《十送红军》的雕塑群像,纷纷下车取景创作。</b></p> <p class="ql-block"><b> 傍晚时分,我们来到了永新县城,也刚好到了下班和放学的时间。</b></p><p class="ql-block"><b> 永新县,是一座英雄之城,许多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漫步街头,县城的人们纷纷出来散步,红军广场熙熙攘攘,激情的人潮,雄壮的歌声,优美的舞姿,把人们的激情一次次点燃。一方舞台飘来了山妹子动人心扉的歌谣《十送红军》:一送哩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风哩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一夜无眠。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第二站(上井冈山)</b><b>。15号清晨,大巴车从永新县城出发,大家怀着激动的心情向17公里之外的井冈山进发。</b></p> <p class="ql-block"><b> 一路上,杜鹃花盛开,摇曳多姿,争奇斗妍。井冈山根据地见证了峥嵘岁月那挥之不去的烽火硝烟,毛泽东同志在这里亲手点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一革命火把,它映红了那时的中国,克服艰难险阻,终于夺取政权,建立了新中国的历史一幕。</b></p><p class="ql-block"><b> 井冈山上,最动人的是云雾,五百里峻岭峡谷云气磅礴,雾岚缥缈。</b></p> <p class="ql-block"><b> 神往已久的井冈山映入眼帘。这时,东升的太阳也钻出了云端。</b></p> <p class="ql-block"><b> 井冈山纪念碑前合影留念</b></p> <p class="ql-block"><b> 半个小时的车程,咱们一行到了井冈山换乘中心。意料之外,候车上山的人实在太多了;或许旅游部门也估计不足,在这咱们一下浪费了近两个小时……</b></p> <p class="ql-block"><b> 由于时间的变数,打破了我们原先的计划。为此,我们的时间开始有点赶。</b></p><p class="ql-block"><b> 进入黄洋界红色文化展厅,咱们摄影师使出浑身解数,拿出长枪短炮纷纷拍摄创作。</b></p> <p class="ql-block"><b> 展厅的文物见证了那一段历史的发展,咱们充分吸收和滋养着。</b></p> <p class="ql-block"><b> 这里给大家讲一个小小故事:在登顶黄洋界陡坡段的时候,一名穿红衣服的老太太因腿脚不够利索,在艰难的攀登着。身后的三纯老师在急赶队伍时见到了这一幕,便顺手搀扶老人,一同沿着坡道一步一阶走上去。一路上,让咱摄影师竟然用镜头全程记录了这样一个场景。通过与老人的交流,她姓吴77岁,独自从湖北武汉过来的……</b></p> <p class="ql-block"><b> 黄洋界在海拔1343米</b></p> <p class="ql-block"><b> 96年前,红军战士为阻击蒋军进犯井冈山,脚下挖出了这条战壕。</b></p> <p class="ql-block"><b> 当年,毛泽东同志在这里提出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八个大字,依然历历在目。</b></p> <p class="ql-block"><b> 大家在"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前举起相机,合影留念,拍下难忘的回忆,在党旗前宣誓留下铮铮誓言。</b></p> <p class="ql-block"><b> 摄影师精神抖擞的风采</b></p> <p class="ql-block"><b> 全体会员在“黄洋界”碑前纷纷举起相机,拍下了弥足珍贵的一组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屋里屋外全是镜头,大家其乐融融。</b></p> <p class="ql-block"><b> 快乐摄影人,倾情黄洋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黄洋界上炮声隆</b></p><p class="ql-block"><b> 1928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主力在湘南行动受挫后转移到桂东。8月下旬,国民党湘军和赣军共五个团,趁红四军主力在湘南未归之际,对井冈山根据地发起第二次“围剿”。8月30日晨,敌军向井冈山黄洋界哨口发起进攻。黄洋界位于井冈山主峰北面,扼山险要道,为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留守井冈山的红四军第三十一团一部和第三十二团,在赤卫队和人民群众的支援下,凭险据守,连续打退敌人的多次猛烈攻击。当天下午,正当敌军重新组织进攻时,红军以仅有的一门刚修复的迫击炮开始轰击。湘军误以为红四军主力回山,当夜撤退。黄洋界战斗的胜利,为红四军主力回师井冈山,打破国民党军的第二次“会剿”创造了条件。</b></p> <p class="ql-block"><b> 在哨口迫击炮前挥舞红旗唱起了《我和我的祖国》,表达了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强烈责任感。</b></p> <p class="ql-block"><b> 在黄洋界保卫战哨口,大家仿佛看到云海中红军战士那英勇杀敌的身影,升腾的云雾化作红军漫天的呐喊,潺潺流水似是当年胜利的凯歌号角声。还有那营房、那株大槲树,仍在孜孜不倦地向游人讲述已经逝去的鼓角争鸣、艰苦岁月。</b></p> <p class="ql-block"><b> 参观百竹园第一造币厂</b></p> <p class="ql-block"><b> 第一造币厂</b></p><p class="ql-block"><b> 1928年,边界特委会委员何长工、边界政府财政部长余贲民等,在井冈山创办了上井造币厂。</b></p><p class="ql-block"><b> 1928年5月,上井造币厂铸造了在中央苏区流通使用的银币。该币采用墨西哥鹰洋版图案,正面为口衔一条蛇的老鹰,用单脚站立在仙人掌上,上镌英文,下雕叶脉花饰。背面铸一光芒四射的自由帽,右上角打一“工”字,制作精良。</b></p> <p class="ql-block"><b> 白银,在当时是主要的交换货币。</b></p> <p class="ql-block"><b> 专家们在介绍白银的用途与作用。</b></p> <p class="ql-block"><b> 丰富的中餐,滋养着每一位摄影师。</b></p> <p class="ql-block"><b> “红米饭,南瓜汤,红米酒”是井冈山的三大特色美食。江西老表就用这种方式款待咱们。</b></p> <p class="ql-block"><b> 麻花、木锤酥也是当地特色食品。</b></p> <p class="ql-block"><b> 接着,参观小井红军医院。</b></p><p class="ql-block"><b> 小井红军医院小井红军医院,位于江西井冈山市茨坪镇西北面约6公里处。它是由原来的茅坪、大井两个医务所扩建而成的。最初取名为“红光医院”,是我军第一所正规医院。</b></p> <p class="ql-block"><b> 小井医院外部正在装修。外面的雕塑十分的震撼,让人仿佛回到了战火纷飞的国内革命战争年代。</b></p> <p class="ql-block"><b> 医院内部陈设简陋可见,可想当时的环境和背景是多么的艰难。</b></p> <p class="ql-block"><b> 出来之后,即参观大井伟人旧居。</b></p> <p class="ql-block"><b> 大井毛泽东故居</b></p><p class="ql-block"><b> 毛主席是在1927年秋收起义之后啊,带了一支革命武装队上的井冈山,就住在这里。</b></p><p class="ql-block"><b> 这座房子的前面,原来是一条商业街,所以原来的主人,打开门窗就可以做生意了。这座房子住过五位伟人,除了毛主席以外,朱德元帅也住过这里,彭德怀元帅的房间看起来非常的小。在床的旁边放着一张非常简单的办公桌,桌子上面摆放着一盏油灯,还有砚台、毛笔。这盏油灯是烧山茶油的,因为当时山上物资缺乏,当时毛主席也是非常舍不得用的,所以后来就有了三根灯芯的故事。大厅的右手边是一个灶台,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厨房,厨房的旁边就是陈毅同志还有滕代远同志的住房,有一个先后的顺序。</b></p><p class="ql-block"><b> 毛主席旧居是一整排的房子,格局都差不多啊,门前的玉翠湖见证了毛主席在井冈山时期艰苦革命奋斗的历程。</b></p> <p class="ql-block"><b> 摄影师们在南方独有的黄墙、黑瓦大院前留影。</b></p> <p class="ql-block"><b> 精彩的镜头,一个个跳入眼帘。</b></p> <p class="ql-block"><b> 爱美,是女士们的天性,做美女摄影师,更会享受生活。</b></p> <p class="ql-block"><b> 红色文化,是井冈山的一大特色。</b></p> <p class="ql-block"><b> 城区的道路很有特色。红红的灯杆,高高的松树,飘扬的红旗,处处点缀着红星。</b></p> <p class="ql-block"><b> 傍晚,部分家人来到了美丽的挹翠湖傍观灯摄景。</b></p><p class="ql-block"><b> 灯光闪烁,蔚为壮观,亭台楼阁,宁静平和,心灵也被浓翠淡绿洗净了。市民们围着湖边快乐悠闲的散步,远处不时传来《映山红》的歌声,如今井冈山人已经远离了战争的硝烟,在如诗如画的风景中静静地享受着幸福甜蜜的生活。</b></p> <p class="ql-block"><b> 咱们来的很巧,也来的很及时,也拍到了音乐喷泉和红色文化的交汇效应。</b></p> <p class="ql-block"><b> 沿途,咱们徒步而行,一边观景一边拍摄。暗自兴叹,井冈山的环境真的优美。</b></p> <p class="ql-block"><b> 有部分会员去观看大型实景演出《井冈山》。</b></p> <p class="ql-block"><b> 夜宿凯景大酒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第三站(文艺节目汇演)</b><b>,16日早上7点30分钟,岳塘区摄影家协会党支部组织领导的"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文艺演出开始了。大家济济一堂,穿上红军服,戴上红军帽,扎上武装带,共同缅怀曾经的艰难困苦岁月,共同呕歌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豪迈。现场在刘俊女士有条不紊、沉着稳重的主持下,节目依序开启。</b></p> <p class="ql-block"><b> 为了表达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之情,这台文艺汇演从编排、服装、道具,短短几天内安排就绪。大家或大都没有受过军训,连军人风纪,着装、军礼、步伐、站姿等都需一一现场紧急培训。许多人一辈子没有上过台更别说表演,单凭着一腔热血和对活动的热忱支持,大家纷纷走上了舞台,并以饱满的激情倾注在节目的演出当中。</b></p><p class="ql-block"><b> 还别说,岳塘摄影协会人才济济,有指挥若定的总指挥康军老师、有专业水准的主持刘俊、有让人耳目一新的歌舞艺术家王海燕老师,她热情欢悦的舞蹈让人领略了原汁原味的新疆民族风味;有胡纯钢老师的军训、武术也给现场带来了军中豪迈与激情;特别是压轴戏《大海航行靠舵手》舞蹈编排时,五个分解动作,仅用十余分钟,便完成了,表演精彩,可说好评如潮。</b></p> <p class="ql-block"><b> 整理着装</b></p> <p class="ql-block"><b> 向所有会员敬礼</b></p> <p class="ql-block"><b> 女声独唱《</b><b style="color:rgb(237, 35, 8);">映山红</b><b>》,表演者:许欣欣。</b></p> <p class="ql-block"><b> 维吾尔族舞蹈《</b><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万岁毛主席</b><b>》,表演者:王海燕</b></p> <p class="ql-block"><b> 太极《</b><b style="color:rgb(237, 35, 8);">功夫扇</b><b>》,表演者:彭清芽</b></p> <p class="ql-block"><b> 小合唱《</b><b style="color:rgb(237, 35, 8);">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b><b>》,表演者:第一小组全体成员</b></p> <p class="ql-block"><b> 歌舞《</b><b style="color:rgb(237, 35, 8);">游牧时光</b><b>》表演者:龙娟、龙慧</b></p> <p class="ql-block"><b> 情景剧《</b><b style="color:rgb(237, 35, 8);">情满井冈山</b><b>》表演者:第四小组全体成员</b></p> <p class="ql-block"><b> 小合唱《</b><b style="color:rgb(237, 35, 8);">红军不怕远征难</b><b>》,表演者:第二小组全体成员</b></p> <p class="ql-block"><b> 拳术表演《</b><b style="color:rgb(237, 35, 8);">擒敌拳</b><b>》,表演者:胡纯钢</b></p> <p class="ql-block"><b> 一起嗨,《</b><b style="color:rgb(237, 35, 8);">大海航行靠舵手</b><b>》表演者:全体成员,指挥:王海燕</b></p> <p class="ql-block"><b> 欢声笑语,好评如潮,热情洋溢的串烧、委婉动听的合唱,展现了无尽怀念追思和逐梦路上勇往直前的决心和信心。</b></p> <p class="ql-block"><b> 节目结束之后,大家穿着红军服,排着整齐的队伍在楼前合影留念。</b></p> <p class="ql-block"><b> 第四站(</b><b style="color:rgb(237, 35, 8);">参观井冈山博物馆,北山革命陵园</b><b>等)16号上午,演出结束,会员们登车马不停蹄奔赴茨坪伟人旧居等红色遗迹参观。</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每到一处,前来瞻仰参观的人们摩肩接踵,人流如织。为此,咱们抓紧时间挤进人群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前,以及“朱毛会师”纪念碑前合影留念。</b></p> <p class="ql-block"><b> 自己好不容易拍下了一张独照</b></p> <p class="ql-block"><b> 参观茨坪毛泽东旧居</b></p><p class="ql-block"><b> 从1927年10月至1929年1月,毛泽东同志便常在这房屋的右后间居住和工作。在这里,他代表井冈山前委起草了《井冈山前委对中央的报告》即《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从理论上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经验,阐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崭新思想。</b></p> <p class="ql-block"><b> 通过导游小陈绘声绘色的解说,咱们了解了茨坪伟人旧居96年前,这儿所发生过的一切红色故事。而后,又通过直观了解图片、影像、实物、原始资料等,全面、客观、立体地呈现了井冈山根据地从诞生、发展、壮大这一条不平凡的革命之路。 </b></p> <p class="ql-block"><b> 在茨坪伟人旧居等遗迹参观点,可谓人山人海,络绎不绝,长长的队伍当中不乏有许多高中生和初中生。这些学生神态庄重,凝神聚听,深刻感受到了红色故事的感人魅力,领悟到中国革命的历史厚重和波涛汹湧。</b></p> <p class="ql-block"><b> 伟人毛泽东同志塑像</b></p> <p class="ql-block"><b> 讲一个小小的故事:在毛泽东同志旧居前,协会刘琪芝女士惊喜的遇到了在长沙上高中的孙子,他们学校有三车同学来此游学井冈山。真是太巧了,祖孙俩兴奋的拥抱在一块儿。</b></p> <p class="ql-block"><b> 在红色的大道上人车如织,红色的战旗在空中飘扬,摄影师们目睹这激动人心的一刻,纷纷按下快门记录这难得的一幕。</b></p><p class="ql-block"><b> 通过革命先辈不懈奋斗,成就了今日辉煌之中国。风雨兼程,披荆斩棘,开拓进取,中国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做强红色基业的奋斗史。 </b></p> <p class="ql-block"><b> 接着,游历挹翠湖公园。</b></p> <p class="ql-block"><b> 圣火举天,美景如画,碧水蓝天,游人如织。</b></p> <p class="ql-block"><b> 咱们岳塘区摄影家协会一行在挹翠湖傍完成红色游学之后,快乐返程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第五站(从井冈山返程)</b><b>,下午二点🚙在回程湘潭的路上。</b></p> <p class="ql-block"><b> 窗外,阳光灿烂,和风吹拂,心旷神怡。大家依依不舍,和井冈山话别。车厢里不知谁唱起了毛主席的的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换新颜……”,沉雄激越的歌声久久回荡,让每一个人心潮起伏,壮志填胸,激荡飞扬。穿越岁月沧桑,梦想照亮前方路;肩负殷殷嘱托,梦想激励脚下行。</b></p> <p class="ql-block"><b> 大巴车上,协会康军秘书长代表协会领导,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与支持;也小结了此次活动的重要意义与可喜成绩,同时,就“赴井冈山三日活动”的拍摄征交作品相关事宜又一一做出说明。</b></p><p class="ql-block"><b> 大家纷纷表示,将不畏艰难,用手中的相机拍摄出精品力作,向红军长征纪念九十周年献上岳摄协人的一份厚礼!</b></p><p class="ql-block"><b>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b></p> <p class="ql-block"><b> 再见了,井冈山✋</b></p> <p class="ql-block"><b>撰文/祥文 纯钢 </b></p><p class="ql-block"><b>图、视频提供/纯钢 文俊 迎福等协会会员</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