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画三峡 山中有人家

lake916

<p class="ql-block">  长江三峡驰名遐迩,那些闪耀古今的诗句传诵不绝。诗仙诗圣李杜的“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及“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成为吟诵长江诗句中不可逾越的经典。</p> <p class="ql-block">  走进宜昌,最能探寻长江之美。不仅感受那些古诗词中所描述三峡旖旎风光,更能感知时代中国所展现的人间奇观。</p> <p class="ql-block">  癸卯深秋,我去了宜昌,参团游览“两埧一峡”后,意犹未尽,继续报团“三峡人家”一日游。</p><p class="ql-block"> 一早,旅行社派车把散客接到宜昌黄柏河码头,游轮每天上午九时准时启航。</p> <p class="ql-block">  三峡之名,世人皆知;三峡之美,享誉寰球。三峡由巫峡、瞿塘峡、西陵峡组成。蜿蜒曲长的大三峡全长近200公里。</p> <p class="ql-block">  位于三峡大坝和葛洲坝之间的西陵峡段的深山幽谷里,掩隐着茂林中不少山民与渔户。便是笔者专程一游的有着诗情画意的“三峡人家”。</p> <p class="ql-block">  长江大三峡名头独一无二,但名气可以借用。不妨在三峡之名前,标上一个或二个小字,于是,在我国称之为小三峡和小小三峡的风景区,算起来可真不少。</p> <p class="ql-block">  凡河流峡谷两边山壁陡峭,整体风貌类似于长江三峡的,都被称为小三峡。</p><p class="ql-block"> 于是,江苏有“南京小三峡”,广东有“连州小三峡”、广西有“河池小三峡”等等。自身风景不错,再借名传扬一番,有何不可。</p> <p class="ql-block">  其实,不进山,也能在游轮过灯影峡时,见到这样一幅清丽画面,几只古帆船迎风而立,好一派峡谷风光。这三峡人家依山傍水,风情如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幽谷深处岁月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峡人家似画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当浩浩长江奔涌至石牌河段时,在这里向左急转弯110度,改向东流去,形成一个巨大的月牙形,这就是“长江三峡第一湾”。</p> <p class="ql-block">  就在我登山时,回头望江,恰好瞅见两艘船舶,一条货船、一只客轮,正一前一后地从拐弯处缓缓驰出,把江水上划出一道明显的弯月图形。</p> <p class="ql-block">  不得不说,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实在巨大,尤其是在当下,都知道文化是国家软实力。</p><p class="ql-block"> 具体而言,文化能对一个地方旅游业发展,知名认可度的提升,具有极大影响与推动。</p> <p class="ql-block">  山上的游客,尽是乘游轮而来的,大大小小游船,江面上往来不绝。</p><p class="ql-block"> 以往幽谷寂静的三峡人家,如今,不论春秋冬夏,都是游人如织。向往这峽谷奇幻壮丽景色,观赏千古长江东流不息,感叹祖国山河气象万千。</p> <p class="ql-block">  话题还是回到山中的三峡人家。</p><p class="ql-block"> 游轮从宜昌码头开了一个多小时,抵达灯影峡码头。上岸后,便是乘坐一串登山电扶梯,一直朝山而上,省却了爬山的多少劳累。</p> <p class="ql-block">  山上高处险要地带,看见似碉楼、烽火台的古代军事建筑,有巨大石碑称作石令牌,显然,这里曾是扼守长江的一处要塞。</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巴王是古代巴人的部落首领,</span>这些富有特色的巴王宫、巴王寨是依照土家族原始山寨仿照而建的景点,用以展现古巴国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p> <p class="ql-block">  在这幽深的峡谷深处,三峡人家世世代代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有着长久与世隔绝的岁月,过着淡定从容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前行便见“巴王寨”城门楼,这就进山了。</p> <p class="ql-block">  不知何时,巴人部落消失在了烟雨蒙蒙的三峡之中,巴人的后裔融入了华夏民族。</p> <p class="ql-block">  在三峡这片美丽而神奇的土地上,开山辟土,繁衍生息,分枝展叶。一部分融为汉人,一部分成为土家人。</p> <p class="ql-block">  巴王宫下的酒家生意最是兴旺,有一处堆积不少破碗碎片。游人把一碗老酒,大口饮尽,再把粗碗一摔,山中豪爽,来他个痛快淋漓。</p> <p class="ql-block">  二千多年前,巴人曾经的经济命脉——茶盐古道在崇山峻岭中蜿蜒盘旋,现在遗存处展现古代民俗风情。</p> <p class="ql-block">  这是茶盐古道上一处集市,昔时是古代巴人的商旅食宿驿站。</p><p class="ql-block"> 古驿道是在遗址上复建的,道路两旁古朴沧桑的木质结构建筑尽显其悠久的历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  这条街上汇聚巴族“九佬十八匠”的展示物品,不少获得国家级、省市级非遗项目。</p> <p class="ql-block">  这里有我儿时熟悉的铜匠、打铁铺子、豆腐坊、陶艺制作、绣娘画师及各种手工作坊,现不少已绝迹在现代都市的日常生活中。</p> <p class="ql-block">  原本对各种景区的歌舞节目兴致不高,总觉有一套模式化表演在敷衍观众,但来到三峡人家三棵树剧场,立即被别开生面的演出形式及火爆场面所吸引。</p> <p class="ql-block">  巴王寨广场上没有传统䑝台,山水实景为舞台大背景,完全是山寨原生态风格的演出,把土家族的民族风韵尽情展开,让观众融入山中环境与演出情节之中。</p> <p class="ql-block">  ⼟家⼳妹婉转亮丽的⼭歌,余音袅袅,一直⽿畔萦绕。</p> <p class="ql-block">  帆船在相当久远而久长的岁月里,是我国众多江河湖泊中、也是长江上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帆船是三峡地区古老沧桑的标志与历史见证。</p> <p class="ql-block">  沿江岸而行,眼前山色水景,已是一派诗情画意。山崖窄道上还见两道长长的诗画长廊,壁上镌刻流传千载的三峡诗篇,让游人更生雅兴。</p> <p class="ql-block">  长廊外,江岸边,移步异景;</p><p class="ql-block"> 长廊内,山壁上,亦步亦诗。</p> <p class="ql-block">  三峡人家风景区以湾急、石奇、谷幽、泉甘之特色组成完美的山水画卷;以古寨、古楼尽展巴风楚韵、民俗风情;以要塞遗迹回望近代史……</p> <p class="ql-block">  小竹筏在浪里撩开青藤枝蔓,古帆船在水里慢慢滑过。风貌古朴幽深,俨然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  船头上,身着民族服饰的渔夫、土家姑娘,恰到好处立在水中央,画面感极强。</p> <p class="ql-block">  三峡人家的田园生活:小亭中抚琴轻拢及渔夫的捕鱼,渔女亭亭玉立于船头的迷人景致。不禁勾起了我对古时山间人家的简朴、举世无争、善良淳朴的无端的遐想。</p> <p class="ql-block">  步移景异,翡翠色的江水倒映着秀峰,恰如唐代大诗人韩愈的诗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p> <p class="ql-block">  这座高坡上筑起一个亭阁,几个土家汉子站在高台上,不时吹奏击鼓。</p><p class="ql-block"> 原来,亭台楼阁一面迎江,不远处是一个码头。但凡船进港,有客远来,欢庆热烈的乐曲声,立即在江面上回荡。</p> <p class="ql-block">  龙溪桥是座风雨桥,过桥是龙津溪一条小溪,叫龙津溪。这是三峡人别具风情的一个景区。</p> <p class="ql-block">  小溪岸边的长脚吊脚楼,一半依山,一半傍水。溪两岸青山绿水、田园阡陌、斜阳小桥、雾霭烟雨。游人在山中古栈道川流不息。</p> <p class="ql-block">  三峡人家满是风情,这一路顺山沿江而游,见过古朴奇特<span style="font-size: 18px;">的巴王宫,悬崖峭壁上的战略重地⽯牌要塞。</span></p><p class="ql-block"> 还有原始淳朴的吊脚楼,穿过长长的龙溪桥,来到<span style="font-size: 18px;">曲径通幽的龙进溪边。</span></p> <p class="ql-block">  随着溪水逆流而上,沿途都是青青翠竹,小桥流水,参差不齐的人家。</p> <p class="ql-block">  长江三峡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峡长、谷深、山多、峰峻。两边危峰兀立,怪石嶙峋。</p> <p class="ql-block">  游人至此,不由屏息感觉如入仙界,一切人间烦嚣杂念,潜消于无形。返璞归真、拥抱自然及超级脱世的情怀,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  山一程,水一程。山水中的人家,终将告别,怀揣美好,继续前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篇中照片均用我的华为P50手机拍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