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扬州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是春秋的邗越,隋唐的广陵郡,明清的扬州府。趁着春节假期出发了。2月16日早7点50分行车3个多小时到达扬州迎宾馆,入住18号楼冠芳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何园又名寄啸山庄,由清光绪年间何芷舠所造,被誉为“晚清第一园”。何园全园分为东园、西园、园居院落、片石山房四个部分,片石山房在东园南面系石涛大师叠山作品。</p> <p class="ql-block">天下第一山,片石山房,这座奇崛兀立的石峰,是明末清初石涛大师叠石的“人间孤本”,是何园的镇园之宝,被誉为江南园林中绝无仅有的“天下第一山”。</p> <p class="ql-block">天下第一亭,水心亭。“宜京宜昆,家国情怀丝竹里,且诗且酒,水云趣味雨晴中。”融赏景游仙与观戏拍曲两种意境为一体的水心亭,壶上春秋”,永远是西园最具魅力所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下第一廊,复道回廊全长1500米,是何园特色建筑之冠,在江南园林中绝无仅有,享有“天下第一廊”美誉,它构成了何园建筑四通八达与回环变化之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天下第一窗,花窗赏景是何园不可错过的一大乐事。一条条别致的花窗带,点化着高墙深院,重叠反复的建筑立面,编织着曲径回廊,一波三折的庭院胜景。</p> <p class="ql-block">清嘉二十二年两淮盐商首总黄至筠的家宅,因特爱竹子,而竹子映照在墙上的影子就像“个”,于是给家宅命名为“个园”。</p> <p class="ql-block">个园以遍植青竹而名,以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而胜。个园最大的特色便是以笋石、湖石、黄石、宣石叠成的春夏秋冬四季假山的构思与建筑。</p> <p class="ql-block">风和日丽,天气暖洋洋,第一次来到瘦西湖。站在石岩桥上看瘦西湖,湖上小船荡漾,暖风吹拂着两岸柳枝摇曳,堤上人流时隐时现。</p> <p class="ql-block">五亭桥,五亭桥是中国古代十大名桥之一。其建筑风格独特,桥身共有15个桥洞,洞洞相连,形成了完美的水利与景观的结合。</p> <p class="ql-block">湖心中的黄色楼台,五亭桥观钓鱼台,钓鱼台望五亭桥,两处绝佳的景致遥相呼应。喧闹的人群来来往往;不时有游客在湖边打卡拍照。</p> <p class="ql-block">二十四桥。沈括在 《梦溪笔谈》中,认为二十四桥是扬州众多石桥的总称。一步步踏上石梯,升至桥顶,恰好二十四步,或许杜牧的诗意也如此被唤醒。爬上二十四桥,人真多。</p> <p class="ql-block">走过石板藕香桥,白塔醒目映入眼帘,由十三天 龛和塔基三部分组成,它是我国现存砖砌喇嘛塔为数不多的代表作,扬州至今还流传着一夜造塔的传说。走进法海寺,法海寺内壁有经变画,讲了观天量寿佛经的内容和故事,是比较少见的大型壁画。</p> <p class="ql-block">徐园,一汪清水倒映亭阁。瘦西湖的园中之园,像一道屏障,将瘦西湖的景色半遮半掩。一厅一馆一榭组成了徐园的建筑布局,中厅鹂馆,东碑亭,西春草池堂吟榭。听鹂馆是徐园的主厅,“听鹂”二字取自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之意。“听鹂馆”门前陈列有两口铁镬,相传为南北朝萧梁时期镇水之物,每只重约三吨。可见,在1500年前,扬州的冶铁技术就已经相当发达了!</p> <p class="ql-block">沿着堤岸往前走一片梅林出现,且含苞欲放吸引了众多国风美少年拍照。</p><p class="ql-block"> 瘦西湖自然风光无限秀丽,江南水乡的韵味浓浓。</p> <p class="ql-block">2月16日和17日快乐游玩何园 个园和瘦西湖,扬州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文化遗产让人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br></p>