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把自己理顺了,天下也大好。</p><p class="ql-block">能从效果上反思行为的正误,是自省的大智慧。</p><p class="ql-block">道德经第七十四章原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p><p class="ql-block">这句话中,“民不畏死”是结果,“以死惧之”是手段。整句话很直白,意思就是你这个手段已经不管用了,一个连死都不怕的人,还拿死去威胁他,有什么意义呢?</p><p class="ql-block">这句话说得很无奈,因为老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诸侯争霸,天下大乱。但一将功成万骨枯,极少数人的宏图霸业,却赔上了天下众生的安稳生活。当百姓苦不堪言时,君王不去解决问题,反而动不动就用生杀大权去压制反对声音,这就把百姓从民不聊生,逼到了“民不畏死”。</p><p class="ql-block">当国家出现“民不畏死”的情况,君王心中要警钟长鸣:这是民心在呐喊,说明忍耐已到极限——上位者若让百姓没活路,大家只能揭竿而起,自寻生路。人都怕死,但为了家人、为了孩子、为了未来,别无选择时,他也会以命相拼。</p><p class="ql-block">但怕死是天性,一旦人连死都不怕了,背后必有重大变故。“民不畏死”有内外两个原因:外因是社会混乱,暴政严苛,百姓生存困难,活着还不如死了。内因则是百姓的内心失去安全、失去正义、失去希望、失去方向,整天浑浑噩噩地混日子,人已麻木,活着也和死了没两样。</p><p class="ql-block">一个是活着还不如死了,另一个是活着也和死了一样——这两者,根源都在君王身上。因为,君王是国之神魂,神魂安,天下定;神魂乱,天下亡。</p><p class="ql-block">有人提出问题,这是好事,接下来要去解决问题,不要去解决提问题的人。“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是提醒帝王将相,要从效果上来反思行为的正误:如果以为靠杀人能维持社会秩序、延续世间太平,从古至今,为何杀了那么多人,还是解决不了问题呢?而且,越是苛政猛于虎,道德越败坏,民生越凋零,社稷越不稳。</p><p class="ql-block">所以说,君王若懂得反思,懂得以史为鉴,这是自省的大智慧,也是一个国家的大福气。</p><p class="ql-block">早安!人生,是认真与看淡,也是合道与放下。万事尽心尽力,而后顺其自然。你若计较,鸡毛蒜皮也能伤你。你若坦荡,风风雨雨也不畏惧。</p><p class="ql-block">感悟:</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君王若懂得反思,懂得以史为鉴,这是自省的大智慧,也是一个国家的大福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个君王可以是我们的身体、家族、企业、国、世界,朋友之前看我指纹说我的大脑皮层不会反思,我说幸好我走在了修行的路上,但一个人的反思能力的确很重要,要不是我被重重摔了,宇宙把我按在地上摩擦,我不会像今天那意识到觉醒是如此重要。感恩宇宙给我的礼物,感恩今天北京朋友一早很关心询问昨晚我为他朋友做心理咨询的情况,朋友如此热心,真的好令人感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感恩今天的太阳高照,让人心情好,感恩今天下午朋友的分享,让我深深理解执行力做到很重要,感恩修行朋友提醒我如实如是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很重要,而不是隐忍、背负。</span></p><p class="ql-block">深深地爱着这个世界的一切,感受万物的振动频率,是如此美好。</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