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10多年,迟来的同学相见

甜甜的苏蔓瓜

<h3>2024年2月,农历腊月年关,我终于要回趟老家了。<br><br>当时,母亲已在老家看牙一星期多,嫌冷想回京。腊月二十八是慈父的忌日,妹妹已经联系好亲属聚集。箭在弦上 不得不发了。<br><br>我是2月4日晚从马来西亚回京的,5日上班,我给部门同事分了三盒榴莲糖,咖啡糖,芒果糖。下午给管理层也分了芒果糖和咖啡糖。6日中午和部门一起去的山河铁锅炖,当作年前的小聚会。聚会到两点多,我即辞别同事,沿六环,大广一路回沧州的家。车行到任丘服务区,我稍作休整,和国外的直属领导开了个视频会。会上,领导介绍了部门调整的情况,不是好消息,但我也经历的多了,内心很快劝说自己go with flow。<br><br>由于亲属有恙,此次家庭聚集取消了饭店预定,改为定菜,送到各家。此次回乡,除了缅怀忌拜父亲,我还想回礼。当年父亲突然离世,葬礼前后,我的小学同学兼把兄弟,中师同学,高中同学都来了。当年回请了把兄弟们,但我回乡少,其他人一直没再聚,有两年了。综合各种因素,最终定在6日晚见高中兄弟,7日中午见中师兄弟。<br><br>我回家后,因母亲去朋友家拿走了钥匙,和妹妹见面交代后,一邻村高中同学开车接我去县城饭店。此同学也是当年,常和我结伴骑车去高中的。<br>高中来的同学有一半,我已经十二,三年不见了。自2003年毕业,至2011年,同学婚礼我都尽力坐火车回乡参加了。后续就很少见面。相见后,相见甚欢。期间有两人喝吐,我当时并没注意到。<br>此次聚会,虽然由我发起,最后还是院长出了餐费,涛总奉献了酒水,亮总支持了唱歌费用。大家谈到,都奔五了(40多岁)相见不易。<br><br><br><br></h3> <h3>第二天中午,我忙完家里事,来到县城的饭店。有十几年没来县城饭店吃饭了。<br><br>中师的同学来了十几位,虽然微信上有联系,自从1999年毕业后,大部分人都没见过。<br><br>同窗的记忆在远去,作为那个时代成绩最好的一批人,这些人选择了中专,没去读高中考大学,好在各自都发展的不错,值得欣慰。<br><br>相聚短暂,也感慨时光流逝,各自的变化。但以后的路还很长,各自也需要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社会角色。<br><br>我当天下午就返回了北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